当前位置:

第一卷

来源:鼎城史志网 编辑:redcloud 2011-06-07 09:42:16
时刻新闻
—分享—
第 一 编
中共常德县地方组织的创建
(1921年7月~1923年6月)
 
第一章
20世纪初常德县政治经济状况
 
20世纪初叶座落在沅江边上的常德县县城,是一座不等边三角形的城池。人口近10万,街道近10里,灰色的城墙,古旧的庙宇,旧式门面的商店,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用石板铺成的大街小巷,还有耸立在古城天空的教堂钟楼。商旅往来,店铺众多,构成了湘西第一大码头的繁华表象。
这表面的繁华使列强帝国和封建军阀对常德虎视眈眈。1906年,永恒而平静的沅水,引来万国的商船。随后,军阀的铁蹄,踏破常德的宁静。政府横征暴敛,乡绅巧取豪夺,使常德人民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寻找出路的常德县人,一次次地起来抗争,但又一次次地都失败了。
 
第一节 列强入侵县城
 
一、常德辟为外商寄货港
1904年7月,长沙开为商埠后,英、日侵略者得陇望蜀,进一步要求开常德、湘潭为商埠。
1905年4月,湖南巡抚端方慑于外国列强的威逼,奏请朝廷将常德开为商埠,将常德城沅江南岸的善卷村河洲划为“各国商家租建之区”,并将常德关务监督划归岳州关监督兼办,此举遭到了常德学生和商绅的强烈反对。1906年正月,岳常澧道韩庆云来常德筹办通商租界事宜,各界群众群起反对,集会呈文“具控到京”。还邀集在县城的江西、安徽、广东、山西、陕西、福建、湖北、河南和育婴堂、同善堂、体仁堂商人代表,即“八省三堂”董事,在育婴堂计议,向韩庆云“面陈利害,并公禀省城洋务局力争。”致使常德地方政府未敢贸然开埠。但英国、美国、日本、荷兰、丹麦、法国、德国、俄国等外商根据《内港行轮章程》,仍然将轮船开进常德港运输客货,并在常德城沅水两岸大肆租赁房屋和码头,使县城成为外商“寄货港”,使常德成为外国列强进行经济掠夺的据点。一时间,各类外国洋行纷纷建立,仅常德城就有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9家洋行。外国货物充斥常德市场,如大高山巷口强不息钟表店对面的富强公司,充满货柜的尽为日货;城门显眼的地方,大胡子仁丹广告、哈德门香烟广告,触目皆是。耸立在德山河岸外商所有的亚细亚、美孚大洋油罐,很远都可以看到。他们不仅在常德倾销车糖、“洋油”系列产品(煤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颜料、肥田粉、香烟、绸布等产品,还经过常德港口将这些商品运往湘西及川、黔等地倾销。同时还廉价大量收购常德及周边地区的桐油、生漆、皮革、猪鬃、肠衣、水银、棉花、莲子、稻谷、干鱼、药材、茶叶、雄黄、五倍子等。这些进出口货物都是由沅水流域的几万船户运进运出,将大量的农副产品驶运到常德,然后转运长沙或武汉再运往国外。
 
二、“洋船”“洋货”抢占常德市场
列强各国的洋行依仗其雄厚的资金,在常德采取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排挤本地工商企业。常德本地曾创办“富利轮船公司”、“普济轮船公司”、“民众轮船公司”、“震西轮船公司”等民族航运企业,用柴油机作动力,载客运货。1906年,英国“太古轮船公司” “湘潭轮”首航常德。随后日本的“戴生昌”、“怡和”等轮船公司在常德营运。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行驶常德-长沙-汉口线。为了垄断内河航运业务,他们开始实行“不收乘客船票”、“途中吃饭不收费”,最后竟采取“全部免费,另赠一条毛巾”等手段,抢走了本地航运船只的顾客,迫使本地航运公司垮台。英国商人为了推销机制香烟不仅到处树立醒目的广告牌,还张灯结彩,吹吹打打招揽生意。开始免费让人品尝,让顾客抽上瘾,然后再提价,迫使本地丝烟业倒闭。
常德民间纺织业发达,织物列为贡品。《湖广通志》说:“武陵居民勤于耕织,自大观以来,制锦绣为业,其色鲜明,不在成都锦官下”。县城纺织作坊林立,农民家家纺织,同治时年外销土棉布300万匹。外商机织“洋布”涌进市场后,从此常德土布一蹶不振,迫使许多传统手工业者失业。
 
三、民族工商企业在抗衡中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破坏了常德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常德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桐油、猪鬃、丹砂、皮件、药材等又开辟了国外市场。仅桐油一项,“年购销量约在三十至四十万担之间”,成为全国“桐油市场第二位集散中心,仅次于四川万县。”此外,每年出口棉花20万担、牛皮6000张、皮箱7000口。湘西、川、黔的桐油、生漆、木材、五倍子、药材、皮毛、水银、丹砂、冰碱、土靛等物质大量从此出口;常德的粮食、棉花、水产、大布、铁器和苏杭绸缎、湘赣陶瓷、京(南京)广杂货等经过此地远运湘西川黔。1907年,常德销往云、贵、川等地的棉花约10万担、土布约百万匹、麻160万斤。如此庞大的商品贸易使得县城沿江各码头大量装卸工人日夜忙于装船、卸货,每至夜晚,各码头灯火通明。
面对外货倾销,本地商绅拼命凑集资金与之抗衡。1906年,常德商绅为了调节本地帮派、行业之间的互相倾轧,力图发展本地民族工商业以抵制洋货的倾销,成立了“常德商务总会”。1909年(清宣统元年),有206名工人的常德文益纱厂开工。1912年,“刘义茂线店”在县城创办,生产的丝线和棉线畅销湘西、黔东、川南各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常德本地的民族工业和金融业特别是手工业得到一次间隙发展的机会,到1915年全县已有织布、针织、制线、制伞、制革、皮箱、碾米、电光布、卫生巾、发电、冷作加工、造船等手工业工厂和企业公司40余家。特别是纺织行业,县城就有织布机户500余家,织机1100台。同时,商业更趋兴旺,常德城仅经营药材、山货等土特产牙行达300家之多,并且出现一些商贸大户。如经营土白布发家的商家“李亨泰”、“蒋万兴”等都拥有数十万银元的资金,还有号称棉纱大王的“戴荣庆”纱号,积累百万资财的“谦记绸布号”等。此时,近代工业已初现端倪。1917年9月,胡鼎珊、罗北鼎等人集银11万两,在县城大河街太古码头创办朗朗电灯公司,供商家营业照明,使常德始有电厂,县城始有电灯。随后,胡基华开办胡元泰机器厂,使县城始有生产机器的工厂。
 
四、工人队伍逐渐壮大
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外国公司的发展,常德码头运输和商业也得到发展。常德城区形成了一支以码头工人、手工业工人和店员为主体的6000多人的工人队伍。由于出现机器生产的制革、制药、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业工人队伍在常德开始出现,为中共常德地方组织的创建准备了骨干力量。  
 
第二节        军阀争占常德 
 
 
民国初期,政局动荡,各路军阀为争夺地盘,相互残杀。常德地处南北要地,兼以盛产粮棉,足资军需民用,屡为南北军阀混战之地。几乎是你未退我登场,这派军阀还未开拨,另派军阀又接踵而至。经常出现炮声隆隆、枪声不断,城门紧关、街头戒严,谣言四起、行人狂奔的景象。战乱使常德“富者室如悬罄,贫者地无立锥;阛阁凋零,商贾因之失业;田园寥落,农民几至辍耕”。人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1912年(民国元年)3月,湖南新军(称湘军)第十二独立旅,由旅长程潜率部驻防常德,人数约千名。
1916年1月,马继增奉袁世凯之命为一路军司令。率部由南昌经常德县入湘西同护国军作战。所过之处,掳船拉夫,派款征粮。7月,马部撤出湘西又路过常德,军纪更糟。一路上奸淫掳掠,无所不为。8月,谭延闿第二次督湘时,湘军第二师第三旅旅长陈嘉佑率部驻常德。
1917年,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欲取湖南省为北洋军阀地盘,于8月6日免除谭延闿督军职务,而以乾城傅良佑(陆军部次长)代替。傅为段爪牙,激起湘人不满,而驻常湘军第二师师长陈复初却与傅勾结,支持其主政湖南。此时,孙中山在广州宣布“护法”。湘西正、副镇守使田应诏、周则范在沅陵起义,响应“护法”。分别委任为湘西护法军第二、三路军总司令。田有人枪4000,周有人枪3000多。田、周率部与陈复初部展开激战,于11月攻占常德。
1918年春,南军与北军议和未达成协议,战争复起。4月23日,北军由临澧进攻常德,田、周退守鳌山,陈复初又率部进驻常德城。5月,滇军入湘西,驰援田、周回攻常德,陈复初率残部退往安乡、南县一带。6月18日,北洋军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率部9500余人进驻常德,布防临澧、桃源等县。
这一时期,南北军阀交哄争夺,县城商民饱受溃兵骚扰之苦。北军胜了南军溃退时要大肆劫掠;南军打胜了,北军溃退时,也是把商家抢劫一空;等到南北军都退完了,游勇散卒和土匪趁火打劫,许多商民被抢得倾家荡产,无法生存,甚至逼上死路。
 
 
第三节 天灾频袭城乡
 
 
常德县历来水旱灾害频繁,自古流传“明月午夜愁天旱,雨落三朝被水淹”。据《常德县志》、《常德水利志》记载,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至1918年(民国7年)的13年间,县境大的水灾就有7次。“1906年,自夏及秋,霪雨、大水、大饥、民多流徙。”“1908年6~8月,沅、澧大水,灾民四处乞讨,常德城有卖人者,七八岁小儿值三四千文,青年女子一二万文”。“1909年,6月中旬,沅、澧两水并涨,常德县遭受巨灾,八月下旬水势仍未消退。”“1910年,6月中旬,连日暴雨,大水成灾,冲毁村庄,倒塌房屋甚多,淹死人口3万余名,近城数十里,堤垸凡十余,仅一连八障尚存,余则尽成泽国,漂没人畜、庐墓无计。城内积水,深则没顶,浅则没膝,水蒸之气,积为瘟疫,死亡枕籍,日百数十起”。“1911年,春夏间大雨大水,风气浪高,城乡皆遭巨灾,县城几遭淹没,堤垸冲塌,船只沉没400余号,呼号乞命之声,彻夜不绝”。“1915年,湘、资、沅、澧四水同时并涨,常德等34县被水淹。”“1917年,7月霪雨水涨,后河各垸尽成泽国”。“1918年秋季,苦雨兼旬,多数堤垸溃渍成灾”。水灾发生,多有“漂没人畜庐舍”,灾后“大饥、大疫,道殣相继”。
水旱灾害虽说是天灾,但有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因素,清代防汛,民理官督。民国军阀混战,无人兼理水利。时因洞庭湖淤积愈甚,水位升高,长江之水大量南倾,与沅、澧两水顶托,致使水患愈演愈烈。
 
第四节官绅压榨人民
 
一、地主盘剥农民
清末民初,多数土地被地主豪绅占有。县内地主富农只占人口的3.69%,占有土地50.5%。全县占地1000亩以上的大地主17户,其中4户占地4000亩以上。毛家滩区(1955年7月划归汉寿县)大地主王春林占地6000余亩。地主占有土地,豢养家丁,对农民进行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雇农给地主、富农做工维持生活。佃农靠佃种地主土地维持生活。湖区农民有的靠捕鱼为生,山区农民有的靠卖柴炭度日,城市郊区农民以卖菜、挑河水卖、抬轿糊口。多数农户以糠菜度日,过着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非人日子。蒿子港地区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洲上茅棚千万家,家家盖的是芦花,泥巴板壁杨柳柱,东倒西歪古怪斜;吃野菜、吞糠粑,讨米叫化度生涯……。”一遇灾年,农民生活更加艰难,纷纷外出逃荒,饿死者不少。
农民佃种地主土地,一定要有一定声望的人作担保,签订租契,交押金,秋后交租。每亩押金相当一年的租谷,交不出押金的以“押”转“贷”,年息每石五斗,秋后一次交清。地租有两种:一是“定租”,占地租面积的75%。无论丰年歉年,地主按“定额”收缴,一般上等田每年每斗田(折0.8亩)缴租谷1.2石(每石约120斤),中等田1石,下等田0.8石。二是“活租”,占地租面积的25%,收获季节,地主临田验产定租,丰年上等田一般每斗田缴租谷1.3石,正常年景1.2石,歉年不得少于0.6石。无论收成好坏,都要交地租。谷不够,就以等价实物抵租。一遇灾年,地主逼租,往往逼得佃户上吊自杀或远走他乡。黄州区(今黄土店镇)农民廖香奎,租种大恶霸杨仲达几亩水田,因干旱颗粒无收,杨仲达不顾廖的苦苦哀求,硬说:“有收无收我不管,那是你的'八字',收租谷是我的权利,没有谷就抵屋,没有屋就抵人”。廖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17岁的女儿被抢走,又忍心将小男孩卖给人家,挑起一担破烂外出逃荒,贫病交加死在他乡。
雇农靠给地主做工维持生活。地主雇有长工、月工、日工3种。长工年工资谷8~12石,女工3~6石,童工只管缮食。男工月工工资谷2石左右,女工月工工资谷1石左右。男工日工一般大米2升,女工日工大米1升。十美堂曹家洲地主康明,雇请长工4人,每年农历正月15日上工,腊月24下工,平时无假日,人均年工资折谷8石,种田80亩,年收谷300余石,长工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归地主占有,而长工所得工资难养家糊口。
农民因天灾人祸,不借贷生活过不下去,借了贷,就成了还不清的“阎王债”。借钱、借谷,年息加四、加五,月息加五、加六,甚至加倍。肖伍铺农民杨万珍,借地主张世熙银元24元,翌年还本息36元,弄得倾家荡产。石公桥农民毛西炳借地主毛老么谷1石,8年累计还谷42石,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种“利滚利”,就是常说的“八斗九年三十担”。
此外,地主盘剥农民,还有实田虚报,大斗进小斗出,佃户按所租面积向地主献工(每斗田1年献工1~2个,多的达3~5个),过年过节和婚丧喜庆向地主送礼等。
 
二、苛捐杂税压榨人民
清末民初,战乱四起,军费严重不足,封建军阀为了维护统治集团庞大的开支,加重田赋。田赋有地丁、租课两项。1911年(清宣统三年)全县地丁征收总额为51178两库平银。1914年(民国3年),军阀政府把地方附加并作正税,另准地方开征附加。正税有厘金、盐税、牙税、当税、屠宰税等30多个名目。税率由值百抽二、三逐步加重到值百抽五、六,个别项目甚至加重到值百抽十。盐税采取过卡抽税的办法,外盐运入境内,少的抽二、三次税,多的抽五、六次税,运盐越远,盐税越重,以致盐价猛涨,出现“石米斤盐”的异常现象。
县署除加重旧税,开征新税外,还附加收取名目繁多的杂捐杂税。当时,常德县开征的杂捐杂税有契捐、房捐、船捐、换户捐、戏剧捐、功德捐、公安取缔捐、游宴捐、堂条附加捐、卷烟吸户公益捐、自卫捐、壮丁捐、乡保甲办公费、身份证费,未种鸦片的要交懒惰税,添人进口要交人头费,死了人要交道关税、落地税等等。真是“有名皆捐,无物不税”。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来痛斥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沉重的捐税,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特别是盘踞县城的各路军阀,巧立名目,滥发纸币,加重厘金,派捐派款,使各种税收成倍增加。1919年与1912年比,烟酒税增加3倍,印花税增加6倍,田赋增加7倍。特别是川军进驻常德后,为了谋取钱财,首选撤掉了常德县县长及税务部门负责人,换上自己的亲信和部属后,立即横征暴敛,肆意搜刮。一手预征11年的田赋税;一手加重厘金,新征桐油捐和烟土税。还采取强制手段,派枪兵上门逼迫商民筹响捐款。街头巷尾士兵川流不息,处处可闻逼捐声。有的店主因缴不出捐款,而弃店逃走;有的店主忍痛将妻室儿女的金银手饰统统拿出来,抵交派款;有的店主拍卖货物或变卖房屋良田,如数按期交款。在军阀的强逼之下,不少巨商富户关门歇业。全县被其刮走的钱财近80万银元之多,导致市场萧条,百业凋零,工人失业,民不聊生。
 
 
第二章 新式学堂的出现和革命党人的救国救民活动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面对国家危亡的局面,常德民众,甚至官府中一些有变法求存思想的人,立志“办学以兴实业,读书救国危亡”,决心开办新式学堂,救国救民于危难之中。加上清王朝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也不得不下诏施行部分“新政”,其中一条就是废八股、设学堂、奖励留学。县城兴办新学之风随之兴起,湘西北30余县的优秀热血青年学生来到常德城求学。他们受当时各种思想的影响,自由结社,抨击时弊,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第一节 湘西学子云集省立二师
 
1902年,常德知府朱其懿和维新人士熊希龄,在县城内玛瑙巷创办湖南公立西路师范讲习所,次年改为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是沅、澧流域师范教育之始,也是湘西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在全省三路师范学堂中(长沙中路学堂、衡阳南路学堂)也是发迹最早的。西路师范一创立,就一改过去儒学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废科举,兴科学。在教员方面,大量聘用留学归来的以及有维新思想的杰出人才,同时,还聘请了一部分外国教员。在教学内容上,开设的课程让人耳目一新,有读经、国文、修身、格致、英文、东文(日语)、数学、理化、博物、教育心理、法政、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操、手工等。在学生方面,选招湘西北30个县的拔尖学生。入校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而且免费提供食宿和学习用具、寒热制服、鞋帽等。因此该校成为湘西北人才俊杰汇集之地,“成德达材”之府。这所学堂不仅师资涌出,解决了湘西北当时由于新式学堂迅速发展急需教员的问题,而且汇集了湘西的革命力量,成了湘西革命策源地,很快开创出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辛亥革命前,从这里走出的著名反清民主革命人士就有林伯渠、蒋翊武、覃振等,还有李烛尘、翦伯赞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辛亥革命后,学校改称省立二师。
 
第二节 赵必振率先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
 
20世纪初,中国的一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看到清廷已彻底腐败,不可救药。要救中国,须先倡导新思想。他们开始接触或译介马克思学说的一鳞半爪。在这些早期译介的人物中,武陵县(今鼎城区)石板滩人赵必振颇引人注目。1902年8月,他翻译日本著名思想家辛德秋水的《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1903年又翻译福井准造所著的《近世社会主义》。这两本书的翻译出版,获得当时新闻界、知识界的喝彩,称为“惊世之作”。这两本书,一本为中国第一部分析批判帝国主义的译著,一本为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指出“社会主义之发达,为二十世纪人类进步必然之势”,“二十世纪者,社会主义时代也”,称马克思是“一代伟人”,《共产党宣言》是“一大雄篇”,《资本论》是“一代大著述”,“吾人不能不近而取之”。在此前后,他还翻译了《日本维新慷慨史》等多种著作。这些译著,对戊戌变法失败后,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三节 革命党人的救国救民活动
 
一、组建常德自立军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7月,唐才常在汉口英租界设立自立军总机关,秘密发动长江中下游各省起义。并派县人陈义卿来常德发展会员。赵必振得知端倪而相告何来保。何来保大喜:“中国有救了,我愿以死效力。”遂联名向总机关申请入会。汉口总机关接受何来保、赵必振的申请,并指派他俩负责组织常德自立军。他们设机关于小西门一废磨坊内,对外以“寒社”为掩护进行准备工作,以便按期于8月29日起事。8月,负责湖南自立军会务的蔡钟浩来常德视察,力促常德自立军从速作好起义准备。8月21日,汉口总机关被清吏破获,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斩唐才常等20余人,并密电各省、府捉拿自立军。湖南巡抚俞廉三派候补知县沈瀛密来常德,按名册捕人。这时何来保正卧病在家,便急与赵必振、蔡钟浩商议,决定暂避乡间,图谋再举。赵必振经澳门东渡日本。何来保、蔡钟浩分别在避居辰洲(今沅陵)、龙阳(今汉寿)时,为清吏追踪捕获,押送长沙,沿途劳苦大众自发相送。何来保遂作《绝命诗》4章。其一云:“银锒铁锁出围墙,亲友纷纷送道旁。三百健儿齐护卫,万头钻孔看何郎。”9月,何来保、蔡钟浩同时从容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何来保时年27岁,蔡忠浩时年23岁。
 
二、组织反清斗争
辛丑和约以后,中国人民不断发动反清爱国运动,县人刘复基站在运动的前列,与宋教仁、蒋翊武等革命志士一道,与清王朝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04年2月,黄兴、刘揆一、陈天华、章士钊等在长沙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华兴会,准备在慈禧太后70寿辰时在长沙、岳州、衡阳、宝庆、常德分五路同时起义。宋教仁主持常德一路的工作。刘复基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华兴会,积极参与筹措经费、聚集同志、联络会党等工作。长沙起义事泄,宋教仁亡命日本;刘复基隐居柳叶湖乡间。1905年春,刘复基前往洪江参加马福益的起义,不料又告失败。刘复基被迫流亡日本,不久,即加入同盟会。
1906年5月,刘复基潜回常德,与蒋翊武等在县城祗园寺,秘密组建湘西革命机关,在沅澧一带招纳会党数百人,密谋起义。不幸又被侦破,而奔走上海,协助杨卓霖创办《竟业旬刊》,以通俗文体宣传革命。1909年春,刘复基转移到汉口,任《商务报》襄理。不久加入湖北新军革命团体群治学社。1910年,刘复基为了策动军队起义,毅然入四十一标三营左队当兵。
1911年元月,振武学社改为文学社,蒋翊武被推为社长,刘复基被推为评议部长,总部机关设武昌小朝街85号。他们以同盟会纲领为纲领,以研究文学之名在军中开展活动,先后在新军中发展社员3000多人,以《大江报》为机关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3月,刘复基脱离部队,专事单线联络工作,促进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共同筹划发动武昌起义。9月,刘复基任常驻军事筹备处筹备员,负责筹划有关起义准备工作。
10月9日,武昌革命机关及领导人均已暴露,军警大肆搜捕,形势十分危急。蒋翊武和刘复基等几个军事负责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感到还不赶快动手,就将坐以待毙。于是派人分头通知各标、营的同志,在当晚12时听到中和门外炮声时同时发动起义。就在这晚10时,正在小朝街机关总部等候信号的刘复基等人,忽闻紧急敲门声,情知有变,他们手持炸弹拒敌。蒋翊武逃脱,刘复基等3人被捕。他们当夜受审,个个坚贞不屈。临刑前,围观者堵街塞巷,他向群众高呼:“同胞们呀,大家起来革命!”10日晨6时,慷慨就义于湖广总督衙门外,时年28岁。
刘复基以满腔热血唤醒革命同志。10月10日晚上,中和门内的新军第八镇工程兵第八营,发生士兵哗变。这个营参加革命组织的士兵较多,他们占领了楚望台的军械库。接着有其他标、营响应,特别是炮兵营的士兵拖了三门大炮进城参加起义,军心大振。他们开炮击中湖广总督署,总督瑞澂等官员破墙逃走。到11日早晨,武昌被起义兵控制。
 
三、建立常德军政府
辛亥武昌起义后不久,湖南相继光复,巡抚余诚格潜逃,巡防营统领黄浩伏诛。消息传到常德,常德同盟会成员陈孝骞、梅景鸿立即约集革命党人陈鹤翔等30余人,举行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10月24日,在考棚成立常德军政府,致电湖南都督焦达峰,要求派人来常指导工作。常德知府闻讯逃走,驻常德清军西路巡防营统领陈斌生迫于形势,也表示赞同革命。于是陈孝骞、梅景鸿约见武陵知县廖世英,嘱其继续维持地方秩序,听后处理。一时人心振奋,居民开始互相剪除发辫。湘西各县也闻风兴起,纷纷组织起义。10月30日,焦达峰所委派的西路招讨使杨任、副招讨使余昭常等一行乘小火轮抵达常德,陈孝骞、梅景鸿率商民到下南门码头迎接。11月2日省城发生政变,焦达峰、陈作新被立宪派杀害。3日上午8时,西路巡防营统领陈斌生欲为在长沙被革命党人所杀的黄忠浩报仇,率军冲进军政府,见剪辫者就刀砍或枪击,将杨任、余昭常捕杀。陈孝骞在与叛军斗争中牺牲,时年25岁。梅景鸿脱险,于1914年的反袁(世凯)斗争中,为湘督汤芗铭杀害,时年27岁。
 
 
第三章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但是,胜利的果实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间展开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陷入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为马克思主义在常德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常德人民在这一运动中,谱写了新的篇章。
 
第一节 声援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5月19日,常德县劝学所、教育会、通俗教育会讲演所和常德农会会长戴展诚等市民,分别给北洋政府、大总统、国务院、国民外交协会发出电报,声援“五四”运动,强烈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强加于我国的不平等条约,指出“金瓯将缺,何以自存!”“务恳请政府电令专使在巴黎和会席上,中日间不平等之条约力请撤销”,表明了常德民众反帝爱国的强硬态度。全城青年学生及爱国群众在常德学联及农会的领导下,涌向街头。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群情激昂,一路高呼“打倒帝国主义!”“争回山东主权!”“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等口号。他们沿途张贴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标语,一把把的传单撒向天空,唤醒常德民众团结起来,挽救国家危亡,抵制日货、维持国货。
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从6月3日起,北京学生重新走上街头讲演,又有大批学生被捕。在此重要关头,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
 
第二节 抵制日本货物
 
1919年6月初,常德各校学生在声援五四运动中,建立起学生联合会和国货维持会,常德城的反日兴起。每日都有游行队伍和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街头宣传,劝说国人不买日货,不乘日船。6月15日,全城罢课,结队游行。愤怒的学生游行队伍,在城中心府坪一带宣传抵制日货时,与日商发生冲突。愤怒的工人群众也加入到学生斗争的行动,将设在府坪的新隆、下南门的丸三、常青街的弘旗等几家日本洋行的门窗玻璃悉数击毁。学生冲进去将日货没收,集中在公共体育场焚毁。下南门外码头上,经常派有学生值班,劝阻国人不买日本船票,商家货物不交日本轮船运输。这一举动,使日本商人营业受到致命的打击。当时,日本商人要求索赔5000银元,并提出四点要求:①赔偿损失;②惩办凶首;③正式道歉;④保证以后不再发生同样的事。日本商人的要求被北洋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常德镇守使冯玉祥将军一一顶了回去。冯说“学生是爱国的行为,是出于义愤。” “为你们自己计,我一文钱也不能出。我若赔了钱,地方上的人气不愤,必定还要二次三次地砸你们铺子,你们愿意受更大的损失,我可不愿意和你们打那些麻烦。”冯玉祥为了整治日本商人,为每家洋行设哨兵二人,以为保护。若有中国人到他们店铺里来买东西,哨兵首先加以盘问,而后再全身搜查,戒备很严。过了数星期,那些日商洋行弄得门可罗雀,谁也不再上门。这时,日本商人反而给冯道歉,要求撤除哨位,再也不敢提赔偿一事。学生们的爱国斗争取得胜利。
常德城人民声援五四运动的爱国行动,震怒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湖南省军阀张敬尧。6月29日,他们互相勾结,将日本炮舰“隅田号”开至常德港,妄图用武力威胁、镇压常德的爱国运动。在常德城爱国青年和各界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冯玉祥命令部队在下南门沿河城墙上架起大炮,将炮口对准停泊在沅江江面上的日本炮舰,准备迎击。日舰见势不妙,只好悻悻离去,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第三节 声援驱张讨吴斗争
 
一、驱赶张敬尧
1918年4月,张敬尧被段祺瑞任命为湖南省督军兼省长。他主政湖南后,实施暴虐统治,大肆搜刮民财,血腥镇压湖南人民的革命斗争。
1919年9月,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通过湖南学生联合会,团结进步青年和先进知识分子,在长沙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革命群众运动,并很快席卷整个湖南。
省会长沙的“驱张”运动开始后,常德青年学生和其他爱国群众迅速响应,成立“驱张”团体。常德学生联合会、常德各界联合会、旅省常德学友会等团体纷纷打电报到北京,历数张敬尧之罪恶,强烈要求北京政府查办张敬尧。时任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孙孔厚和教育会副会长陈锐是常德人,二人与张敬尧沆瀣一气,助张为恶,引起常德人民的强烈不满,将他俩的罪状公布于众,通告全国,并宣布开除他们的常德籍。常德省立二师校长陈国钧阻止学生参加“驱张”等爱国活动,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被迫辞职。常德各界联合会为驱逐张敬尧,在向北京政府发的电报中说:“张敬尧摧残教育,抵押矿山,盗卖纱厂,勒种烟苗,厉行虐政,不遗余力。政府负保卫人民之责,对于湘人素无深仇积怨,胡竟纵其横暴若此?务请首重人道,立将张督罢免,以解倒悬,湘民甚幸。” 1920年2月6日,常德各界代表聚会商讨驱张办法。9日,在县城公共体育场召开常德国民大会,声讨张敬尧的罪行,同时发布“驱张”宣言,并电请湘北各方将领速讨张逆。
在湖南人民驱张之际,直皖两系军阀利害冲突加剧,张敬尧在四面楚歌之中,于1920年6月11日,带着部队和在长沙搜刮的80万元银洋及20万现钞,仓皇逃出长沙。26日即从岳州全部滚出了湖南,并得了个守土不力,罪有应得,迅即进京听候查办的处置。至此,驱张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二、声讨吴佩孚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分工会代表,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反动军阀吴佩孚等多方加以阻挠,捣毁会场,禁止代表自由行动,全体代表极为愤怒。为了争自由,争人权,2月4日,京汉铁路3万名工人举行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2月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军阀吴佩孚调动军警,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血腥镇压罢工工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京汉铁路总工会与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施洋等39人被杀害,伤300人,入狱的40多人,被开除流亡在外者1000余人。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发生后,常德学生联合会省立二师学生会立即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愤怒地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吴佩孚!”的口号。高声传唱着自己谱写的《二七纪念歌》:“二月七日赤血满京汉,我们先烈死得真凄惨。万众一心不可挡,打倒军阀才有幸福享。”
 
第四节 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仅给常德送来了新思想、新文化,同时还给常德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当时,一些在大城市读书的常德籍青年经常将一些公开、半公开或秘密传阅的进步书刊带回家乡,和昔日的学友谈论国家大事。于是,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等十多种富有新思想的书刊,在常德学生中传阅。学生们从中得到启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日益浓厚,思想日渐活跃。
1921年4月,毛泽东身穿一件半新的蓝布长衫,肩背包袱雨伞,以省督学的公开身份,同陈启明、易礼容带着他们主编的《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来到常德。他们深入到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中,进行社会调查,宣传“五四运动”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常德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1922年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蒋希清、宋先礼、严正谊、杜永庆、杨道瑞、姜见善、汪德基、罗筹、曾亮、左天锡、丁勒生等积极分子发起组织了湘西北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些进步学生经常聚集在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原著和《唯物史观浅说》、《社会进化史浅说》、《共产主义ABC》等通俗小册子。他们不仅在团体内部组织学习,还有计划地把这些读物送给那些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还不太了解的同学阅读,引导他们投身革命。为了向外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在校内举办了《反帝》、《震西》、《沅涛》、《励志》、《怒吼》、《旸山》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墙报。还组织进步学生到街头巷尾、郊区菜农中,进行小规模的演讲,向工人、农民、市民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剥削压迫的实质,号召他们起来为拯救中华,推翻反动统治而斗争。来自湘西各县的学生通过写信、邮寄书刊和假期回乡探亲访友等形式,向家乡亲友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二师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下,不久,省立二中进步学生也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常德城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队伍逐渐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常德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在这批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中,出现了湘西北的第一批党员、团员。
 
第五节 宣传妇女解放
 
20世纪初,常德县的妇女生活在苦海之中。她们不仅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力,在经济上没有地位,而且在家庭里还要受夫权思想的压迫,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申。特别是广大贫苦人家的妇女,终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从小就没有受教育的条件和权力,长大后也只能去做苦工,但即使是出卖劳力,工资也只能得到男工的一半。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她们中有许多人为贫困所迫,或被卖到有钱人家当终生使女,或被逼作别人的小老婆,或沦为娼妓。据记载,当时常德县经警察机关批准发证公开营业的妓院70余家,有掌班、妓女300余人,县城和集镇墟场暗娼甚多。这些为生活所迫出卖肉体的穷人家女孩子,平时受尽鸨儿、龟头、嫖客的凌辱,终日含悲卖笑。一旦患病死去,只有一块草席裹尸,草草掩埋荒郊,令人惨不忍睹。那些卖身为婢的女孩终年日夜辛劳却没有任何报酬,没有丝毫自由,甚至连婚配的起码人生权利都没有。即便如此,许多穷苦人家的女孩子,为了活命还是不得不走这条路。而有钱有势的人只需付出少许银钱,甚至不给钱就能得到一张卖身契,所以,当时常德城乡拥有数十个使女的大户人家就有好几家。
辛亥革命后,常德的知识女性开始为妇女的合法权益而斗争。1918年夏天,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常德县育德女校舍监蒋胜眉(原名余曼贞),为“争取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在常德成立“妇女俭德会”,邀请各界名流的夫人参加。大会公推蒋胜眉、蒋仁毅、余子敏、李德全(冯玉祥将军夫人)和县长薛笃弼的夫人为负责人,蒋胜眉任主席。
1919年6月,在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下,县城部分中等学校的女学生组织了“天足会”。第一次响亮地喊出“还我天足”的口号,并且带头剪发放足,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还利用节假日深入到街道、乡村,广泛宣传妇女放足。
1922年6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蒋胜眉、欧阳, 熙当选为妇女运动委员会正、副委员长,并立即筹建常德女界联合会。她们四处奔走,广泛联系工、农、商、学和文化各界人士,使常德女界联合会于当年10月正式成立。该组织成立后,一方面为争取妇女的权益呼吁,一方面积极支持妇女受教育、学本领,鼓励广大妇女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活动。
1923年夏,在女界联合会呼吁下,常德县议会正式通过“禁止妇女缠足”议案。此后,县议会修改制定了《禁止妇女缠足简章》,咨请县政府布告施行,并责成各区、乡(镇)、保、女校成立“妇女天足会”。为了监督《简章》的实施,女界联合会全体成员分头下到城乡各基层单位,召开中青年妇女会议,宣传放脚、剪发的好处,号召妇女走出家门,自力更生,争取男女平等。一些进步女青年当场放足、剪发。一时间大批妇女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
 
第六节 开展经济斗争
 
20世纪初的常德工人,身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是城里受苦最深的人。当时的码头工人,被人称为“箩脚子”,码头工人应得的工资中,竟有7成归老板,剩下的3成,由工头和工人分帐,到工人手里的工资所剩无几。许多码头工人穿的是破布巾子,吃的是烂菜叶子,盖的是麻布片子,住的是吊脚楼子(即住在吊脚楼下)。店员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倘若打盹被老板发现,轻则遭打,重则赶出店门,终年劳作,难以养家糊口。 “轮船两头尖,中间冒黑烟,一天不开船,没得吃饭钱”,是当时船工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五四运动中,“劳工神圣”的口号风靡社会,劳工问题受到热心社会改革者的特别关注。1920年9月,决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人运动”的常德县人黄爱,从上海回到长沙,与在湖南甲种工业学校的挚友庞人铨,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于1920年11月21日成立湖南劳工会。劳工会成立后,黄、庞立即动员工人起来谋求自身的利益。黄、庞领导的工人运动,使当时的湖南军阀赵恒惕越来越感到不安。1922年1月16日晚,将黄爱、庞人铨逮捕,17日凌晨惨杀于长沙浏阳门外,这两位同年出生的杰出工人领袖,牺牲时年仅25岁。
黄、庞被军阀赵恒惕杀害的消息传到常德,常德工人极为悲痛,发誓要为黄爱、庞人铨报仇。就在黄、庞牺牲后的第12天,常德成立了劳工会,缝纫工人杨怡任执行部长。常德劳工会拥有缝纫、烟业等业职工数千人。常德劳工会是湖南除长沙以外的唯一一个劳工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青年团员汪德基、姜见善推选为劳工运动委员会正、副委员长。很多的青年学生和青年团员,满腔热情地在劳工中传播五四运动新思想,指导劳工开展工人运动。常德劳工会成立后,多次组织行业工人开展经济斗争。
1922年10月31日晚,在劳工会领导下,200多人力车工人齐聚在县城下南门十字路口,抗议车行老板在每辆车五佰钱租金基础上再加收一百钱租金举行罢工,迫使车行老板只加收一个铜板。
1923年1月29日,常德劳工会组织400多名会员游行,纪念劳工会成立一周年。会员高举“劳工神圣”的小旗,在县城游行一周,沿途散发传单。要求增加工资,以能养家糊口,但资本家不肯答应。
4月,常德各缝纫工厂的店主联合压榨工人,将工人每日工资大洋三角减至二角四分。缝纫工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200多缝纫工人举行罢工,接着,泥、木、石业工人积极响应。数百工人打着“劳工请愿团”的旗帜,围住县署衙门,要求提高工价、提高工资,宣布若县署不应允就长期罢工。县署为防止工人罢工风潮愈演愈烈,被迫答应了工人的条件,这四业工人的工资单价由280文增加到360文。5月19日,烟业、刨业工人联合罢工,要求店主增加工资。并表示“非达要求决不工作”。在工人的强大压力下,店主同意增加工资。5月28日,县署借烟业、刨业工人罢工查封了劳工会,扣押了执行部长杨怡。各业200多工人当即自动召集会议,向县署请愿开释,县署当局迫于群众的压力,释放了杨怡,并将劳工会启封。10月31日,大河街码头工人卸运洋油(煤油),油行老板每担只给20文力资,文恒益组织全体箩业工人,提出要增涨力资钱,油行老板不依,全体箩业工人罢工,并坚持不涨价就不卸运。老板只得应允,罢工取得了胜利。
 
 
第四章 党、团组织的创建及活动
 
中共常德地方组织是在五四运动新思想影响下,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学生及知识分子,在宣传五四运动新思想,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此,常德人民的革命斗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湘西大地。
 
第一节 常德第一个团组织的诞生
 
1921年秋,家住常德城,原在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的丁勒生去上海,结识了团中央书记施存统(又名施复亮),由施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他带着团中央介绍信,到长沙与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取得联系后,回常德开展建团工作。1922年上半年,丁勒生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蒋希清、严正谊、杨道瑞、姜见善、左天锡、曾亮、许和钧、杜永庆、宋先礼、汪德基等学生发展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并建立团小组,丁勒生自任团小组组长。随后,团员发展到35人。
1922年6月1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在二师秘密成立,选出地方执行委员会3人,书记委员蒋希清、经济委员曾亮、宣传委员左天锡。团员按省立第二师范、省立第二中学、二师附小分成3个团小组。次日,又成立了4个运动委员会。同年6月20日,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兼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致施复亮并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报告中,汇报了“衡阳、常德两地方团成立”的情况。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是当时湖南全省最早的三个团组织之一,开始直属团中央,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代管。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常德县的团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到8月份,有团员85人。到10月,团员增加到100多人。但是,由于发展过快,不少团员不大了解团的性质和任务,不大热心团的工作,有的组织观念不强,有的毕业后回到原籍与团组织脱离联系。
1922年10月1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24人,改组执委会和下属的5个运动委员会,增设2个运动委员会。大会推定执行委员会由丁勒生、蒋希清、汪德基、胡中持、曾亮5人为委员,严正谊、唐笑揖、蒋胜眉3人为预备委员,丁勒生任书记,蒋希清为组织部主任,汪德基为宣传部主任。同时,执委会还委派了各运动委员会委员长。会议还推定汪德基、杨镇寰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书记;严正谊、曾亮为新书报贩卖社主任。这次会议对团员进行了重新认定,认定团员28人,其中女性6人,店员1人,工人2人,议员1人,学生18人。
10月28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向团中央发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报告(第一号)》,汇报了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人事变动、团员认定,以及近阶段的活动情况。报告中说:“现在常德劳工会已完全受S·Y(编者注:S·Y系指社会主义青年团代称)执行委员会指挥”。“此届'双十'节,各学校、各公团均集会公共体育场,约8000人,由团员丁勒生主持。散会后,即游街、散传单,晚间举行提灯游行”等。
1923年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改组,蒋希清再次当选为书记,团员发展到60人。
 
第二节  建立党团混合组织
 
五四运动以后,县城的一些进步学生在火热的反帝反封斗争中得到了锻炼,一批先进分子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些人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支持工人开展经济斗争等活动中,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奋斗目标明确,革命意志坚定,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
1922年春,中共湖南支部开始在全省各地积极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
1923年春,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派员来常德发展党员。将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中的优秀团员姜见善、杨道瑞、许和钧、蒋希清、于兆龙、严正谊等数人转为共产党员。成立了组织名称为中共常德党团的组织,姜见善任书记,隶属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自此,常德有了第一批共产党员和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
1923年夏,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求学的郭学优、胡子厚、张承忍等学生党、团员回到家乡,他们利用寒暑假在县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临时党团混合支部,郭学优任书记。他们还在省立二中等学校发展了党团员。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常德成立,是常德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常德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节 对日经济绝交
 
一、成立外交后援会
1923年3月,日本拒不归还期满的租借地旅顺、大连,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开展反日斗争。中共湘区委领导省工团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发起收回旅大运动。29日,长沙6万人游行,向日本领事递交警告书。4月5日,以郭亮为主席的湖南外交后援会宣告成立,并于14日向全省人民宣传了“对日经济绝交公约细则”。常德党团混合组织立即发动全城爱国学生、工人积极响应,使常德迅速成为全省执行对日经济绝交最激烈的城市之一。当月下旬,常德学联会出面组织成立湖南外交后援会常德分会,省立二师学生谢世均担任分会主席(后由滕代远、舒宣武继任),全城工人群众积极参加。外交后援会常德分会随即组织爱国学生高举“收回旅大,以雪国耻”的大横幅,高呼反帝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外交后援会、学生联合会还召集各校学生代表和各方代表,根据湖南外交后援会宣布的《细则》,共同商议制定常德对日经济绝交的几项具体规则:通知商会转告各商店,以后一律禁止销售日本货;各校学生组成检查组,检查、登记日货;今后各商家停止与日本人流通金融、汇兑,并通告本省及外省力求一致行动。
5月12日起,县城学生开始检查日货。每日分6组,城外2组,城内4组,每组约20余人。检查内容主要有南货、磁纸、洋货店、绸布业、纱业、钟表等项。所检查的商品均贴上外交后援会、学生联合会特制的标签,各处现存的日货都一一造具清单,查验贴封,并严禁再私进日货,违者均由两会处理。对往返常德至长沙的客船,学联会也组织专人检查。凡有坐日本戴生昌轮船来常德的客人,禁止上岸;凡坐该船往长沙者,就盖上“亡国奴”印记。船主无奈,只得请军队保护。
 
二、声援“六一惨案”
6月1日,长沙发生日本水手打死打伤检查日货的中国学生事件,造成“六一惨案”。常德学生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立即集会声援长沙学生的爱国行动,加强对日货的检查。6月5日,常德日清公司所属湘江轮的日本水手,打伤上船检查日货的常德学生13人,并开枪威胁,激起常德各界人士的极大愤慨。党团组织负责人立即通过外交后援会和学生联合会进行串联发动,首先是全城学生罢课,接着是常德劳工会组织工人罢工,常德商会组织商民罢市。县城罢工、罢课、罢市3日,强烈要求驱逐日本人出境。并由县教育会、县议会、县商会等团体联合电告省政府,强烈要求立即惩办日本凶手,抚恤受伤中国学生,一时斗争烈火烧遍县城。全城对日轮运卸货物和购买食品严加封锁,致使日商货物无人装卸,日本人生活用品无法买到。
6月6日,湖南《大公报》报导:“日清公司日人昨日在常德打伤学生13人,并胆敢开枪,激起公愤,市民全体将该公司包围,经唐旅长、知事等出面交涉,闻日清公司已允三条:㈠侨常日商向学生道歉;㈡负担受伤学生医药费;㈢担保以后不再发生上述事件。”同时,《大公报》还分别转载常德县教育会、县议会、总商会、农会、临时县工会、警察协会、劝学会和驻军旅长唐生智、县警察长陈勉、县知事李鸿扶向省当局告急、请示的电报,报告事情的原委,请求省府与日方严重交涉,早日解决问题。
6月8日,常德爱国学生等要求驻军将拘留的4名日本凶手交由学生押解游街,唐生智虽说“对于学生爱国极表赞同”,但强调凶手“已由官厅拘押,自应由官厅惩办。”还说将凶手“领去游街,恐于人丛中突有不法痞徒,乘机将其殴毙,我难负责。”经学生一再要求,唐生智才答应把4名凶手交出。县警察局派队长陈岳樵率警士4人守护凶手,下午2时出发游街,到4时许才将凶手交还唐生智旅部。全城市民涌上街头观看,拍手称快,欢呼不己。
但是,当事态平息下来后,湖南军阀赵恒惕为了讨好日本人,密令常德驻军唐生智旅部,镇压人民的爱国运动。当群众对日进行封锁时,唐部士兵竟暗杀学生1名,杀伤学生2人,武装迫令省立二师等校学生离校。又将后援会干事部主任袁痴押往长沙,反日运动被迫中断。
 
 
第 二 编 中共常德县地方组织发展和工农运动兴起
(1923年6月~1927年7月)
 
第五章 党、团组织的发展
 
大革命时期的常德工农运动,是常德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数以万计的工人、农民迅速组织起来,给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这场暴风骤雨般的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常德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进一步结合。革命的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在斗争中迅速成长,常德县的党、团组织在斗争中得到发展壮大。
 
 
第一节 整顿、发展团组织
 
一、整顿团组织
1923年秋,湖南爆发了谭延闿和赵恒惕的战争。兵匪纵横,常德团组织无法取得湖南团组织的指导,加上丁勒生对蒋希清心怀妒意,互闹纠纷,造成团组织日趋涣散。这年12月16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湘区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对常德团组织进行整顿。团湘区委派出8人到常德指导整顿工作,但到常德后竟无人理会。1924年春,丁勒生不辞而别,出走上海,投靠国民党,常德的团组织更加涣散。1924年5月,团湘区委派候补执行委员、中共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陈佑魁到常德整顿团组织,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改组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特别支部,代号张泰之。书记由省立二师团员学生宋先礼担任,重新登记团员18人。到10月,已登记的团员有许和钧、宋先礼、龙鑫等20人,除龙鑫为二师工友外,其余均为二师学生。这以后,又发展了一批团员。不久,宋先礼毕业离校,由姜见善接任书记。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常德团组织也随之更名。1925年夏,姜见善患盲肠炎去世,二师学生邓兴明接任特支书记。特支成员有:组织委员杨杰卿,宣传委员李立新,委员滕代远、刘彦文。
 
二、发展团组织
1925年6月,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常德,县城人民在中共常德党团组织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对英、日经济绝交和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共产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组织在五卅运动斗争中迅速成长。共青团常德特支下属除原有的省立二师支部以外,又增加了省立二中支部、隽德中学支部、平民学校支部、工友支部等。团员人数增加到119人,其中二师支部92人、二中支部8人、隽德中学支部4人、平民学校支部5人、工友支部10人。1926年1月17日,鉴于常德团员数量大增,团的特支已不适应工作需要,经团湖南区委批准,团特支扩建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团地委的成立大会在省立二师召开,由推定的大会主席、秘书组成主席团主持会议。团湖南区委特派员和中共常德特支书记谭影竹到会指导工作。团湖南区委特派员在大会上首先“报告开会宗旨——常德为湘西重镇,以前之特支组织范围太狭,不足应付环境,见同志数量增加很多,故有成立地方之必要。”接着,追悼“五卅惨案”后各地牺牲的同志,控诉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行。随后,团特支书记邓兴明报告团湖南区委关于训练、宣传、组织、妇女、学生等工作决议精神和特支工作情况。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书记谭影竹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会议选举出团地委执行委员5人、候补委员1人。书记邓兴明、教育宣传委员李立新、组织委员谢世均、经济斗争委员滕代远、学运委员许和钧、工运委员杜海清、候补委员刘新训、妇女委员暂缺。大会还评价了过去的工作,通过了寒假工作计划。
团地委成立后,执行委员进行过多次调整。1926年4月至7月,书记肖韶,委员有谢世均、邓兴明、李立新、舒宣武、胡梅初等。1926年7月至10月,书记谭因,委员有罗泽霖、李芙、康序焕、杜海清、肖韶、刘振声、吴毓秀、鲁木荪等。1926年10月至1927年5月,书记尹澍涛,委员有罗泽霖(公开代表)、李芙、康序焕、杜海清等。
常德的共青年团组织,在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中成长壮大,为中共常德地方组织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
 
第二节 建立中共常德特别支部
 
1925年五卅惨案后,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潮迭起,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壮大自己的组织,增强自己的力量。10月,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通过《组织问题议决案》,决定大力发展党的组织。中共湘区委根据这一精神,于11月派中共长沙铅印活版工人支部书记谭影竹到常德建立党的组织。
谭到常德后,在二师原有党员的帮助下,首先吸收一批优秀团员入党,然后在二师建立中国共产党常德特别支部,代号黄叔夷,谭影竹任书记。1926年2月,特支增补蒋兆骧(公开身份是国民党湖南省党部驻常德特派员)和许和钧为委员,分别负责民运和宣传工作。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有党员20余人,是湖南较早的党组织之一。
1926年2月,谭影竹调回长沙,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派廖如愿(安化县人)来常德接任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书记。党支部为了适应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形势需要,大力发展共产党员,将部分优秀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同时,积极吸收工人积极分子入党,为一场新的大规模的革命风暴的来临准备骨干力量。
 
第三节 发展基层党组织
 
1926年4月,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在县城北门外孙祖庙成立,新成立的常德地委负责常德地区及周边部分县党的工作,并直接领导常德县的基层党组织。常德县在常德地委直接领导下,党的基层组织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26年7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第八教导师周斓师部进驻县城,8月,贺龙率部来常德县城,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誓师北伐后,极大地鼓舞全县革命群众,党的组织由县城发展到乡村,全县城乡建立党支部29个,党员发展到380多名。
1926年4~12月建立的党支部有:
省立二师党支部,书记李立新、杨杰卿,党员10人。
省立二中党支部,书记鲁木荪,党员10人;
常德教育党支部,书记粟富国,党员4人;
国民党常德市党部内共产党支部,书记胡佐武,党员4人。
邮务工会党支部,党员9人。
县农民协会党支部,书记陈昌厚;
县总工会党部支部,书记颜南山,党员9人;
县妇女协会党支部,书记金潜(女)、龙存惠(女);国民党常德县党部内共产党支部,书记任昌诰;
县联合中学党支部,书记熊和清,党员10人;
箩业工会党支部,书记文恒益,党员5人;
商民协会党支部,书记贺风章,党员3人;
袜业工会党支部,书记胡梅初、陈敏,党员4人;
广德医院党支部,书记孔迪智,党员3人;
店员工会党支部,书记周丽生,党员5人。
斗姆湖区党支部,书记欧阳志远。
常德城郊党支部,书记肖洪贵,党员20人;
渐安区(今石板滩)党支部,书记范统、陈昌厚。
1927年1~3月先后建立的党支部有:
鼎安区(今德山街)党支部,书记陈性泉。
周土区(今周家店)党支部,书记夏永嘉;
四贤区(今牛鼻滩)党支部,书记廖顺之;
黄洲区(今黄土店)党支部,书记聂豹;
文甲区(今长茅岭)党支部,书记胡梅初;
崇孝区(今韩公渡)党支部,书记肖保成;
同德区(今大龙站)党支部,书记郑丕显。
兴隆区(今石门桥)党支部,书记范统;
成德区(今蒿子港)党支部,书记张承忍。
全县人民在这些党支部的具体领导下,掀起了工农革命高潮,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实行劳资共管”、“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吼声。
 
 
第六章 国 共 合 作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常德党团不失时机地帮助建立国民党常德地方组织,发动广大群众,结成革命的统一战线,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常德的实现。
 
第一节 帮助国民党重建常德县党部
 
一、建立国民党常德市党部
常德国民党组织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是年春,常德籍的中国同盟会员张炯、杨少炯、谭肖崖奉命在常德筹建“中国同盟会常德支部”,张炯任支部负责人,谭肖崖任评议部长,有梅景鸿等10余名会员。8月,改称为中国国民党常德支部,张炯任干事长,谭肖崖任总务干事(即组织部长),杨少炯任交通总干事。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失败,革命党人遭到镇压,张炯、杨少炯等人逃离常德,常德国民党组织的活动随之停止。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165名代表中,20多名共产党员出席会议。大会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决定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3月,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派共产党员夏曦筹组国民党湖南临时省党部,办理党员登记。常德县国民党员的登记工作全面铺开。
1925年3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派主任委员夏曦和共产党员陈清河到常德,通过原有的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帮助建立国民党组织。25日,县城召开全体国民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常德市党部”,租用皇经台文条巷2号房为临时办事处,陈清河任国民党常德市党部主任,谭肖崖、彭泽原、明方平等人为委员。由于县城中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奉命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常德的国民党员人数达216人。不久,办公地点迁至小西门四眼井附近。
 
二、整顿国民党常德市党部
7月,省党部调陈清河去道县筹建组织,途中遇害,由谭肖崖接任主任委员。因谭被傅规杰、王绰然、杨文藻等国民党右派利用,致使常德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纷争不断,严重影响常德的革命工作。省党部得知这一情况后,派陈章甫来常德做协调整顿工作。
1926年3月,在纪念国民党常德市党部成立一周年的党员大会上,中共常德特别支部委员许和钧当选为主任委员,共产党员邓兴明、杨杰卿和共青团员舒宣武及张祜、唐大钧、彭泽源等当选为执行委员。
 
三、建立国民党常德县党部
1926年9月,召开国民党常德市党员代表大会,成立国民党常德县党部,选出第一届执行委员会,陈人金为主任委员,张继吾为组织部长,共产党员贺敬之任宣传部长,共产党员刘泽远任青年妇女部长,共产党员郭皋生任农运部长,共产党员任昌诰任党部秘书。党部机关设城隍庙。全县建立12个区党部,有国民党员数百人。这期间,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掌权,国民党同共产党真诚合作,积极发动群众,组建工会、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县商会,支援上海的“五卅运动”,支援北伐革命,打击土豪劣绅,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使常德县出现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新局面。
 
第二节 主办孙中山逝世纪念活动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常德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掀起一场新的革命风暴。
正在县城筹建国民党常德市党部的共产党员夏曦和共产党员陈清河,3月20日致电北京孙科及国民党中央表示哀悼,同时成立常德追悼孙中山筹备处,推举驻常川军总部副官胡信成为孙中山追悼大会筹备处总主任,夏曦为宣传主任,谭肖崖为总务主任,陈清河为文书主任。4月11日上午8时,追悼活动正式开始。灵堂设在烈士祠,全体国民党员均戴黑纱参加追悼会。驻常川军联军司令熊克武为主祭官,夏曦、陈清河、谭肖崖等为陪祭。先奏军乐,次读总理遗嘱和祭文。接着,干部学校全体学员、驻常部分官兵,共约三、四千人前往祭奠。随后,各部队、机关、公法团体送挽联,各中小学师生前往祭奠。追悼活动持续了四天。其间,组织了6个中山主义演讲团,分途到城中心洗心所及东西两侧和醒世、朗江戏院等地演讲,散发传单,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他的革命生涯。
1926年3月12日至14日,国民党常德市党部主办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大会,祭奠处设城内教育会。第一天上午,县城30余所学校的师生排队依次祭奠。下午,500多名国民党员祭奠后,即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市民悼念大会,到会三、四千人。共产党员滕代远为大会主席。各学校救国义勇队及演讲团代表分别在会上讲话,表示对孙中山的深深怀念之情。蒋兆骧最后发表演说,揭露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军阀摧残民众的种种罪行。会场上情绪激昂,掌声雷动。会后游行,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第二天和第三天,分别为军政警和农工商各界祭奠。市党部及学联会每日派宣传队上街宣传孙中山生平事迹。14日晚,宣传队还向听众赠送了孙中山纪念信笺。
 
第三节 支援北伐战争
 
一、欢迎北伐左翼军进入县城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初期,贺龙任川黔边防军第五路军司令。月底,贺龙在贵州铜仁誓师,宣布“假道湘西北伐”。 7月7日,贺龙在辰州宣布取消黔军番号,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16日,贺龙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旋即兼任湘西镇守使。随后,贺师充任北伐军左翼先锋,由辰州沿沅江东下桃源、常德,向曾被吴佩孚任命为“讨贼”联军总司令、一直与北伐军作对的贺耀祖部发动猛烈进攻。此时,参加过北伐第一期作战的第八军周斓教导师,配合贺师行动,由益阳、安化向常德发动进攻。贺、周两部东西配合进攻常德,已是惊弓之鸟的贺耀祖见势不妙,慌忙率部退出常德城。8月1日至2日,贺龙率部陆续开进常德城。国民党常德市党部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热烈欢迎北伐军的到来。中共常德地委民运部长许和钧以市党部常务委员的公开身份,率各界群众代表迎接。全城百姓涌上街头,夹道欢迎。6日,中共常德地委又以国民党常德市党部的名义,在城中心洗心所组织召开有500余名各界代表参加的庆祝欢迎会。祝贺贺龙、杨其昌、毛鸿翔在常德分别就任北伐第九军第一、二、三师师长职务。在庆贺会上,市党部主任委员、共产党员舒宣武主持会议,代表常德人民表示对北伐的热情拥护和坚决支持。在常德城期间,贺龙司令部设在市中心府坪老道署内。进驻常德东门外和德山一带的第八军周斓教导师等北伐部队,也受到常德党组织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二、为北伐军输送力量
北伐前,常德党、团组织有计划地派送了一些党团员骨干,去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或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培训。1925年下半年起,二师就有谷逢源、武文元、邹嵩皋、滕代顺、吴能隆、文绍珍、滕久平、陈采夫、胡治栋、严佑银、覃蔚然等进步学生投考黄埔军校,参加北伐。
1926年“省立二师事件”中,受国民党右派迫害离开学校的共产党员杨杰卿、李光文等人,经党组织安排,在长沙加入共产党员周逸群领导的北伐左翼宣传队。
为了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常德党团组织和人民团体在发动城乡各界群众纷纷捐钱捐物,筹措军粮、军装、军袜、绑腿、军毯、军被等物质的同时,还动员进步青年加入贺部,一次就顺利地完成了招收新兵3000人的任务。贺龙对常德党团组织的工作十分满意地说:了不起的成绩,过去军阀招兵,一靠金钱,二靠绳子,现在我们招兵讲革命道理,一个钱不花,农友就把年轻力壮的子弟送来了,常德人民真是了不起。
 
三、智除军阀袁祖铭
1926年12月30日下午4时,与吴佩孚暗中勾结,又骗得北伐左翼军总指挥头衔的袁祖铭率4个旅抵达常德县城。1927年元月,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八军军长、湖南省主席唐生智获知这一情况后,一再电催袁部退出湘西, “直驱荆(州)宜(昌)”;但袁不予理睬。他到常德后没有半点前进之意,且企图占据常德,“图霸西南”,配合吴佩孚直取岳阳、长沙。常德的国共两党组织对袁祖铭的险恶用心已有察觉,分别向中共湖南区委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作了报告。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省政府亦多次电告唐生智,唐即密令驻常周斓教导师,设法剪除袁祖铭。
周斓接到命令后,秘密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湘西党务专员、中共常德地委委员王基永认真商议,考虑到教导师的兵力与驻常袁军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决定先诱杀袁祖铭,后围剿其部属,并发动工农群众配合作战。
1927年元月30日(古历腊月廿七),周斓师长与常德几位知名人士以请“吃年饭”的名义,设宴于东门外贺八巷商业研究社楼上,“恭请”袁祖铭和他的参谋长朱筱珊、师长何厚光等赴宴。与此同时,王基永借“同乡”关系接袁部独立旅旅长许克祥到他家作客。
袁祖铭做梦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鸿门宴”。夜幕降临,饮宴开始。袁祖铭欣然入席,开怀畅饮。少许,周斓镇静自若地举杯敬酒。突然电灯熄灭,周假意叫人点燃蜡烛,埋伏在楼下的钟岳灵团陶柳营按预定计划,首先袭击袁祖铭被安排楼下饮酒的卫队,使之倾刻全部毙命。埋伏在楼上内室的十多名得力马弁(即警卫员)趁机闪电般地猛赴过来,欲生擒袁祖铭,袁等见势不妙拼死格斗,朱筱珊当场毙命,何厚光逃命摔死。袁祖铭凭借武功跳出窗外,落于矮墙“印子屋”上,朝水巷口逃跑。周斓的卫兵赶至聂振茂药店处发现了袁祖铭,一梭子子弹结果了袁的性命。
处决了袁祖铭及其爪牙后,周斓立即命令所部,向驻扎在大高山巷和大河街的袁部士兵分割袭击。常德总工会副委员长、共产党员文恒益带领箩业、泥业为主体的工会会员战斗队,工人纠察队总队队长、共产党员胡, 业本带领2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参加战斗。有的给士兵带路,有的冒着枪林弹雨修筑临时堡垒,有的深入到袁部驻地拆毁墙垣,有的修筑高山街、下南门码头等交通要道的工事……。袁部虽然人多枪好,但已群龙无首,又无战斗准备,乱作一团,节节败退,死伤甚多。许克祥见袁祖铭已死,在王基永的劝说下,下令部属原地待命。
战斗经过一天一夜,袁军全部溃散。逃到城外的士兵被埋伏在郊区的农民纠察队俘获,缴械投降。此役袁军死伤近万人,被俘3000多人,缴枪5000余支。周斓师伤亡520多人。市民伤亡数十人。湘西一带其他袁军闻知此变,缩回贵州。
军民智除军阀袁祖铭,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在常德的革命史册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七章 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的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传播着。在向着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猛烈冲击的同时,一股反共逆流也在滋长。常德的国民党新老右派相互勾结,变本加厉地反对共产党的领导,破坏革命群众运动,制造事端,挑起械斗。初创时期的常德党团组织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与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取得一次次的胜利。
 
第一节 反对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
 
早在1925年3月国民党常德市党部建立时,国民党西山会议派谭肖崖对共产党员陈清河担任主任委员就感到不满,暗地四处活动,企图夺权。7月,陈清河调离常德,谭肖崖接任市党部主任委员后,反共面目也越来越明显。他立即在省立二师吸收一大批反共学生加入国民党,并反对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还在《沅湘日报》和一些墙报上及一些会议上诋毁革命派。省立二师等校的革命学生,在共产党、共青团常德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右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仅对诋毁革命的言论当场予以有力批驳,而且用事实揭发黄钧德等人贪污学生联合会经费的行为,组织清算委员会清理帐目。1926年1月,发起改组常德学生联合会,撤销了被国民党右派收买的傅规杰常德学生联合会主席及黄均德二师学生会主席职务。改选共产党员许和钧为常德学生联合会主席,共产党员杨杰卿为二师学生联合会主席。随后,组织“救国义勇队”和三民主义学会,与国民党右派作坚决的斗争。3月4日,由国民党省党部驻常特派员、共产党员蒋兆骧的主持,在省立二中召开国民党员大会,批判国民党右派的错误,改组国民党常德市党部,公举中共常德特支委员许和钧为市党部主任委员。原任主任委员谭肖崖未能进入市党部执委会,更加仇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他们立即成立孙文主义学会,以常德县体育会为大本营,伺机对革命派进行报复。不久,省会长沙的国民党右派刘峙岳组织所谓国民党临时省党部,公然与原有的省党部分庭抗礼,在常德方面委派黄钧德为常德市党部“职员”。常德的左派学生邓兴明、滕代远等便在学联会公开黄钧德等人的贪污行为,委职一事终未兑现。
 
第二节 声援省二女师学潮及调处省二师事件
 
一、声援省二女师学潮
省二女师设桃源县城,学生来源于湘西各县,二女师与二师学生之间因同乡关系常有往来。1926年4月初,省立二女师拒绝录取泸溪县贫苦学生彭琮,引起同学们对彭琮同情,对校方不满。学生自治会副会长、共产党员熊素珍和进步学生李执、鄢琪出面与校方交涉,校方不仅不答应学生的要求,反而还出一张“请看落榜学生”的告示,以羞辱学生。鄢琪将告示撕毁,校方竟将鄢琪开除学籍,给熊素珍、李执记过处分,使校方与学生形成尖锐对立。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自治会会长、共产党员张维与熊素珍代表学生自治会宣布:学校如不录取彭琮,不撤销对鄢琪等同学的处分,不赶走反动教务文焕章,就全校罢课。校方不仅不理睬学生的要求,反而还宣布开除张维的学籍,使学生们更加愤慨,全校立即罢课。4月7日,中共常德地委妇女部长金潜、共青团常德地委书记邓兴明、常德学生联合会委员滕代远,联同沅陵、泸溪、辰溪、溆浦、靖州等县在常德读书的学生同乡会代表,立即前往桃源二女师支持学生的罢课斗争。滕代远在二女师学生的欢迎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说,坚决支持二女师学生的罢课斗争。
 
二、调处省二师事件
4月8日,滕代远返校,当晚与学联会主席、二师党支部负责人杨杰卿在学校理化室召开学生大会,介绍二女师学潮情况。散会以后,黄钧德等右派学生见大批学生已离开会场,即手持事先准备的棍棒、小刀、石块,对尚未退场的学生挑起械斗。滕代远、杨杰卿等躲到图书室楼上,右派学生仍手持凶器紧追不舍。追在最前面的邓永祥首先用小刀刺伤守楼门的学生、共青团员陈德型,陈奋力反击,也刺伤了邓永祥,邓在混战中失足从二楼坠下。右派学生大哗,疯狂上楼追杀。左派学生赤手空拳,只得纷纷越墙逃走。在此过程中,共青团员何汝霖被刺伤,杨杰卿、李光文、邓兴明等被非法捆绑,送交常德县初级审判庭关押。接着,右派学生在全校戒严,还猖狂地派人去校外把国民党省党部驻常德特派员蒋兆骧当作幕后指挥抓来校内,非法关押,企图秘密加害。幸得学校教务长李继煌营救,暗中将蒋送往常德地方法院。右派学生又假借省二师全校学生名义打电报给省教育司、全国各学校、各公法团体、各学联、各报馆,污蔑左派学生行凶杀人,妄图扩大影响以夺回右派的领导权。省教育司不分青红皂白,当即通知常德省二师校方开除杨杰卿、滕代远、邓兴明、李光文等39名学生。这就是当时轰动全省的常德国民党右派向左派猖狂进攻的省二师械斗事件。
这次事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它是与蒋介石及其死党孙文主义学会制造反共的“中山舰事件”,妄图在整个国民党内掀起反共浪潮的阴谋是密不可分的。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团结国民党左派人士,积极采取措施,为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做了大量工作。国民党常德市党部于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连续两次电告省党部,说明事件真相。省党部当即派执行委员、共产党员熊亨瀚来常德调解二师械斗事件。中共常德地委、共青团常德地委分别将事件原委报告给中共湖南区委、共青团湖南区委;同时,派共产党员、二师学生严文德、龚世英赴长沙,向省会各界说明事实真相,呼吁各界援救。于是,共产党员谢觉哉、邓乾元、肖洁廉,分别以国民党省党部、湖南省学联、湖南省济难会代表的身份,共同到常德营救左派蒙难者。4月14日,国民党省党部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对于常德惨案宣言》。强烈谴责国民党右派充当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走狗,破坏革命大联合,严正指出:“本党党员以身许国,……独惜不死于帝国主义,不死于军阀,而竞死于为帝国主义、军阀利用之反动派之手。”并指出这是自国民党1924年改组以来“在湘牺牲之第一次”,经过舆论谴责和多方调解,省立二女师校长舒国华辞职,由国民党左派张祜任校长,几个思想反动、水平低下的教员全部离校,常德城右派势力由于有驻常军阀贺耀祖部作后台,对上级的调解阳奉阴违,省立二师被关押的人,仅蒋兆骧一人获释,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先后由党组织派往各地工作。后湖南省政府主席唐生智电促常德驻军师长贺耀祖,被关押的二师学生才被释放。
 
第三节 阻止国民党右派破坏农民运动
 
一、阻止国民党西山会议派破坏农会
1926年秋,常德的国民党右派对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恨之入骨,他们与不法地主豪绅互相勾结,伺机破坏。共产党人及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粉碎了他们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
1926年12月,国民党西山会议派暗遣反动分子万定球,冒充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特派员,潜往常德县成德区将部分外地迁来的农民组成假农会,与门板洲农民协会分庭抗礼。他们利用这些外地迁来的农民与当地住户之间的隔阂制造帮派,挑起械斗,打伤农协会员数人,把一场严肃的反封建斗争转移成农民内部之间的帮派纠纷上来。成德区的反动团防大队也暗中与万定球勾结,假弹压械斗为名,逮捕10多名农协会骨干和积极分子。门板洲农民协会当即发动二、三百人,奔走百余里,赴县长公署请愿,控诉万定球冒充“中央特派员”,破坏农民运动的罪行,要求释放被关人员,严惩万定球。县长左宗固唯恐此事激起全县农民的公愤,随释放被押人员,答应将万定球捉拿归案。与此同时,常德县农民协会筹委会当即派人前往成德区,揭露万定球的真实面目,教育农民放弃前嫌,按地域组织农协,共同与封建势力斗争。共产党员、农民运动特派员张承忍率领数百农协会员冲到成德区公所,一举提缴了团防大队枪支20余支,遣散团丁,除掉了土豪劣绅的保护伞,右派分子万定球见阴谋败露,慌忙连夜逃走。
 
二、还击国民党反动军官破坏农民运动
代表反动势力的国民党右派,尤其是那些出身土豪劣绅家庭又坚持反动立场的北伐军军官,当工农运动触及到自家利益时,他们就恨得要命,公然站出来对抗甚至破坏革命运动。1927年元月,家住常德县周士区的北伐军驻省某部副团长刘树华,听说家父土豪刘廷桢受到农民协会的冲击,家中的大斗小斗、大秤小秤全被农民协会没收,而恼羞成怒。他窜回家乡散布“省政府决定农民协会要由国民党来办”等反动言论,说“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是惰农运动。”骂农协会员是“一些游手好闲分子”。周士区党部中的右派分子也乘势跟着叫嚷:“农民协会破坏了国共合作。”刘树华还利用家族关系,收买同姓农协会员,拉拢后进农民,企图搞垮周士区农民协会。他指使国民党周士区党部,于1月25日上午7时在永兴宫前坪召开国民党党员和工、农、妇群众大会,改组农民协会,妄图使其成为他们的御用工具。县农协筹委会主任陈昌厚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将计就计,一面派共产党员、农民纠察总队队长吴承厚带领40多名荷枪实弹的纠察队员直奔周士区控制局势;一面通知四贤区(今镇德桥一带)共产党员、农民运动特派员廖顺之率领农协会员400余人,手持大刀长矛,按时包围会场。周士区党部的右派分子和不法劣绅见势不妙,想乘机溜走,被武装纠察队员拦住。区农协委员长、共产党员夏永嘉上台,当众揭露国民党右派挑拨离间,刘氏父子反攻倒算的罪行,使受骗农民醒悟。刘树华情知自己的阴谋难以得逞,只得悄悄溜回省城。
 
三、严惩破坏农民运动的国民党右派
1927年春,常德的国民党右派贼心不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在城内收买了一些流氓无赖,伪装共青团员四处造谣说:“共产党马上就要在农村共产共妻了”,“军人(指北伐军人)有3个月不回家,农会就作主将他们的妻子嫁给那伙流氓地痞”,“共产党到'五一'就要开始屠杀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了”等等。常德党组织立即部署各群众组织下乡辟谣,粉碎国民党右派的阴谋。常德妇协宣传委员、共产党员朱家瑛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带领一些妇女骨干,从常德城出发步行到陈家嘴、门板洲、花山、团坪等农村,配合当地农民协会开展针锋相对的革命宣传,揭穿国民党右派制造的各种谣言。并迅速查出了进行反动宣传的张子范、张锐等假共青团员,缴获了他们的反动标语、宣传册子等物证,将他们送交到常德县特别法庭。公审时,朱家瑛等对这些反动分子进行了义正辞严的指控。张子范、张锐被判处死刑,给国民党右派势力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第八章 领导工人运动
 
在五四运动中,常德的青年学生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后,始终注重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在斗争中发展党、团员,建立党支部和行业工会组织,发动工人为争取生存权、劳动权和劳工组合权而斗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运用《湖南省宪法》,把合法斗争与罢工斗争相结合,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从经济斗争入手,把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使常德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第一节 建立、发展工人组织
 
一、组建常德工学联合会
1925年,常德劳工会主要负责人杨怡为扩充自己的势力,指使流氓到各行业工会进行破坏、捣乱的同时,对工人进行压迫剥削,使常德工人组织涣散。12月,正当常德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时,中共湖南区委派常德县周家店人彭唯一为工人运动特派员,来常德开展工人运动。
彭唯一到常德后,鉴于工人组织涣散,而学生对于社会运动满腔热情,决定组织工学联合会,用学生运动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1926年3月24日,在洗心所召开工学联合会成立大会。有染织、理发、缝纫、织袜、印刷、木业、石业、箩业、棕绳、烟业等十几个工会及女界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市党部、农村教育社、雪耻会、平民中学、省立二师、省立二中、湘西艺术师范、翰文中学、自强女校、县立女高、隽新中学等十几个团体参加。选举蒋兆骧、彭唯一、陈其发、滕代远、凤碧山、覃正统、欧阳熙(女)7人组成委员会,中共常德地委宣传委员蒋兆骧为委员长。工学联合会会址设在常德学生联合会办公处。工学联合会的基本宗旨是:工人、学生共同组织起来,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斗争,以求民族的生存和各界群众的自救。同月,工运特派员彭唯一病危。中共湖南区委另派颜南山为常德工运特派员,来常德领导工人运动。
1926年4月中共常德地委成立时,颜南山被推选为工运部长。常德工人在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下,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二、建立常德县总工会
中共常德地委成立后,积极在工人中发展党、团员,积极筹建共产党领导的行业工会。1926年5月,党组织领导发动的“五一”反苛捐杂税斗争的胜利,使工人群众进一步看到团结的力量,对党领导的工会组织更加信赖,原先心存疑虑的工人纷纷踊跃加入工会。同时,各行业工会在斗争实践中,产生了统一起来的迫切愿望。中共常德地委因势利导,于同年的6月2日成立常德县总工会筹备处,中共常德地委工运部长颜南山任筹备处主任,年轻的码头工人、箩业工会筹备处主任文恒益任副主任。筹备处成立后,积极在各行业建立工会组织,党团组织也积极发展工人党、团员,建立行业党、团支部。
7月,北伐军攻占长沙。30日,“湖南建设厅颁布了孙总理大元帅任内公布的新工会条例,通令自即日起,凡在国民政府管辖区域的工会及职业组合,一律适用工会条例,分别改组并向当地主管厅注册。”从此,工人发展工会组织得到法律保障,常德工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8月,行业工会发展到26个,会员人数达8213人。
1926年9月9日,各行业工会派出上千名代表到广济宫参加常德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成立常德县总工会。会场上盛况空前,庄严隆重,松枝彩门两边悬挂的巨幅楹联写道:“团结七十二行道图谋解放,争从十八层地狱走进天堂”,表达了总工会领导工人争取翻身解放的奋斗目标和决心。大会选举颜南山为总工会委员长、文恒益为副委员长、杨英为组织部长、滕代胜为教育部长、张盛荣为宣传部长、熊敏为妇女部长、胡诗成为青工部长、刘官清为秘书、胡业本为纠察总队队长。当晚,为庆祝北伐军攻克武昌,总工会组织全体工人举行祝捷提灯游行大会,全市灯火通明,口号声响彻古城常德上空。
常德县总工会成立后,在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下,加快了行业工会建设的步伐,常德劳工会中的会员也纷纷退出劳工会,加入县总工会。到12月,常德县总工会先后建有织袜、染织、铅印、活版、烟业、缝纫、木业、箩业、案业、泥业、斛业、理发、纸业、轧花、煤业、鞋业、碓业、厨业、外人顾员、人力车、弹业、轮船装卸、店员联合会、皮箱业、水岸盐务、驳划业、笔业、丝业、棕索业、石业、面业、茶酒业等31个工会。1927年春,各区乡手工业工人也纷纷成立工会,全县会员达11000多人。
在组建基层工会的同时,县总工会、箩业工会、袜业工会、缝纫业工会、泥木业工会、店员工会等,先后建立起基层中共党支部。
 
 
第二节   开展政治经济斗争
 
一、抵制苛捐杂税
1926年4月底5月初,中共常德地委领导了城区工人和学生开展反对苛捐杂税和增加工资的斗争。当时,军阀割据,横征暴敛,城区工人每日辛勤劳动所得的微薄工资,几乎被名目繁多的税捐刮走一多半,工人无以为生。党组织决意发动工人抗捐抗税,用来提高工人的觉悟,锻炼工人的意志,改善工人的生活,增强工人的革命性。5月1日这一天,常德城的工人举行庆祝“五一”示威游行,高呼反帝反封建和反对苛捐杂税的口号。箩业工会筹备处负责人文恒益等人率领各业代表20余人,到县知事公署以及印花局、榷运局等处请愿,列举洋人、买办残酷压榨工人的事实,要求政府支持工人,向各洋行买办交涉,增加工人工资,增设福利基金,强调如不应允就组织罢工。并当众宣布全城工人反对苛捐杂税的五项具体要求。即:①提高搬运力资单价;②取消一切附加税收项目,降低正税的征收比率;③在征收的工人所得税中提取一部资金做工人的福利金;④取消一切侮辱性妓馆花脂税;⑤撤销各乡镇的税务稽征所和警察所。与此同时,中共常德地委派共产党员刘泽远发动郊区农民配合行动。刘泽远带领四官庙农民协会一百多青年会员,一举捣毁了设在岩桥寺、河洑、夹街市、落路口等处的税务稽查所。对于工人的要求,各洋行、公司、商号及买办等均不以为然,拒不答应工人的条件。数百码头工人愤怒之下率先罢工。接着人力车工人和日清公司、太古洋行的工人相继响应。随后,雕刻、粮食、掏粪、挑水等各业工人也宣布罢工。全城迅速掀起了气势磅礴的罢工运动。各学校同时宣布罢课,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工人的罢工斗争。英、日等外资和买办企业极力想法抵制,妄图以高价雇佣农民来城做工,以破坏这次罢工,他们派人去城郊雇请劳力,谁知工农群众早己订好联盟信约。城东的农民说:“我们不进城”,西郊的农民说:“我们不干挑运!”这些人碰了一鼻子灰,垂头丧气地回到县城交差。由于工人和农民、学生互相支持,坚持斗争,气势愈来愈旺,丝毫没有退让迹象。常德码头靠岸的洋货无人去卸,待运的土特产没人装船,停靠在河边的盐船无人卸货,罢工持续了十多天。一时,常德城变成了一座“死城”,常德港变成了一个“死港”。停泊在常德沅水两岸的货船象一条断了脊骨的水龙瘫在河边。市面的食盐供不应求,就连大米、河水供应也很紧张。城乡出现了“盐荒”,城内除了“盐荒”还有“水荒”。特别是掏粪工人的罢工,使得城区粪尿四溢,臭气熏天,常德城简直成了一座“臭城”。这时,各界人士都同情劳苦工人,埋怨政府,纷纷逐级反映意见。英、日商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个个急得焦头烂额,跑到县知事公署大吵大闹,要求赔偿。资本家和商人一筹莫展。搞得那些省里、县里的官老爷相互争吵埋怨。特别是省盐务局指责常德榷运局处理失策,省长公署团责成县知事公署负责联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县知事公署不得不请工人代表参加谈判。印花局(即税务局)等有关机关迫于工人的威力,答应了工人的要求。工人的工资比原来提高了20%。广大工人看到了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于是各业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纷纷发动工人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的合理要求。常德总工会筹备处适时地成立了“劳资仲裁委员会”,维护工人的利益,调解劳资间的矛盾。在这种形势下,官府及各业资本家,不得不对工人妥协、让步。1926年12月,常德总工会在给湖南省总工会的报告中说:“各工会成立后,发生经济斗争者,有袜业工会修证条约之罢工,烟业工会、案业工会增资之风潮,鞋业工会增资罢工,外人雇员因广德医院无故开除工人之罢工,缝纫工会与店主争执之罢工等,皆表现工人奋斗之勇敢,团结之力量,与信仰工会之信心,结果俱由本会调解而获胜利”。
 
二、参与县政管理
1926年冬,随着北伐军势如破竹的节节胜利,常德县的工农群众在中共常德地委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政治斗争。首先是常德县总工会、常德县农民协会、常德商民协会、常德妇女协会等革命群众团体共同参与建立和维护革命新政权。县总工会领导成员和这些团体的负责人共同组成共主县政会议,积极参与管理县政。当时县总工会说的话是算数的、有权威的。各行各业工人在县总工会领导下,摧毁了封建把头和反动派对工人的欺压,把管理工人的权力交给真正能为工人谋福利的行业工会,由工人阶级当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同时,常德县总工会为了维持社会治安,维护新政权的威信,建立了常德工人纠察总队。总队长由共产党员胡业本担任,副总队长诸德善,拥有约40名队员,这是常德县城工人的第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尔后一些大的行业也先后成立了纠察分队,人数几十不等。1927年初,纠察队曾派人去长沙参加全省的工农武装干部训练班学习,以提高军事、政治素质。工人纠察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禁烟毒、禁赌博、禁娼妓的活动。封闭烟馆400多家、妓院70多家,到茶楼、酒社、戏院等处查禁赌博,打击赌头、赌棍、赌痞、暗娼,搜缴烟种、烟土、烟枪、赌具。使赌风、嫖娼卖淫活动以及烟毒得到控制。同时,配合各革命团体建立了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严厉惩处、打击了一批土豪劣绅。河洑各业纠察队员在陈春堂、樊国才的带领下,与农会会员一道封烟馆、毁烟具、抓烟鬼(鸦片烟)、斗豪绅,惩治欺压人民的坏蛋。工农联盟有力地打击了反革命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三、试行劳资共管
1926年冬,常德县的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工人响亮的喊出:“不做资本家的牛马,要做工厂的主人”的口号,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日益尖锐。为寻求符合当时形势的生产经营方式,常德县总工会在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下,首先在常德达人袜厂进行“劳资共管”的试验。在不剥夺资本家资产的情况下,由工会和资方共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步实现工人当家作主的民主管理。
达人袜厂是当时常德纺织业最大的一家工厂,1925年冬建立工会,1926年6月建立党支部,曾在减少工时,增加工资的罢工斗争中起过带头作用,工人的思想基础较好。该厂拥有男女工人180余人,设备比较先进,资金比较雄厚。这个厂过去名义上是股东经营,实权却操纵在一个姓张的经理手里,对工人的剥削相当严重。试行劳资共管的工作开始后,资方表面上接受,暗中却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和破坏。他们首先暗中抽走生产资金,转移生产资料,压低利润收益。然后借口工厂经济困难,难以维持生产,提出要解雇部分工人,缩小生产规模。企图以此要挟工会和工人,使劳资共管的试验流产。常德袜业工会委员长、袜业工会支部书记胡梅初和共产党员陈敏,在中共常德地委领导和常德县总工会的指导下,及时揭穿了资方的这一阴谋。他们通过工会会员了解到张经理已将工厂新购进的10部毛巾机、20部织袜机、5部织带机全部拆散后藏了起来;并一边派人去查找机器的踪迹,一边耐心地做张的小老婆苏月华的工作。苏月华原是袜厂女工,家境十分贫寒,因天生丽质,被张纳为妾室。苏月华经过胡梅初、陈敏等人的耐心说服教育,说出了机器收藏的地方。张老板的阴谋败露后,将苏月华打得鼻青脸肿。陈敏知道后,带着工人骨干闯入张家,痛斥张的“夫权至上”的思想行为是与大革命唱对台戏。全厂职工纷纷为苏月华鸣不平,要找张老板算帐,张怕工人把他抓去戴高帽子游街,带着大老婆逃离常德。张老板跑后,苏月华被丈夫遗弃,陈敏跑到县长公署,为苏月华申请了继承固定资产的合法权。袜业党支部和工会积极支持由苏月华代表资方参加工厂的管理,共同将抽走的资金和转移的生产设备收回工厂,被解雇的工人也重新回到了厂里,这样使劳资共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由于工人的生产热情高,工厂的生产形势一天比一天好,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此后,在袜业工会的统一组织下,又将全城所有零星手工织袜业工人都吸收进厂,使工厂里的工人一下子增加到300多人,增开了织毛巾、织带等新的生产项目。常德总工会在达人袜厂的劳资共管试验,为在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下如何对待资方人员,如何使劳资双方共同民主管理企业,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四、解放妇女
1926年冬,常德妇协、总工会等革命团体,根据湖南省总工会1926年12月颁布的《关于劳动妇女决议案》精神,在城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铲除男女不平等孽根的群众运动,响亮地喊出了打倒夫权,婚姻自由的口号,提出了坚决彻底清除一切对妇女有侮辱性、虐待性的旧习俗。揭露批判“夫权至上”、“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号召妇女起来自己解放自己。发动各界妇女走上街头,高唱妇女《翻身歌》,高呼“剪掉封建尾巴”等口号。支持妇女婚姻自主,反对包办婚姻,动员童养媳的父母接回自己的女儿,惩办那些迫害丫环、使女的太太、小姐,批判那些虐待媳妇的恶婆婆。
同时,在县城还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解放侍婢和妓女的“开笼放雀”活动,支持她们争人权,争自由。这项活动解救了一大批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仅蒋万兴、李亨泰、刘勉吾三大富户中就有一百多名侍女得到解放。妇协在解救妓女运动中,仅警察局登记的妓女就有近百名从良。
 
第九章 开展农民运动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发布的《告农民书》中指出,组织农民协会代替劣绅包办的农会,由农民选举乡村自治机关,由农协组织自卫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解决“耕地农有”的问题。同月,中共湘区委召开了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把农民运动作为目前急切的重要工作来做。《告农民书》和《农民运动决议案》对常德县的农民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26年12月1~27日,中共湖南区委召开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铲除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减租减息、建立农民自卫武装和农民政权的40个决议案。常德县几十万农民行动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把统治农民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彻底击碎,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利归农会”,造成了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局面。在常德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来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建立农民组织
 
一、建立农民协会
1926年1月,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指导共青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农村教育社,派共产党员陈昌厚担任农村教育社社长。陈昌厚组织一批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到县城西郊农村调查访问,教育农民组织起来同封建地主作斗争。陈昌厚到西郊岩桥寺牟家大屋扎根串联,结识了进步青年牟环亭和牟廷焕,同他们促膝谈心,讲不消灭封建军阀,不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农民就永远受压迫受剥削的革命道理,并鼓励他们秘密串联农民,组织农民协会起来革命。1926年4月中共常德地委成立时,陈昌厚当选为农运部长。5月初,党组织派他去广州参加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中共常德地委又派共青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农运委员康序焕到岩桥寺继续做发动农民的工作。康序焕根据中共湘区委《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中“乡村小学教师生活与雇农及手工业者相差不多,容易接受革命影响,要从中找出领袖人物”的指示,住进了牟廷焕家里。牟廷焕种田、帮工,兼教私塾,一家3口人难以糊口。康序焕支持牟廷焕吸收一批中青年农民参加学习,亲自给他们上课,讲 “什么是农民协会”,“为什么要打倒土豪劣绅”,并指出岩桥寺的土豪劣绅就是唐谷成、罗选臣等人,用深入浅出的革命道理,提高青年农民的觉悟。几天后,牟环亭、牟廷焕邀集五、六名进步青年农民,到河洑山麓的红坡寺开会,讨论成立乡农民协会的问题。公举牟环亭、牟廷焕为领头人。经过十来天的秘密串联,就邀集了200多人。5月中旬的一天夜里,这200多农民在红坡寺秘密集会,正式成立常德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岩桥寺乡农民协会,公举牟环亭为委员长,牟廷焕为副委员长,聘请康序焕为“军师”。接着牟环亭领着大家举手宣誓,誓词是:“跟着共产党,齐心闹翻身,有福共同享,有难大家当,打倒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推翻旧世界,工农做主人。”
在陈昌厚、康序焕秘密发动农民、组建农会的同时,共青团员刘泽远,从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回到家乡丹洲垸刘拱桥,被刘姓士绅推举为族校校长。他以此合法身份,聘请志同道合的青年知识分子戴先凡任教;他俩都在长沙受到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熏陶,矢志救国救民。他俩在丹洲四官庙办起一所80余人的农民夜校后,对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动员他们组织起来,向封建势力展开斗争。有一次,刘泽远给学员讲解“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古诗时,联系实际,启发农民思考:丹洲盛产棉花,也产粮食,为什么种棉人穿不暖,种稻人吃不饱?使农民慢慢想到,农民生产的棉花、粮食,是被贪官污吏榨取走了,是被地主豪绅的地租、高利贷盘剥走了,地主豪绅吃的穿的都是农民的血和汗。学员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纷纷表示跟随刘泽远造土豪劣绅的反。岩桥寺成立农民协会的消息传到丹洲后,夜校学员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当夜就成立农协组织。刘泽远因势利导,要学员按照三个条件去串连农民:①苦大仇深的农民;②反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进步青年;③年龄在60岁以下。同时还规定了三条纪律:一是个别串连;二是秘密进行;三是坚持本人自愿。几天后,学员们共串连了300多名农民。5月下旬,正式成立四官庙农民协会,公举刘秀山为委员长。由于当时会员中没有一个妇女,引起了夜校女学员的议论,说“刘校长口里讲男女等,脑壳里还是没有女人的地位”。刘泽远听到后,决定单独成立一个妇女组织,鼓励女学员串联妇女,很快吸收女会员80多名,正式成立常德县农村第一个妇女革命团体——刘拱桥妇女协会。
岩桥寺农民协会成立后,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又派康序焕到他的家乡周家店组建农民协会。半年前,康序焕就和一些二中、二师同学在家乡做过革命宣传工作,群众基础较好。这次他把郑大汉、曾宪帝、夏永嘉、周国栋等进步青年农民请到自己家里,向他们讲外地的革命形势,宣传岩桥寺成立农民协会的喜讯,激励他们站出来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他们在康序焕的指导下,分途串联,几天时间就组织二三百人,秘密成立了常德县天门岗农民协会。
1926年7月,北伐军占领长沙。7月25日,在中共湖南区委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支持下,以唐生智为首的湖南省政府成立。此时的唐生智表示愿意接受中共湖南区委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指导,表示支持工农运动。8月6日,中共湖南区委发表了《关于湖南政局的宣言》,要求革命政府维护民众的政治自由和经济利益,大力扶植工农商学团体的发展,号召人民群众在革命高潮中广泛地联合起来。同时,省政府制定了《农民协会章程》,发表了《湖南省政府对于农民运动的宣言》,明确规定,凡依照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及政纲组织的农民协会,一律保护提倡,否则不准成立。原有豪绅组织的旧农会一律取消。未组织农民协会的县,概由国民党省党部派员组建。此时的常德县,在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下,又在龙家港、乌龙港、曾家冲、夹街寺、姚河头、高峰堰、七里桥、甘露寺、陈家嘴、石板滩、灌溪等地秘密建起了十多个农民协会。8月,北伐军进驻常德县城,常德县的农民协会开始由秘密创建转向公开发展。9月,陈昌厚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归来。10月初,他主持成立了常德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并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康序焕任副主任,筹备委员会委员和选派的12名共产党员为筹建区农民协会的特派员,分别到全县12个区指导建立区、乡农民协会。
1927年2月16日,常德县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00多名,其中女代表20余名,历时3天。大会通过了《常德县农民协会宣言》,正式成立常德县农民协会。选举出陈昌厚等9人组成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昌厚,副委员长康序焕,组织部长熊绪希,宣传部长杨天镛,自卫部长吴承厚,青年部长明方平,妇女部长涂铭,另有两名委员是郭皋生、牟环亭。县农民协会机关设在县城隍庙。
县农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各级农民协会象雨后春笋般得到蓬勃发展。在很短时间内,全县12个区均建立了农民协会,有近300个乡建立了乡农民协会,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10万人以上,超过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区农民协会一般由5~7名委员组成,委员长多由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兼任,副委员长则由县农民协会组织部从该委员会中选定,委员由农民协会会员公举。当时,县城郊区农协委员会委员长开始由康序焕兼任,后由肖洪贵(辰溪人)接任,副委员长牟环亭;周士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夏永嘉,副委员长周国栋;四贤区农民协会委员长殷麦初,副委员长李镜湖;同德区农民协会委员长牟运阶,副委员长汪长生;渐安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周同生,副委员长谭青云;斗姆湖区农民协会委员长欧阳志远,副委员长任大南;鼎安区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性泉;成德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张承忍;兴隆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姚宇高;黄州区农民协会委员长聂豹;文甲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徐炳初。
 
二、组建农民武装
1926年12月,常德县成立农民纠察队,县设总队,吴承厚任总队长,按管团防总局的枪枝。区成立农民纠察大队,自卫队员30至40人。乡成立农民自卫队,自卫队员20至30人。1927年3月,根据省农民协会指示精神,各级农民纠察队改名为农民武装自卫队(也称梭镖队)。全县有自卫队员8000余人,以大刀、长矛为武器,监视和打击土豪劣绅,保卫民主政权。
农民武装建立起来后,县里的警备队、警察、差役,等不敢下乡敲诈。从前乡里人怕城里人,现在城里人怕乡里人。尤其是县政府的警察、警备队、差役等,他们怕下乡,下乡也不敢敲诈。他们看见农民的梭镖队就发抖。当时常德县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铁砧锤得叮当响,梭镖打得亮堂堂,土豪劣绅见了哭,农协会员心欢畅。”
 
第二节         打倒土豪劣绅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指出,农民中心任务是“根本铲除土豪劣绅的封建政权”,“使农民在乡村中建立民主的自治”。在军阀统治时期,常德县农村的行政区划为9镇3乡,镇以下为保。
1926年冬,常德县的农民协会已经公开化,合法化。暴风骤雨般的农村大革命在全县铺天盖地展开。农民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攻击形势迅猛,地主劣绅的威风扫地。全县很快就废除了镇(乡)、保政权机构,并将9镇3乡改为12个区,将保改为乡。区、乡农民协会成了区、乡唯一的权力机关。农会说得出,做得到,外界的人只能说农会好,不能说农会坏。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则完全被剥夺了发言权,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原来的镇(乡)长、保长等,多数被驱回原地,参加农业劳动,一部分有民愤的被农民协会抓起来问罪,也有个别的早就外逃。如周土镇镇长黄月秋,躲进县城几个月不敢露面。
农民协会完全取代乡村旧政权后,广大农民只相信自己的农会,县府的布告、政令抵不上农民协会委员长的一句话。农民把自己的命运同农民协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婆媳吵架的小事、夫妻之间的打闹、宗族之间的纠葛等等,一经农民协会负责人裁处,矛盾即可解决。
当时,不仅农村里的一切权力归农会,就是县里的政权,也要由县农民协会、县总工会等革命团体的代表与县长共同行使。各革命团体不同意办的事,县长不能点头。各革命团体要办的事,县长不想办也得点头。
1927年元月19日,国民党省党部颁布《湖南省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和《湖南省惩治贪官污吏暂行条例》。常德县根据这两个条例,于同年3月成立“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由县长左宗固、国民党常德县党部常务委员陈人金、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昌厚等人分别担任正副庭长,共产党员刘泽远担任审判长。特别法庭成立时,县里召开了大会,印发了文告,表明成立这一机构的宗旨和有关政策,并将《湖南省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翻印发至区、乡农会。“惩治条例”对“反抗革命或阻挠革命者”、“勾结逆军盗匪蹂躏地方者”、“苛索民财或假借名义敛财肥己者”、“侵蚀公款者”等九种人,分别作出了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罚金等惩处规定。
《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和《惩治贪官污吏暂行条例》成了全县人民讨伐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檄文,点燃了广大农民埋在心头的怒火,搅乱了地主、乡绅的酣梦。全县农村顿时沸腾,几千年受苦受难受压迫的农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打土豪、斗恶霸的口号声不绝于耳。从前反对农会的中小地主、富农,怕打入另册,也纷纷要求加入农会。
郊区农会首先发起了对土豪劣绅的攻击。他们在大西门外千佛寺斗争了蒯月秋、罗义臣、罗巽臣等豪绅,农民纷纷上台控诉他们的罪行。纠察队员押着他们游乡。最后把作恶多端的罗巽臣送县府监禁,听候处理。此举震憾全县城乡,全县迅速掀起打土豪、斗恶霸的高潮。
1927年3月,常德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昌厚调集黄洲区的农协纠察队员将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杨仲达捉到县城,执行公审。
杨仲达,黄洲区人,占有田地山林7000余亩,房屋210多间,家丁成队,使女成群,且私设牢房,残害农民。其祖父是清朝未年翰林,杨仲达继承祖业,成了县里头号恶霸,新任的县知事必须首先拜访他才敢启印视事。
在县城校场坪公审杨仲达的那天,杨仲达的家丁及其帮会歹徒二、三百人,趁机涌入会场捣乱,被杨仲达的管家买活的县警备队部分官兵,荷枪实弹地卡住会场的进出口,妄图法场劫人。在这紧要关头,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昌厚马上调动县农民武装直属中队和附近几个农民协会的自卫队,严密守卫在审判台周围。审判长刘泽远镇定自若地走上审判台,一口气公布了杨仲达的八大罪行,立即宣判死刑,几名自卫队员连忙将杨仲达拖到台下,就地执行了死刑。他们纠集的那帮亡命之徒以为会把他押到场外处决,堵在路上准备劫人,等了一会毫无动静,回转身挤到台前,见到他们的主子已身首异处,只得灰溜溜地离开了会场。这样的大土豪劣绅,处决一个,全县震动,对于肃清封建余孽,极为有效。
与此同时,全县各区农民协会依照《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的条款,开展了对土豪劣绅的清算,视其罪恶大小和对农民协会的态度,分别采取罚粮、罚款、戴高帽子游乡、监禁、没收家产等。对个别罪大恶极的劣绅,则进行大会批判斗争,处以死刑。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3~5月,全县土豪劣绅被判处死刑的18人,送县监禁的7人,被押着游乡和罚粮罚款的130多人,自动献粮献款赎罪的110余人,采取其他形式惩处的30多人。黄洲区的大土豪王霞禄、李成蹊颇有民愤,当听到杨仲达被判死刑后,吓得魂不附体,主动到农会低头认罪,表示拥护农会的政策,愿意接受农会的裁处,并向农民协会献上梭镖、大刀各500把。农民协会对他们给予各罚谷80担的宽大处理。四贤区的不法劣绅陈堂甫对抗农民协会,农运特派员廖顺之立即召开有1700多人参加的斗争大会,判处其死刑,没收其家产。斗姆区农民协会在德山书院召开会员大会,镇压了罪恶累累的二里岗土匪寨主袁九二,惩处了欺压老百姓、破坏农民协会的不法豪绅向老三。周土区农会把横行乡里的杨志国戴上芦席枷,挂上黑牌游街示众。勒令土豪刘庭桢交出用于剥削农民的大秤、小斗等衡器,并当众销毁。土豪劣绅把持乡政时,强加给农民的苛捐,也因农民运动兴起或取消,或减轻。诸如此类,全县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第三节 开展经济斗争
 
一、减租退押 取消附加剥削
1927年春,全县各级农民协会取代旧镇(乡)、保政权后,在农村普遍开展减租、减息、退押等运动。减租退押,是限制封建剥削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民协会为限制地主豪绅的剥削,解除农民的苦难,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二五”减租,即在原租额的基础上减少25%。成德区是一些大土豪劣绅驱使农民修筑的新垸,田地低洼,常遭渍淹,但租谷奇重,每斗田须交租谷一担四斗,占正常年景收获的五成,如遇水旱虫灾,农民所剩无几。县农民协会决定首先在成德区实行“二五”减租,每斗田的租谷限定在一百斤左右,并张贴布告,不准地主高抬租额,也不准借故夺佃,违者严惩。接着,全县大多数区乡农民协会也相继宣布减租。后因政局变化,二五减租没有普遍施行。
过去,地主出租田地,借口“防止刁民抗租”,从佃户手里勒索一笔押金,作为提前交纳一年的租谷。每斗田交押金少则二、三块银元,多则五、六块银元。有些佃户因此债台高筑,倾家荡产。在经济斗争中,农民协会限令地主退还全部押金,地主豪绅中除逃跑者外,大都将押金退还给农民。地主豪绅剥削农民的名目繁多,除了租谷、押金、高利贷之外,还要佃户承担各种附加剥削,并把收取附加剥削形成多年来进行压迫农民的一种陈规。规定佃户按每石租谷向地主献工1个,名曰“甩工”。如果献工不足,也得按工价交付现金。地主家的婚、丧事情,佃户至少要按“斗田一串钱”去送礼,否则,地主必定会借故夺佃。农民运动兴起后,这些剥削农民的陈规陋习也随之被取消。
 
二、平粜禁运粮食
民以食为天。每逢粮食欠收和青黄不接,土豪劣绅、买办奸商乘机垄断粮食,哄抬粮价,每担谷价提高一至两倍,或运粮外出,高价出售,牟取暴利。1927年春,中共常德地委根据上级指示,发动农民协会对全县的粮食平粜、禁止外运;规定每石谷价为4块银洋。告示一出,土豪劣绅和不法商人囤积的粮食不卖,制造粮荒,妄图高价出售或乘机外运。区乡农民协会出动武装自卫队查封他们囤积粮食的仓库,限令平价出售,对顽抗者交特别法庭惩处。
四贤区的大土豪陈道武,囤积粮食数百石,迟迟不愿出售,区农民协会将他捉拿交县特别法庭定罪;将其囤积的粮食作逆产没收,分给穷人度荒。消息传开,其他囤粮者恐慌起来,陆续将粮食运到市场平价销售。这时,有些不法商人又乘机套购,企图运粮出境。各地农协组织,根据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安排,立即开展阻禁粮食外运的斗争。德山港口的豪商康善保,本来囤粮不少,又套购粮食,暗地同湖北夏斗寅部的不法官兵勾结。不法军官以部队采购军粮为名,开来两艘轮船和10多艘大帆船,停泊在德山孤峰岭下,船上有身佩短枪的军人护卫,不找县府接洽,专为康善保运粮。他们在草坪等地设立所谓“军粮采购点”,串通土豪劣绅运粮出境。在县城的商绅蒋万兴、李亨泰等,这时也伪装开明,声称“多卖粮食支援北伐”,要运粮外出。党组织和县农协识破了他们的阴谋诡计,发动兴隆区和斗姆区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对串通一气的豪绅实行封仓,将康保善和船老板套购的粮食全部扣留,同押船的军人交涉,强调补上省府作抵军粮的证明后才能运走扣留的粮食。康善保见阴谋败露,只得老实认罪,恳求农民协会宽恕,愿以平价销售这些粮食。
农民协会把地主富农的谷米阻止出境,并禁止高抬谷价和囤积居奇,结果,农民的目的完全达到,谷价大减。
 
三、清查逆产浮财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没收逆产问题决议案》。其划定的逆产包括族产、庙产、地方积产、各种会产,以及霸占农民的私有财产等。1927年3月,常德县各级农民协会成立了清查逆产仲裁委员会,清算土豪劣绅经手的地方公款。土豪劣绅经手地方公款,多半从中侵蚀,帐目不清。农民清算时查清了许多事实,使得这些土豪劣绅无法逃脱。各地清算委员会,认真向土豪劣绅算帐,清查土豪劣绅的逆产浮财,视其富裕程度,态度好坏,裁定征缴钱粮的数字,或是否戴上纸扎的高帽子、敲打铜锣游乡。土豪劣绅看到这样的委员会就打颤。黄洲区农民协会发动农民清查了大恶霸杨仲达的全部逆产,将其钱、粮、衣物等浮财全部没收,作为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同时,没收其80%的土地和房屋,分给当地穷人。
周士区农民协会决定:凡是拥有400亩田地的土豪劣绅,征收其总数的20% ,按田价(当时每斗田最低价为3担谷)交款,此款称之为“没收代金”。该区有4个大豪绅,大土豪胡永志占田千亩,令其交出没收代金2800多块银元;沈百川占田800亩,令其交没收代金2400块银元。另有刘廷桢和夏介元两名大土豪,都按规定缴纳了没收代金。农会将征得的粮、钱分给穷苦农民及孤寡老人,只留少许充作革命活动经费。
农民协会还发动群众,评出家产在5000元以上的富户,征其10%的金额,如数将这些钱转送北伐前线,支援北伐战争。
第四节废除封建宗法思想
在封建社会,地主豪绅依靠政权、神权、族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来束缚广大人民。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套在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脖子上的精神枷锁。农民协会在领导农民砸乱地主的政权,取得经济斗争胜利之后,随即发起了解放精神枷锁的运动。
1927年初,常德县农民协会根据中共常德地委安排和全省工农代表大会的决议,派县农民协会妇女部长涂铭,首先到常德城郊发动男女青年会员,组成浩浩荡荡的宣传队伍,高呼口号,张贴标语,搭台演讲,拉开了向神权、族权、夫权发起猛烈进攻的序幕。各区乡农民协会积极响应,全县迅速形成大破神权、族权、夫权的声势。广大农协会员充分揭露反动统治者利用神权麻痹农民,粉饰自己,使其剥削、压榨伎俩合法化的伎俩,劝说农民破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迷信,阐明家里缺吃少穿不是上天安排、神灵主宰、命运注定,而是地主豪绅剥削压迫造成的。揭露他们利用族权维护封建宗法礼教,打着“不做祖宗败类”的幌子,强制人们恪守族规。揭露封建统治者利用“夫权至上”、“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强迫妇女严守“三从四德”和限制妇女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号召妇女冲破束缚自己的罗网,为自身解放而斗争。
在广泛宣传的同时,各区乡不少农会积极分子冲进寺庙,毁坏神像,没收庙产,把寺庙划为农会活动的场所。动员尼姑、和尚回家生产,限制巫师、巫婆的迷信活动,违者罚款。他们动员农民打破宗族观念,集合在农会的旗帜之下,废除族规,清理族产,严惩那些假公肥私的贪婪之徒,将各姓祠堂收为公房,或设立农民协会机关,或开办农民夜校。有的地方还焚烧了族谱,把为非作歹的族长抓去问罪。特别是深受重重压迫的农村妇女,冲出闺门,纷纷要求加入农会,并学着城里的妇女,成立了“女界联合会”。她们向社会发出呼吁:“反对男尊女卑,反对婆婆虐待媳妇,反对丈夫打骂妻子,反对社会歧视妇女,坚决实行男女平等”。各级女界联合会发动妇女积极分子,开展剪发放足运动。青年妇女们带头剪掉长辫子,烧掉缠脚布,反对包办婚姻。农协组织支持妇女的行动,强制地主豪绅退掉丫环使女,支持童养媳的父母接回自己的女儿。有的地方还组织妇女批判残酷虐待媳妇的恶婆婆,惩办豪劣家迫害丫环使女的太太小姐。夹街寺豪绅罗坤山之女,平时毒打丫环,农民协会将她抓起来令其, 打锣游乡。豪绅罗巽臣的老婆,是出名的虐待媳妇的“母老虎”,大媳妇结婚3年未生小孩,被她打得遍体鳞伤。区妇女联合会把她押上斗争台批斗,罚她戴“高帽子”游乡,在她背上还贴了“恶婆婆”3个大字。
农民协会还着力铲除恶习,改变社会风气,斗姆区农协会对农协会员提出了“八不准”,即“不准打牌赌博,不准吸鸦片烟,不准调戏妇女,不准偷抢财物,不准坐轿抬轿,不准整酒送礼,不准打骂媳妇,不准裹足蓄长辫”。当时的常德县农村,通过这场斗争,“可以说族权动摇、神权动摇、夫权动摇。”总而言之,所有一切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都随着农民的觉醒而动摇。
 
 
第十章 大革命失败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未能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5月21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的“马日事变”。5月24日,驻常德的湖南省防军独立旅旅长熊震,在常德发动反革命的“敬日事变”,6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抛入血泊之中,方兴未艾的大革命被镇压下去了。
 
第一节 应变行动
 
一、组建军队流产
在国民党新老右派变本加厉面前,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共产党如果同国民党新右派进行斗争,必将导致国共关系破裂,因而主张妥协退让。中共中央妥协退让的结果,使得国民党右派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占了优势。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所谓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党人,迫使共产党人退出国民革命第一军。5月15日,蒋介石又提出《整理党务决议案》,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的共产党人都辞去了职务,使蒋介石成为掌握最高权利的人物。
革命形势虽然在迅速发展,中共常德地委已经觉察到这里面潜伏着严重的危机。1926年上半年,廖如愿、蒋兆骧、许和钧等地委成员,都感到陈独秀放弃军事权力有些不妥,就请示上级设法组建正规军队,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
1926年秋,中共常德地委想利用蒋兆骧与慈利管随敬的同学关系,以管随敬的武装为基础组军。便派蒋兆骧先与常德驻军师长贺耀祖联系,搞个合法的名称。蒋说叫常澧清乡司令部,贺不同意,只同意叫慈利清乡司令部,司令部设在“衡永郴会馆”内。当管随敬从慈利调些枪支到常德时,贺耀祖突然变卦,搜查了司令部,搜出几枝旧枪,这次组军即告失败。
1927年春,中共常德地委派袜业工会党支部书记胡梅初,做常德青红帮头子蔡良臣等的工作,想弄些枪支组军,但未能成功。
1927年3月,许和钧代廖如愿参加中共湖南区委扩大会议后,向地委传达抓紧组军的指示精神。5月初,廖如愿参加中央“五大”回来,说湖南省委决定长沙、常德、衡阳各组建一个军。常德的一个军由中共常德地委组建,廖如愿任军长。地委研究决定,在工人纠察队和农民武装自卫队的基础上组军;先训练组军干部,由许和钧在烈士祠办湘西工农干部训练班,计划每期训练100人,轮流培训各县工农干部。第一期招了80人,因为烈士祠的房子正在扩建,受训人员暂住在大高山巷湘西民报馆内。未开学上课,“敬日事变”发生,这次组军又未成功。
 
二、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常德县境内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国民党右派磨刀霍霍、蠢蠢欲动。在中共常德地委统一安排下,由总工会、共青团、妇协、农协等革命团体,联合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宣讲团。共产党员胡佐武、朱家瑛为总领队,分70多个小队下乡宣传,公布蒋介石叛变革命的十大罪状,驳斥反动分子散布的种种谣言。朱家瑛直接带领的妇女骨干,分20几个行动小组,到边远山区开展宣传。直到县城发生反革命“敬日事变”时,他们还在常德县的农村进行宣传活动。逃出城的刘泽远、陈昌厚等地委委员,才将他们迅速转移。
 
第二节 “敬日事变”
 
 
一、政变前兆
1927年2月,唐生智部三十五军军长何键,令其第一师取代第八军教导师移驻常德。师长叶琪同何键一样反动,故意制造事端,破坏常德的工农革命运动。4月初的一天,叶师的不法官兵,在常德县的灌溪、岗市一带勒索财物、奸污妇女,农民协会忍无可忍,与之发生械斗,打死打伤不法官兵数人。师长叶琪借题发挥,硬说是“农匪惨杀革命军人”,指令部属以武力找农会算帐,非要县农会负责人偿命不可,一时闹得城乡人心惶惶。后由国民党省党部出面,由省城各界组成有20多人参加的调解团,来常德调查调解20余日,中共党德地委为缓和矛盾免除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昌厚职务,才平息这场风波。
1927年5月18日,第三十五军副军长叶琪,在长沙策划“马日事变”的同时,密令省防军驻常德独立旅熊震旅部,“与长沙采取一致行动”。5月20日,熊震纵使常德西郊不法劣绅刘采青等纠集一伙流氓打手和帮会歹徒,密谋策划,设下杀害近郊区党支部书记、区农民协会委员长肖洪贵的毒计。反动派假借落路口乡农会请肖洪贵去一元寺参加乡农民协会委员会会议的名义,用人力车将肖拉到城外沅江西堤。预先埋伏在堤两边的打手一起窜出,将肖洪贵按倒在地。肖来不及掏枪还击,就被歹徒用大刀砍断双臂、剁断双腿。随后,这帮穷凶极恶的歹徒又残忍地割掉他的舌头和耳朵,剜去他的双眼。肖洪贵就这样被反动派凌迟而死。这也是国民党右派在常德发出的反革命政变的信号。
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后,常德至长沙的邮电中断,轮船停航,信息不通。三天后,常德就发生了反革命叛乱的“敬日事变”。
 
二、“五·二四”反革命大屠杀
1927年5月24日,穷凶极恶的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向常德的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上午8时许,熊震叛军突然下令紧关城门,汇同县长公署的警备队和警察局的稽查队,倾巢出动,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布满岗哨,分兵向常德各革命机关发动突然袭击。叛军分兵包围了总工会、县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商民协会、学生联合会、国民党常德县、市党部、省立二初中、工农干部训练所等所有的革命机关、团体和学校,实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上午9时,枪声大作,喊声四起,全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因24日的电报韵目代电为“敬”,故常德的反革命政变史称“敬日事变”。
当叛军包围县总工会时,工人纠察队总队长胡业本带领40多名英勇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员奋起抵抗。他们举起手中的钢枪、梭标和大刀,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敌人用机枪扫射,胡业本和大部分工人纠察队员倒在血泊之中。总工会委员长颜南山在敌人围攻时,越墙逃走,躲在广济宫后面的刘姓人家,逃过一劫。其父严顺祥(46岁,人力车工会支部书记)被敌人当场刺死。总工会教育部长滕代胜,在抗敌中身负重伤,落入敌手。敌兵冲入室内,把家具什物捣毁,将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
叛军围攻县农民协会机关时,自卫队长吴承厚和宣传部长杨天镛率领50多名武装自卫队员英勇还击,弹药用尽,大部分自卫队员在同敌人拼死搏斗中壮烈牺牲。吴承厚和几名活着的队员爬上屋顶,用砖头和瓦片同百余名军警奋战一个多小时,因身负重伤,最后坠落身亡。
警察局长朱兴曙带领的几十名警察,包围省立第二初级中学,在校门前架起机枪,冲进校内搜查,先将校长、共产党员胡佐武、教务主任陈观祥、训育主任张仲芬等3人捆绑起来,押往警察局。同时把学生集合在操场上,朱兴曙对学生严厉斥责:“我们铲共,拥护国民党,你们赞成的就举手。”一些进步学生对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早已恨之入骨,对反动派的提问置之不理。凶残的敌人将这些不举手的10多个学生押到后操坪,用机枪扫射,鲜血从学生身上流出,染红了大片操坪。深夜,反动军警又冲进学校抓人,教师们闻声起床,由一个工友带路,从厕所后门逃出,绻曲在一个没有路灯的僻静的小巷里,生怕吭出一点儿声音。敌人四处搜查,未抓到教师,便抓了几个学生,将其押到小西门校场坪杀害。
这天,全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凶恶的军警,他们最怀疑穿中山服的和戴证章的人。老鸦池街口正大洋油行的一个姓蒋的少老板,早晨穿上一套中山服出门闲游,被哨兵发现,一枪打死在他家的油行门面前。南门外大河街开烟铺的鲁荣甫,这天准备回家,见街上哨兵林立,检查行人,有一个人身上搜出一个证章,军警就叫那人跪下,对着那人的背后就是一枪。鲁荣甫急忙甩掉自己的证章,才免一死。由于这些穷凶极恶的叛军乱打乱杀,全城到处是横七竖八死难者的尸体。死者的亲属不敢前去收尸,不敢哭泣,眼望着亲人尸体腐臭而毫无办法,真是惨绝人寰。
在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中,许多共产党员表现出了威武不屈的崇高的革命气节。县总工会教育部长滕代胜被捕后,伪警察局长朱兴曙对他严刑审问,打得他血肉模糊。他怒目而视,不回答半句话,乘敌人不防,猛扑案桌,抓起砚台朝朱打去。朱气极败坏地命令手下,对他施以酷刑,他仍不吭声,敌人无可奈何,把他抬到太平巷杀害。省第二初级中学胡佐武,是国民党常德市党部内共产党支部书记,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敌人将他拖到东门外沙河街斩首,因气管未断,在万分痛苦之中双手抠地尺多深,最后怒目而死。县商民协会委员长、共产党员贺凤章,被敌人抓到后,受尽酷刑,他坚贞不屈,被敌人押到下南门城门口砍头示众。袜业工会委员长王光熙、烟业工会委员长鄢亿成被敌人杀害于县城。
反动派在城内大屠杀后,又疯狂扑向农村乡镇。国民党右派头子唐大钧、彭泽源等,纠集土豪劣绅、流氓地痞,协同反动军警,指认捕杀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并在常德县的前河和后河设立“清党办事处”,派出一支支武装清乡队,带起名单,四处捕杀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声言要把共产党斩草除根。河洑附近的鸭子坳一次就有9人被杀害。河洑镇药店店员、中共党员、常德县总工会店员总会委员芦先镇,被抓到县衙审问,国民党的军警把洋油桶用炭火烧得通红,对他连续几次施用酷刑,最后惨遭杀害。周士区工农联合委员会委员长周国栋,被劣绅黄禄生等几十名匪徒围捕,乱枪刺伤后,丢在樊溪桥下淹死。
 
第三节 党组织遭破坏
 
“敬日事变”后,常德县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反动军警在县城街道和乡镇码头布岗设卡,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行人不敢上街,商店不敢开门,居民躲在黑暗的屋子里,凭着窗棂向街上凝望,常德这个湘西第一大码头被死神笼罩得象墓地一般寂静。中共常德地委机关和革命团体机关遭受严重破坏。党的负责人和革命团体的负责人在敌人大屠杀的猛烈冲击下,阴阳两隔,天各一方。地委书记廖如愿脱离虎口后,转移到安化县老家进行党的地下活动,7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在安化建立中共益阳特别委员会,任书记。民运部长许和钧,是中共常德地委的公开代表,难以在本地立足,他从烈士祠湘西工农干部训练所翻墙逃脱后,先避走上海、杭州,后侨居新加坡数年。地委工运部长兼总工会委员长颜南山,辗转逃回安源,1928年7月叛变革命, 1930年 7月被安源苏维埃政府主席袁德喜处决。地委农运部长兼县农协委员长张俊,在事变当天,死于敌人枪下。地委组织部长张盛荣隐蔽在城内三板桥烟花之地的一间破房屋内,军警素知共产党员不去这些地方,一直未严密搜查,才躲过一劫。地委委员陈昌厚和特别法庭审判长刘泽远机智脱险,转入西郊农村。至此,中共常德地委已不复存在,县城各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支部也全遭破坏。
这次反革命政变,全县死伤革命民众600余人。县总工会的9名执行委员,有6人被杀害。县农民协会9名执行委员,有4人被杀害。12个区农民协会的正副委员长,有11人被杀害,其他农协执行委员及农民被杀200多人,还有无数难以准确统计的进步学生被杀。380名共产党员,近半数在事变中牺牲。党的组织和其他革命团体悉数遭到严重的打击和摧残,几乎全被瓦解,失去党组织领导和农协保护的广大农民受尽军警和地主豪绅的蹂躏。常德城乡一遍白色恐怖,常德县的工农革命运动由高潮进入低潮,由公开转入隐蔽。
 
第四节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常德县同全国各地一样,由于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这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大的方面说,一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比革命阵营的力量要强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二是窃取了国民党统治权的蒋介石及其集团作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可能甘心让广大工人、农民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三是共产党内推行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对国民党处处绥协让步,片面地看重于民众运动,忽视正规军队的建设。
   就常德县而言,还有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的教训值得总结。在政权建设上对国民党采取让步。尽管农民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农村封建势力,但是县级政权仍然掌握在国民党手里。1926年12月,常德县县长更换,而新任的县长左宗固,既非民选,又非共产党成员,仍是国民党所控制的省政府所派。而县政府的其它官员,原封未动,无疑与共产党貌合神离。更有甚者,县警察局长朱兴曙,对工、农群众革命运动素怀敌意,与共产党格格不入,却没有撤换。县府的警备队和县警察局的稽查队等武装,仍是原班人马,仍由朱兴曙所控制。农村大革命高潮到来,各级农民协会按照《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发起对土豪劣绅的冲击的时候,国民党右派分子提出种种责难,说什么“农民运动过火”、“农民运动将会破坏北伐”等,中共常德地委某些领导人在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下,对此采取让步,因而打击土豪劣绅心软手软。很多罪大恶极的豪绅,没有受到应得的惩处;那些伪装拥护农民运动的豪绅,却成了开明人士;有些逃到外地者,未被追缉,任其逍遥法外。因而,农村的封建政治基础未被彻底摧毁,一但反革命事变发生,他们比过去更凶恶十倍,把农民置之死地而后快,成为扼杀农民运动的主要的刽子手。
在经济斗争中,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仅减少一点利租,退还不合理的押金,却仍然是地主豪绅的佃户,而不是土地的主人。全县没有一个地方把地主豪绅侵占的土地还给农民,农民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近一年,房屋没有,生活没有改善,仍是贫困中度日。因而部分农民对当时革命不是全力以赴,甚至丧失信心。反革命事变发生以后,许多农民避开斗争,脱离农协组织。
常德党组织由于受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对国民党军队信赖无疑,而忽视组建自已的军队,当时除30多名工人武装纠察队员和40多名农民武装自卫队员外,再没有什么可靠的和由共产党指挥的武装力量,至于区、乡农民协会所掌握的农民自卫队,既未训练,也无枪弹,凭手中的长矛大刀监视土豪劣绅,维护地方治安,根本无法同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敌阵。当蒋介石在上海举起屠刀,汪精卫在武汉蠢蠢欲动的时候,中共常德地委才有所警觉。地委书记廖如愿,列席参加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返回常德后,匆忙决定筹建一个军的兵力,这种“临渴掘井”的作法,必然是无济于事了。时隔不久,长沙发生了反革命“马日事变”,常德的政治形势急转直下,筹军已是来不及了,又无其它切实可行的应变措施,于是就慌了手脚。5月24日,国民党反动军警的屠刀向革命人民砍来,党的负责人除了逃跑,并无他策。工农革命群众虽有满腔热血,但手无寸铁,又无严密组织,怎能抗击荷枪实弹的强大敌人呢?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即告失败,从失败中得到了血的教训。
 
 
第 三 编
中共常德县地方组织领导的反”清乡”斗争
(1927年8月~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在白色恐怖中恢复党的组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遍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这个政权对外实行反苏、亲帝的政策,对内竭力维护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残酷地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但是,常德县的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被敌人的屠刀所吓倒,他们置生死于不顾,在敌人眼皮底下,收编幸存者,恢复党组织,在战斗中扩大党的队伍。
 
第一节 白色恐怖笼罩全县
 
反革命“敬日事变”后,常德的国民党反动派奉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走一人”的法西斯政策,成立了“常德县党部改组委员会”,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分子。
1927年6月19日,国民党三十六军副军长周斓代理湖南省政府主席,宣布“清党”与“清乡”并进,调遣13路军队到各地清剿共产党,限令10日内肃清具报。常德县除国民党县党部改组委员会专事清党与清乡外,还在前河(沅水之南)、后河(沅水之北)设立“清党办事处”,扶持地主豪绅势力,恢复团防大队等反动武装,参与反革命清党、清乡,妄图将共产党斩尽杀绝。
国民党大举“清乡”的同时,农村的地主豪绅卷土重来,乘机向农民协会反攻倒算,视农协会员为“暴徒”、“赤匪”加以镇压。对农会干部百般蹂躏,把他们打得遍体鳞伤,甚至有的被活活整死,有的被打成了残废。地主恶霸逼着农民加倍交租、交息、交押金。同德乡(今大龙站一带)豪绅堵正昌,带起打手,向农民加倍索要春季所借的300担租谷,且不退借条。好些农民被逼得倾家荡产。羌口的几个豪绅,勒令看过斗争他的农民交纳一块银元的罚金,参加斗争过他的农民交纳双倍罚金,许多农民被逼走他乡。
1927年12月,敌人还在常德城内疯狂搜捕,设在泮池街四号的共青团特委机关被破坏,书记李芙(化名施随仁)、共产党员陈敏等惨遭杀害。在育德女校,一个国民党军官带领便衣来校指认,逮捕了正在上课的共产党员刘璞、陈兆森和不满15岁的女学生左协元。接着,敌国民党军警在东门外一家刻字店又逮捕共产党员马厚成、周凤鸣和共青团员曾淑贞3位女青年,连同育德女校被捕的3人共6人,将她们送进常德监狱,年仅14岁的女学生曾淑贞因参加过儿童团,敌人也不放过她。同时被捕的还有共产党员高寄生。常德县县长夫人在这些女子被关押时,还假惺惺地探望她们,要陈兆森等女青年给她织毛衣,说可以保她们出狱。毛衣织好后,常德县县长杨正华会同国民党常德县党部书记唐大钧、彭泽源对她们开始严刑审讯,她们坚贞不屈,一字不说。1928年1月6日,敌人在常德校场坪枪决了6位女子和男共产党员高寄生。所幸的是,就在这6位女子绑赴刑场时,匆匆赶来的左协元的父亲朝一位枪兵口袋里塞了300块大洋,求他说:“老总,那个胖胖的女孩子,请你枪下留情”。枪兵的子弹从左协元的颈部表皮擦过,只出了点血。左协元父亲即以收尸为名把她送到广德医院治疗,对外说人已死,因而左协元得以活命。
与此同时,国民党新军阀又在常德混战。1928年2月,唐生智的35军,何键、叶琪的18军,被桂系军白崇禧和程潜的“西征军”追击,遂设防常德。西征军陈嘉佑围城一月有余,队伍往来于常德,枪声炮火不绝于耳,中冷弹死者数十人。附近农民过年的鱼肉及其它食品什物被抢劫一空。城东一带商店全遭抢劫,其它各处商店也被迫歇业。这些新军阀抓丁拉夫,强派粮款,加捐加税,弄得工厂倒闭,商店歇业,农田荒芜,人心惶惶。
 
第二节 建立中共常德县委
 
常德的共产党员没有被敌人的屠刀降服,原中共常德地委组织部长张盛荣虎口脱险后,便化装成一个衣衫褴褛的穷市民,背着一条破麻袋,用拾破烂来麻痹敌人,活动在常德城乡,寻找虎口余生的革命同志。当他得知中共常德地委书记廖如愿被迫离开常德后,又主动承担起恢复党组织的重任。经过一个多月的秘密寻找,他先后与原地下党的骨干陈昌厚、蒋才桢、陈敏(女)、李芙、康序焕、王千祥等人接上联系。然后又发动这些同志分头进行串联活动。原共青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共产党员李芙以阉猪、阉鸡为掩护,活动在常德县沅水以南农村,秘密收编同志。这时,沅江上游自裴家码头,下游至苏家渡,数十里的大小码头,均被国民党军警严密封锁,过河的行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盘问,甚至搜身。李芙要与城里的同志取得联系,有时绕道数十里;有时手捧《圣经》,胸佩十字架,装扮成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有时还扮成卖货郎,挑着货郎担,边走边吆喝出几十种商品。坚定的共产党员就这样往来于城乡,寻找革命的同志。到1927年8月初,全县重新登记的共产党员达80多人。
8月中旬,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传到常德,张盛荣等人将收编的同志秘密集中在县城北门外正阳宫开会,正式成立中共常德县委。会议选举张盛荣为书记,委员有李芙(兼团委书记)、蒋才桢、孙家信,县委联络地点设在城内青阳阁东壁斋芝兰室,该店工人刘铭夫妇和肖传义为联络员。中共常德县委建立后,陈昌厚、刘泽远、康序焕等党员骨干分头下到农村,深入串联发动,按地域和党员分布情况重新组建党支部,改选党支部负责人。8月下旬,全县建立了5个党支部,即岩桥寺党支部,书记牟廷焕;楚材党支部,书记代修文;丹洲党支部,书记刘会友;周士党支部,书记夏永嘉;渐安党支部,书记廖顺之。9月,建立了崇河党支部,书记丁瑚;英湖党支部,书记胡子敬;同德党支部,书记牟运阶。
1927年11月,湖南省委决定“改组常德县委,建立湘西特委”,并兼常德县委。11月上旬,省委派彭公达在河洑山太和观主持召开30余名党员骨干会议,宣布省委的决定,特委由彭公达、蔡以忱、刘泽远、陈昌厚、张盛荣、李芙、舒玉林7人组成,彭任书记。机关设西郊农村红坡寺下的翟光祥家。常德城内设有6处联络站,在常德县后河七姑山设一处联络站。原县委书记张盛荣负责工运工作。
1928年6月7日,湘西特委在红坡寺秘密召开代表会议,决定改组中共湘西特委,另立中共常德县委,隶属中共湘西特委领导。县委书记由巡视员罗代周担任,委员有唐伯厚、魏永泉。县委机关设在红坡寺,地下党员周道新在寺旁开设喜新茶社,以此为掩护,担负地下党的联络工作。这时,中共常德县委和湘西特委在县境吸收了一批坚定的农运骨干入党入团,壮大了革命队伍。据1928年6月《湘西特委工作报告》记载,常德县内的党员“县委6人,近郊330人,西乡渐安60人,后乡同德15人、四贤12人,周士镇36人,渡口32人,文甲80人,斗姆80人,黄州50人,兴隆9人,城内130人,共840人。”
 
第三节 另立中共常德市委
 
1927年8月,中共常德县委建立后,在领导全县人民进行反清乡斗争中,全县城乡党的组织得到很快发展。到1928年5月,全县党员达840多人。为了便于党在城市开展工作,中共湘西特委决定在常德县的县城另外组建中共常德市委。指定湘西特委负责工运的常委罗钧为市委书记,湘西特委书记舒玉林、常委蔡以忱为市委委员。
这时,中共常德市委直辖16个党支部,党员330人。
码头工人支部,书记文恒益,党员20余人。
普兴织布厂支部,书记顾懋玉,党员5人。
缝纫工人支部,书记罗运生,党员20余人。
烟纸业支部,书记鄢亿成。
理发工人支部,书记肖四壁。
五九工厂支部,书记陈善。
袜业支部,书记凤碧山。
此外还有人力车支部、厨饪支部和郊区7个党支部,以及邮政、电话、电灯、染织、轮渡、店员等行业即将成立支部。
 
 
第十二章 开展武装斗争
 
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常德的共产党员和已觉悟的革命群众没有灰心丧气。他们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遗体,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者怀着对国民党反动派野蛮屠杀的满腔愤恨和复仇的渴望,在黑暗中高举革命的旗帜恢复党的组织和革命团体,组织武装暴动,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的“清乡”屠杀政策。特别是1927年8月党组织秘密恢复后,常德县幸存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中共常德县委和中共湘西特委的领导下,更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及打击土豪劣绅的武装斗争。从1927年7月到1928年8月,常德县从南到北革命烈火熊熊燃烧,起义、暴动的烽火燃遍全县。
 
第一节 反击国民党的屠杀
 
一、周士区农民武装暴动
1927年7月初,县农协副委员长康序焕,秘密回到周士区(今周家店),得知区农协副委员长周国栋被劣绅黄禄生纠集的歹徒杀害,义愤填膺。当晚找到几名共产党员,组成“党员临时办事处”,召开农民协会骨干会议,决定恢复农协组织,并成立农民武装暴动总队。由康南山任暴动总队长,曾宪章任副总队长。周士镇的工会、商会及附近的各个乡农民协会均挑选四、五十名青壮年农民,分别成立暴动分队。会后,大家连夜分头串联发动,他们探知杀害周国栋的主谋黄禄生,慑于农民的报复,躲在粟山胡家的姐姐家里。在一天的早晨,暴动队神速出动,将粟山胡家这个村庄包围搜查。黄禄生为了逃命,立即钻进附近稻田,被暴动队员发觉后被抓获,押回周士镇。这天下午1时许,区农民协会通知各路农协会员千余名,手持梭镖大刀,齐集于周士镇永兴宫坪前,举行恢复区、乡农民协会的誓师大会,公审黄禄生并宣布处以极刑。黄禄生的父亲还想挽救儿子的性命,托几名绅士说情,只求免他儿子一死,愿拿500块光洋为周国栋治丧。康序焕等当面严词拒绝,指出“血债一定要用血来还”,当即指令暴动队员将黄禄生押到樊溪桥处死。紧接着,暴动队伍涌进区公所,捣毁了里面的所有设施。卷土重来的镇长兼团防大队长黄月秋,听说黄禄生被农民处死,慌忙带起几个团丁向石公桥方向逃窜。那些中、小地主见到黄禄生的下场,吓得三魂少了二魄,主动将反攻倒算得来的粮食、衣物等退还给农民,以求保住自己的性命。
周士镇的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常德县反清乡斗争的第一枪,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二、渐安区农民武装暴动
1927年8月初,原中共常德地委委员、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昌厚和原四贤区党支部书记廖顺之及谭青之等人,潜入渐安区(今石板滩),经过事先秘密串联和周密发动,恢复了渐安区农民协会。在石板滩的一个山坳里召开了千人以上的渐安区农民协会复兴大会。号召会员团结一心,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从斗争中求生存,并派员将不法豪劣李白儿抓到会场,当场处以死刑。这些正义行动大大地鼓舞了农协会员的斗志。当晚,陈昌厚选派几名精壮的农会积极分子,悄悄地摸到渐安区区公所(即刘家祠堂)后院,烧毁了这个反动巢穴,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惊恐。此后,陈、廖、谭等人组建了一支农民自卫队,惩豪绅,打团防,活跃在常德、桃源交界的黄叶岗一带山区,使国民党的清乡队不敢轻易在这一带活动。
 
第二节 组织秋收起义
 
一、文甲区农民武装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9日,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鼓舞了共产党人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信心。虽然国民党反动派“清乡”的气焰十分嚣张,但共产党人仍高举革命的大旗,投入到武装反抗国民党大屠杀的斗争中去。
9月初,原文甲区地下党支部——楚材支部书记代修文(后被捕牺牲),原区农协委员长徐炳初(后被捕牺牲)和区农协宣传委员兼二十二乡农民协会委员长潘人安(潘振武),秘密联络隐蔽在山中的地下党员和农会骨干,筹划武装起义,他们分头串联了坚定分子三四百人,组成“农民起义军”,代修文任起义军总司令,徐炳初任副总司令,潘人安曾当过兵,任武装总指挥,各个分队队长,由原农会骨干担任。组织建立后,加紧训练和准备军械,待机行动。
9月10日,是中秋佳节,估计落伽寺区公所驻扎的反动团防,将有很多团丁回家过节。清晨,代修文等率领万寿山、古城山、枫梓洞、落伽寺等乡的农会会员近400人,举行起义。起义人员手持梭镖或大刀,象离弦的箭向落伽寺冲去。徐炳初身佩自己经常打猎的鸟枪冲在前面,潘人安肩扛一支老式步枪指挥队伍前进,代修文在后面督阵。起义队伍很快就把落伽寺围得水泄不通。队伍在登山攻打途中,反动团防大队长张仕元闻声跑出,见成百的农民向潮水般的涌来,便大声吼叫,妄图吓退起义的农民。有个队员立即告知徐炳初:“他就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张仕元”。徐炳初眼明手快,朝张仕元一枪,不偏不倚地打中了他的胸膛,张仕元顿时瘫在地上。几个团丁见势不妙,没命地从后门逃走。起义军冲进落伽寺后发现张仕元的姘妇跪在房里叩头求饶,又从另一房间的床下,拖出浑身发抖的印花局局长张国政,起义人员将他严严实实地捆绑起来。
起义军火速离开落伽寺,转战不法豪劣。首先冲进土豪劣绅杨子君的大院,杨子君已闻风逃跑。起义军首领将搜得的银钱衣物、粮食器皿,分给附近穷人,嘱其家属转告杨子君改恶从善,否则就要他的命。有些深受其害的队员愤恨之极,放火烧毁了杨宅花园中的楼阁。顿时火光冲天,轰动了整个村庄。大伙一个个从屋里跑了出来,朝着杨家大院奔来。他们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提着斧头,有的扛着扁担和木棒,有的还赤着脚空着手跟着人群跑,一群一群地涌到路上,参加到起义队伍的行列中。接着,起义队伍又冲进土豪李协廷和段礼堂家,二人均已逃走。起义队伍同样将其钱物没收,散发给穷苦农民。大家挥舞手臂,一路呼喊着从四面八方汇集拢来,起义队伍在短时间内聚集了上千人。
起义首领一面派员进城向地下县委请示汇报,一面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恢复文甲区农民协会,号召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同土豪劣绅斗争到底。接着,公审了吸血鬼张国政,并当场处以死刑。至天黑,队伍迅速战略转移,分散隐蔽于山中,伺机再举。
 
二、拔掉崇河“清党”办事处
 1927年11月,中共湘西特委(兼常德县委)在常德县丹洲垸沅水中间的草鞋洲召开有常德、石门、澧县、桃源、临澧5县党的书记会。湘西特委委员刘泽远主持会议,彭公达传达中央和省委指示,根据中央《关于立即暴动给湖南省委的信》的精神,决定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进行年关暴动。12月,湘西特委决定组织农民武装,拔掉敌人设在崇河的“清党办事处”。这个反动“清党”机构,由国民党常德县改组委员会头目之一的宋华国坐镇,配有两个“清党”特派员和一支“清党”武装小分队,在崇孝、四贤、周士、成德等区搜捕共产党员和农会骨干,对县委在后河的地下活动威胁很大。
1928年1月,湘西特委即派常德县后河巡视员王千祥和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康序焕潜往石公桥、周家店、英湖、崇孝等地,调动一百多名坚强的农会积极分子,按地区编成4个分队,分散到达埋伏地点株木山和灵芝观。这天深夜,天空飘着雪花,王千祥和丁瑚(后叛变自首)带领埋伏在株木山的队伍,渡过小河,扑向崇河街北。康序焕和英湖党支部书记胡子敬率队过河,卡住崇河西头街口。两队摸到“清党办事处”周围,一声令下,队伍冲进室内,打倒几个喽罗,夺取了他们的枪支,击毙了朱、黄两名清党特派员,缴获了“清党”名册和所有文件,捣毁了“清党”机关后,队伍火速转移了。宋华国那天从县城返回,因途中滞留他处,逃脱一命。农民起义队伍捣毁“崇河清党办事处”的消息传到县城,国民党县党部大为震惊,从此再也不敢在后河设立“清党办事处”了。
 
第三节 组织年关暴动
 
一、湘西特委直属队夜袭常德城西
1928年元月,湘西特委(兼常德县委)在常德县双桥坪七姑山祖师庙联络站召开各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两湖省委的精神,决定在春节期间,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新的一轮进攻,并决定由湘西特委委员刘泽远率湘西特委直属队,率先在常德城西郊开展年关暴动。
中共湘西特委直属队,创建于1927年9月,刘泽远隐蔽在常德、桃源交界的河洑山上,组织共产党员和工农积极分子数十人,于10月建立起工农革命军。中共湘西特委决定将河洑山工农革命武装与桃源第十七游击队进行整编,命名为中共湘西特委直属队,有150多人,90多支枪。
1928年2月3日,刘泽远率特委直属队在常德西郊一举杀掉了刘彩清、谢兴帮、龙吉福等3个不法豪绅。这几个豪绅,作恶多端,尤其是刘彩清,过去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反革命“敬日事变”前,主谋凌迟杀害了近郊区农民协会委员长肖洪贵。“敬日事变”后,他带着反动军警,四处搜捕指认共产党员和农会骨干,迫害无辜农民,人们骂他是近郊区“害人不要本经的刘魔王”。这天夜里,大雪纷飞,北风怒号。刘泽远和全体直属队员,身着青衣短服,腰挎单刀,从河洑山上飞奔而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包围了龙吉福的住宅,借查鸦片之名叫开龙吉福的家门,队员们一涌而进,将藏在夹壁中的龙吉福揪出,当场处死。刘泽远率队离开龙家,赴谢家大院。谢兴邦正和一群爪牙打牌,听到外面有叫门声,怀疑有变,慌忙躲进稻草堆里。暗杀队破门而入,四处搜寻,未见踪影,队员袁菊生发现后院稻草堆里有唏唏嗖嗖的响声,断定谢兴邦藏在其中。他们将稻草掀开,果然谢兴邦象狗一样卷缩在里面。谢兴邦一眼瞧见持枪持刀的农民,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叩头求饶。暗杀队长刘秀山上前说道:“我不杀你,你就会杀我。”说罢,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这时,刘泽远把手一挥,队伍冲向刘彩清的家院。这个院子虽不大,房子却修得坚固,不易进攻。刘泽远派人摸到后院探听虚实,发现室内有灯,必定有人尚未入睡。于是想出一条妙计,选定两名队员,借给“清乡”队传送通知为名,大声叫门。门一开,数名队员乘势冲入,直奔刘彩清的内房。刘彩清见几个持刀的农民站在面前,便耍出狡诈手段,对自卫队员许以重金安家,保证“清乡”队再不捕杀他们。当他看到刘泽远走进室内,情知死已临头,顿时瘫在地上。刘泽远急令队员将这个魔王拖到前面禾场里处决,为被害的郊区农民协会委员长肖洪贵索回了血债。暗杀队一夜杀了3个不法豪绅,震憾了全县城,有的豪绅生怕自己的脑袋搬家,又躲进了城里。此后反动军警也不敢单独行动,更不敢黑夜前去捕人了。西郊农民议论纷纷,有的甚至加上一层神话色彩说:“大西门外出了天兵天将,专杀那些黑良心的人”。
 
二、同德区农民武装暴动
1928年春,同德区(今大龙站区)地下党组织举行了怒杀堵正昌,奋勇劫法场的农民武装暴动。堵正昌是个城里有店铺、乡下有良田、衙门里有靠山的大土豪劣绅。
大革命时期,全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同德区牯牛桥一带有很多农协会员无米下锅,区农协委员长牟运阶出面借了堵正昌囤积在那里的稻谷二百多担,言定秋后偿还,且立有借据。反革命“敬日事变”后,堵正昌不仅带着打手将借出的稻谷连本带利追回,而且在秋后竟又持据再行勒索,还扬言“谁交出牟运阶,就让谁收一百担租谷。”农民愤怒已极,要求除掉这个恶霸。1928年初,原区农协委员长牟运阶决意组织农民武装,开展以处决堵正昌为主要目标的年关暴动。一天,地下党组织打听到堵正昌准备从县城乘轿前来勒索,牟运阶和蒋积善带领100多持械农民,埋伏在太平桥和牯牛桥交界的葛藤铺要道出口,待堵正昌一行刚到此地,农民武装腾地冲出,杀声震天,击散了堵正昌的保镖打手,驱走了轿夫。堵正昌临死挣扎,乘隙爬山逃跑,被农民武装队员抓获,他连忙跪在地上磕头求饶,还想骗得农民的仁慈。一个队员持鸟枪抵着堵的后脑袋一枪,击毙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坏蛋。当地挨户团团长蒋福阶闻知堵正昌被杀,立即纠集团丁赶到葛藤铺,“清剿”农民暴动队,却扑了个空,不见农民武装自卫队的踪影。蒋福阶连忙派员报告县府“清乡委员会”,要求调派军警到同德区“清剿”。
5月的一天夜晚,地下党组织在太平庵内召开会议,被敌人发觉,受到包围。牟运阶为掩护同志脱险,不幸落入敌手。原农民纠察队队长蔡文典,区农协秘书蒋积善,连夜串联发动农民数百人,决心冒死劫法场。第二天清早,农民三三五五的背着铁锄到太平庵周围开山地,锄黄豆。这时,敌人已将牟运阶捆在庵前的大樟树上,准备饭后开刀问斩。蔡文典发出暗号,周围农民蜂拥而上,冲到庵前将牟运阶劫走,蔡文典断后指挥撤退。几个躲进庵内的反动士兵,待农民撤离时竟又尾追射击,蔡文典不幸中弹牺牲。数百名农民见蔡文典倒下,悲愤交加,冒死扛着蔡的尸体,冲进蒋福阶家讨还血债。蒋福阶闻讯逃匿,请人出面调停,愿为蔡文典隆重治丧,并保证从此以后不与农民作对,这样才免得一死。
 
三、黄叶岗农民自卫队突袭渐安区
1928年4月22日,国民党常德县“清乡委员会”委员张芷青,派遣短枪排前往渐安区搜捕共产党员和农会骨干。共产党员、县农协特派员廖顺之(又名廖维良)正在石板滩一带发动群众,开展反“清乡”斗争,因坏人告密,不幸陷入魔掌,当即被“清乡”队短枪排排长刘雪堂枪杀于石板滩荷花堰。中共湘西特委委员陈昌厚得知噩耗,义愤填膺,立即率领黄叶岗农民自卫队队员数十名,潜入石板滩,并组织当地农民协会会员百余人,共同举行武装暴动。
黄叶岗农民自卫队,是常德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昌厚于1927年8月在常德和桃源两县交界的黄叶岗创建的农民武装自卫队。活动于常、桃两县之间,总指挥谭青之,党代表陈昌厚。
陈昌厚率领自卫队员首先把刘雪堂捉住,当场击毙,且放火烧了刘的房屋。紧接着,暴动队连续打击了几家土豪劣绅,处决了刘和儿、吴驼子、唐家轩等劣绅,把石板滩搞得天翻地覆。队伍于天明前返回黄叶岗。
 
 
第十三章 反“清乡”斗争失败
 
1928年1月,程潜兼湖南省政府主席。4月27日,成立“湖南省清乡督办署”和“湖南省清乡委员会”,程潜任督办,何键任会办,制定全省清乡计划,限期肃清全省共产党。5月下旬,“常德县清乡委员会”成立。县长钟忠任清乡委员会委员长,邹宝山等18人为委员。同时还成立了“主办团务委员会”,由钟忠、梁卓分别担正、副主任。1928年夏,程潜被桂系军阀李宗仁软禁在武汉。鲁涤平取代程潜的省主席和督办职位,新军阀何键充任了湘军总司令后,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全省总“清乡”,调动全省所有的军队,并规定从6月到11月彻底肃清全省境内的“共匪”。常德等二十二个县划为第二清剿区,设立“清剿指挥部”,由陈嘉佑任指挥官,统领国民党十四军,独立十九师,以及李人杰的省教导师等,疯狂捕杀地下党员和人民武装。陈嘉佑还责令成光跃的第五师坐镇常德县,纠集所有的地, 方团防大队,限期清剿具报。同时省府对常德还派有清剿督察员,“考察督促清乡事务的进行”,规定县党部“指导监督清乡要政”。同时把常、桃、临澧交界的渐安区列为清剿重点,并绘制了清剿军事地图。
敌人的清剿手段极为毒辣,不仅严格“清查户口,统一团防”,而且实行“一家犯罪,九家连坐”的“具保联结”。同时还颁布残酷的《惩共办法》,其中规定:“凡马日以后尚有显著工作或现行工作之共党,无论自动自首或被举发,均处极刑”,“在清党后有被举发确为共党者一律处以极刑”。敌人重兵围剿,中共常德地方组织领导的反清乡斗争最后失败。
 
第一节 县城武装暴动失败
 
1928年6月,常德城区党员已发展到330多人,并且已通过各种渠道弄到了一些枪支弹药。中共湘西特委指示中共常德市委在城区搞一次武装暴动,以武力抗击敌人的“清党”、“清乡”;并指示中共常德县委派出党员骨干,组织周边地区农民武装随时赴城接应。这时敌人派出大批军警在街道巡逻,到工厂、学校甚至居民家中进行搜查。城区武装暴动计划不慎在普兴织布厂泄密。6月的一天,反动军队突然包围了这家工厂,计划参加暴动的20名工人拿起武器仓促迎战,奋勇反击,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顾懋玉、杨春初等6人英勇献身。此后,城内工人暴动队伍未敢轻举妄动。城外策应的地下党员郑辉、张承忍、胡梅初、丁瑚、黄子春(后自首)等,在四贤区的仙井庙等地组织了二三百农民,手持大刀、梭镖,集结于同德乡葛藤铺,待命两昼夜,因城中毫无动静而散。西郊岩桥乡地下党支部书记牟廷焕,以为城内暴动按期进行,率领一支两百余人的梭镖队,攻打大西门,遭敌人阻击。牟廷焕率领10多名敢死队冲在最前面不幸受伤被俘。守城国民党军队当即凶残地将他的头颅割下,挂在大西门城门口示众吓人,城区武装暴动失败。
 
第二节 党组织又遭破坏
 
敌人残酷的“清乡”,使一部分意志不坚定者,或向敌人自首,或成为可耻的叛徒。1928年6月底,桃源地下党县委书记曾松林被捕叛变,供出了湘西特委机关的情况。敌人在常德城内加紧防范,捕获了特委机关通讯员陈桂生。7月中旬,常德、桃源警方协同破获了湘西特委设在常德城内法院街的地下联络机关——东壁斋芝兰室,查获特委6月7日写给省委的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底稿和印刷品底件,逮捕杀害了机关工作人员刘大嫂、陈觉、刘春生、陈桂生、肖鹤林、刘珊庭、黎茂兰、田家、杨家生等九人,特委书记舒玉林和特委常委蔡以忱分别转移到长沙和澧县,还是没有逃脱敌人的魔掌,先后被捕牺牲。此时,中共湘西特委和中共常德市委被敌人瓦解而不复存在。
特委地下联络站被敌人破坏后,给常德地下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潜伏在敌十四军中的地下党支部惨遭破坏,打入八十四师的某营营长颜尚新及排长王龙章等人被杀害。县城的工人武装暴动计划被泄露,几十名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
8月5日,地下县委设在红坡寺的机关也被敌人破获。县委书记罗代周被捕后叛变革命,充当敌人的帮凶,几乎供出了所有地下党的组织和地下党员名单。他带着反动军警搜捕共产党人,使不少革命分子或避走他乡,或惨遭杀害。同德区地下党支部因罗代周叛变出卖,竟有9名地下党员同时被捕,敌人将他们押到常德大西门后砍下他们的头颅。还将梅永伯、梅伯阶等6名地下党人的头颅,用水桶挑到双桥坪的牯牛桥,悬挂在一株大樟树上,示众3天。紧接着,敌人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前往清剿同德区的农民武装。这支曾怒杀堵正昌,活跃在常德、临澧、澧县边界的农民游击队伍,终因力量悬殊,被敌人打散,地下党负责人牟运阶、蒋积善被迫逃往外县隐居二十一年,常德解放时才回归故里,继续参加革命工作。
8月上旬,敌人调动大批军队。围剿聚集在太浮山的工农武装“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该支队于1928年5月,由陈昌厚、袁任远创建,下设3路指挥部,辖9个中队,共900多人,600多支枪。活跃在常德、桃源、石门、慈利、临澧等县边界,形成以太浮山为中心,纵横200余里的游击根据地。在敌人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工农武装力量被敌人击散,大部分同志英勇牺牲。湘西特委委员、支队党代表陈昌厚突围脱险,投奔到贺龙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从事政治工作。特委委员刘泽远,当特委机关被破坏后,断然暂时放弃常德这个革命据点,偕同王千祥、代先凡、欧阳钧等人,秘密潜往常、汉交界的兴隆镇河伯桥,与当地的地下党员刘玉阶、周家官等,组织力量袭击反动团防,惩处土豪劣绅,但很快又被敌军打散,周家官等人英勇牺牲。8月下旬,刘泽远潜往汉寿、南县,重建湘西特委,担任特委书记,着力发展组织,聚集革命力量,以图再举。1929年1月,刘泽远在汉寿被捕,3月4日在常德诛池坪英勇就义。
常德县境内为时一年多的反“清乡”斗争,至1928年8月被迫终止。在此期间,常德地下党和革命分子,同国民党反动派作了殊死的斗争,付出了许多鲜血和生命,仅地下党员和农会骨干牺牲近百人,被反动派杀害的无辜群众则无法统计。这场反“清乡”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土豪劣绅,显示了常德县地下党和革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对反动派斗争的光荣传统,将永垂青史!
 
 
第十四章 湖南省委及红二、六军团在常德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国内政局迅速逆转。国民党右派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共湖南省委被迫流离迁徙,屡遭破坏。1931年,省委机关在常德又因叛徒告密而遭破坏。而这时的中共中央和红军部队也处境危艰。1934年10月,在“左”倾冒险主义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被迫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为了钳制敌军对红军的追击和堵截,红二、六军团在常德大败军阀罗启疆部,胜利完成了牵制湘鄂等地敌人的任务。
 
第一节 湖南省委在常德遭破坏
 
1928年8月后,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因屡遭国民党追捕破坏而先后迁徙至安源、长沙、上海、武汉、湘阴、益阳等地。
1930年底,省委机关一行12人又分期分批由益阳向常德城转移。他们按照事先部署,基本上是两人一组,或乘车或步行。
省委负责组织工作的王首道和刘革非提着箱子做一组,唐继宗、周嫂两个女同志为一组,同坐一辆开往常德的长途客车,彼此装做互不相识。途中,王首道发现车上一个戴金丝眼镜,佩有“国民党长沙市党部”证章的家伙盯上了他,他便半路趁司机喊旅客下车吃饭的机会,和刘革非丢下皮箱而去。客车重新启动后,那个家伙果然惋惜的对旁边的人说:刚才没上车的有一个就是滕代远,抓住他有二千元奖赏。唐继宗等在车上听了暗暗为王首道他们庆幸。
省委人员陆续抵达常德后,先到“中华旅馆”找个茶房(地下党员)接头。唐继宗则去找在常德开成衣铺的表哥毛彩久。蒋长卿因为在省内熟人多,是从小路步行走到常德城来的。到常德后,他们冒称是有钱的商人,通过毛彩久作保租了房子。王首道等人也分别租了房子在常德城住下。
省委书记宁迪卿在汉口被捕叛变后,国民党政府为了迷惑湖南党组织,在长沙《国民日报》上登载了共党要犯周荣华买通看守越狱潜逃的消息,省委的同志们在常德读到这条消息后都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代理省委书记蒋长卿由于年轻,缺乏经验,竟立即通知留守益阳的张学琅,如果宁迪卿逃到益阳,立即护送来常德。与此同时,省委还派郭立三去益阳打探宁的下落。
1931年2月中旬,叛徒宁迪卿按照军阀何键的安排,潜至益阳找到张学琅。张即按省委指示和郭立山一同护送宁迪卿来到常德城。张送宁迪卿到常后,因工作紧张,第二天就返回益阳了。宁在常德城又按照报纸上事先编造的谎言向省委汇报,说他关在长沙敌第四军监狱时,碰巧有个守兵是安源煤矿的同学和老乡,所以买通了他,在春节前假称理发一同越狱逃出,这样骗得了省委同志们的信任。
几天后,刘革非去华容巡视,张子异去南县巡视;王首道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商量湖南省委与河南省委对换的事,蒋长卿等其他省委的领导都在常德。
春节过后,一天晚上,宁迪卿邀唐继宗几个人在住所推牌九,唐看见他拿出一张花旗银行100元的钞票,感到奇怪,将此事告诉蒋长卿,蒋听后很怀疑。2月26日晚,蒋长卿去王首道的住处召集会议,布置党的地下工作。宁迪卿假称要上厕所落在后面,蒋长卿提着文件和省委经费先去了。突然,会场被特务黄强恂带兵包围,蒋长卿、郭立山等被捕。反动军警马上包围了省委机关,又捕走唐继宗、通讯员李××的爱人和他妹妹李桃仙、易国华等人。接着,宁迪卿又带着特务赶到益阳,破坏省委驻益阳联络处,抓走张学琅、钟俊夫妇。此次,敌人在常德破坏湖南省委,只有王首道、刘革非、张子异因离开常德而幸免遇难。2月27日,敌人用黑布将蒋长卿和郭立山的头蒙住押往长沙。郭立山经不住敌人拷打自首,蒋长卿被敌人捆绑吊打,手都吊断了,仍坚贞不屈。3月,蒋被国民党杀害于长沙。易国华、李桃仙被国民党常德县长唐佑樾杀害于常德。唐继宗与唐佑樾因有亲戚关系,被判刑三年零十个月,房东李涂氏因窝藏“共匪”罪判刑一年半。
 
第二节 红二六军团常德大捷
 
1934年10月24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黔东印江与红军第三军会师。会师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的番号,与红六军团合并为红二、六军团,并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11月7日攻占永顺。11月16日,红二、六军团在永顺十万坪设伏,歼灭湘西军阀陈渠珍部1000多人,俘敌旅参谋长以下官兵2000多人,缴获长短枪2200多支,机枪10挺和大量子弹、马匹等军用物资,大长了红军的士气。
是时,中央军委来电告知,中央红军已过潇水,正向全州上游急行军。要求红二、六军团乘湘西敌人空虚,迅速深入到湖南的中部及西部牵制敌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主力首先占领沅陵,然后向常德发动攻势。
12月7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在贺龙、关向应、肖克领导下,由沅陵顺沅江东下,向常德方向进军。这时,追堵中央红军的国民党湘军,来不及回师常德,鄂军罗启疆独立三十四旅奉蒋介石的命令由湖北黄陂乘轮船赶到常德一带防守。罗启疆认为他的“官兵都是家乡子弟,极为可靠,弹药充足,装备优良”,要以“决战防御”和红军在常德外围作战。罗部七○○团、七○一团驻守桃源县城及浯溪河,第七○二团在常德河洑一带布防。旅部直属部队与当地保安团驻守常德城,企图确保常德不失,使红军不能进入湘中,威胁长沙。12月16日凌晨,红军从大庸出发,以一天70公里的速度进入桃源县境,夜宿佘家坪、三阳港一带,对浯溪河成攻击之势。16日上午,罗启疆部七○一团在浯溪河镇附近的六斗坪、界山湾布控。
红二、六军团先头部队十二团于16日下午5时入桃源县境。得知罗部七○一团刚到达浯溪河,便决定乘其立足未稳,抢先消灭在浯溪河阻击的敌人。17日拂晓,红十二团分两路进军,一路从河坡峪、裴家垭进入六斗坪敌前沿阵地,另一路从株木桥、刺树垭接近界山湾敌军阵地。在六斗坪的红军首先发起进攻,一举赶走守敌。但是,敌军见红军后续部队未跟上来,又集中兵力反扑,用大炮轰击红军占领的山头,山上烈焰腾空。敌兵在炮火的掩护下,疯狂向山上冲。红军多次打退敌军的冲击。正在紧急关头,贺龙率四个团前来增援,很快拿下了六斗坪、界山湾两个敌军阵地,并以钳形态势包围了退出阵地的敌军,敌军处于三面挨打,一面背水的境地,溃不成军,纷纷涉水过河逃跑,自相践踏,淹死者不少。不到3个小时,敌七○一团和七○○团的两个营的大部分兵力被歼灭。
12月17日,红二、六军团取得浯溪河大捷后,一路进攻陬市、河洑;一路直奔桃源县城。河洑守敌见红军来势凶猛,慌忙退回阵地。红二、六军团五十一团向河洑东侧高地敌军实施迂回攻击,不到两个小时,把防守在河洑一带的敌军七○二团打垮。罗军大乱,纷纷夺路逃命。由常德赶来督战的旅长罗启疆见势不妙,如惊弓之鸟,丢掉汽车,扯掉中将牌子,混在散兵中逃回常德城。这时,留守桃源的敌七○○团的一个营,也被红军击溃,从桃源南岸窜至常德。
在短短的一天战斗之内,红军连续歼灭敌两个团的大部,击溃敌一个团,直逼常德城下,屯兵大西门外乌龙港。罗启疆逃回常德城后,一面大骂常德警备司令刘远乾饭桶,竟不知红军动向,使他遭到惨败;一面急电湖南省主席何键,请求火速派兵增援。何键深知常德地位非常重要,城内守军只有一个保安团和罗启疆的残部,红军一旦攻下常德,直接威逼益阳、长沙。一日数电向蒋介石告急,说“共军围攻常德甚急,势难固守,请飞兵救援”。他又向湖北省主席、湘鄂边“剿匪”总司令徐源泉乞援,要求“迅令在澧之部队,向临澧鳌山夹击”。同时,急令远在湖南截击中央红军的李觉十九师、章亮基十六师、陶广六十二师兼程北调,回援常德。“令陈渠珍师,速出大庸”,令罗启疆、刘远乾固守待援。
18日,红军主力围攻常德城,多次发起冲锋,佯装攻城。罗启疆部紧闭城门,龟缩城内,不敢迎战。19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红二、六军团,目前应在常德地区积极行动,以便调动湘军;当湘军调动部队北援时,红二、六军团应向永顺西进,以后则向黔境行动,以便钳制在铜仁之薛岳部及印江、思南之黔军。此时,国民党援军第十六师、十九师、六十二师赶来,红军牵制敌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主力于20日撤离常德城。
 
 
第 四 编
 
中共常德县地方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十五章 日军进犯常德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的准备后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失守后,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2月,在日本的政治诱降和英美等国的劝降下,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并拼凑伪中央政权。同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派开始推行消积抗日、积极反共政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中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日军迅速把战火烧遍全中国,“吴蜀咽喉,滇黔户牖”的常德成了日军侵略的首选目标。
 
第一节 轰炸常德县城乡
 
1938年11月9日上午,日军9架侵略飞机第一次飞来常德,轰炸位于石门桥镇檀树坪村的石门桥机场,炸死9人。因日机轰炸,县城一片恐慌,城内各公私立中学纷纷迁往县内农村和桃源、沅陵、泸溪等地。是年冬,华东各省难民涌入常德城,县城人口由战前的近10万人猛增到20余万人。1939年4月下旬至6月,日军飞机连续对县城居民的房屋进行野蛮轰炸。城区居民整日惶惶奔逃于防空警报中,许多房屋被炸毁。轰炸过后,死者的断臂残肢悬挂于树枝、电线杆上。尤其是6月23日这天,日军飞机39架分6批,轮番轰炸县城,投下500多枚炸弹,城内居民房屋多处起火,死伤者无数。城北门外马木桥一个土防空洞,被炸弹炸毁,躲藏洞内的几十个老弱妇幼全被炸死,全城惨象,目不忍睹。
1942年6月30日,日军飞机9架再次轰炸县城,投下炸弹百余枚,炸毁房屋百余栋,居民死伤惨重。是年冬,日军飞机多次轰炸常德,绝大部分房屋被炸毁,县城大部分商户迁往农村或外地避难。
1943年11月,日寇围攻常德城,配合其炮兵,对常德城日夜狂轰滥炸,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市,成为了一片焦土。
 
第二节 投放鼠疫细菌
 
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军,1941年在常德投下鼠疫细菌,造成全县近800多人无辜死亡,犯下又一滔天大罪。
1941年11月4日早上6时许,县城响起防空警报,一架日本巨型飞机,由东往西低飞,在县城上空盘旋三周后,又从西门外折转城中。当其折飞时,没有投炸弹,而是在城内鸡鹅巷、关庙街、法院街、高山街,以及东门外五铺街、水府庙和石公桥、镇德桥一带,投下大量带有鼠疫细菌的谷、麦、豆、高梁和烂棉絮块、破布条。其中尤以关庙街落下最多。五、六天后,常德城里有大量染疫老鼠死去。第八天即有关庙街蔡铁匠之女蔡桃儿染病36小时后死亡。经广德医院谭学华等医师解剖、化验,确认为败血性鼠疫致死。染疫人数一天天增多,平均每天在10人以上,传染极为迅速,一人有病,波及全家。预算防疫经费10余万元,中央和省里共拨经费2万余元。中央和省都派出了医疗队,在东门外2华里的韩家大屋设隔离医院,疫情难以控制,居民人心惶惶。县城有600余人死于鼠疫,只得在大西门外设临时火化炉予以火化。石公桥镇也先后有160余人死于此病,还有镇知、韩公渡等地也都有数人染疫而亡。日军及其731细菌部队在常德犯下的罪行,给常德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恐慌。
 
第三节 制造三汊湖惨案
 
1943年11月,日本侵略军进犯常德时,一小队日军于20日清晨窜进沅水南岸三汊湖村,逐屋放火,挨户搜杀,肆虐如兽。其中三个日军边烧边杀骚扰至张家湾时,发现躲在竹林中的村民潘二元,便举刺刀向潘猛刺,潘敏捷地避开,顺势与日军扭斗,夺得手榴弹一枚,潘拉开导火线,日军见状,仓惶逃命,潘乘势掷弹向敌,日军被炸死1人,重伤1人,跑掉1人。
顷刻,日军集结数十人荷枪实弹来村,架起3挺机枪,包围苏家湖、张家湾,将躲匿在附近堤沟内的村民老小30多人尽数抓出,一顿刺刀处死,仅杨永坤、杨永世两人未致命。接着日军向周围扩展屠杀,刀枪齐下,有的把妇女杀死后还奸尸,有的用刺刀捅穿小孩肚皮取乐……当时,地里、田里、菜园里、屋子里、禾场上、篱笆旁,到处都是遇难同胞的尸首。斗湾堤上陈尸30多具;杨永鼎菜园里一堆,8个人捆在一起被杀;伍家菜园里,横横直直睡着100多具尸体,鲜血染红了土地;三汊湖旁一片,有尸体20多具。村民潘二元、杨永坤、汪炳雪、杨永华、杨官儿、杨黑狗、杨永纯7户被杀绝。遇害群众除本村村民外,还有不少外村的或逃难来境的老百姓,以及国军官兵,共计300多人。后经杨官奎、杨官东和杨永鼎的父亲3人收尸埋葬,花了近10天时间才理好场地。
 
第四节 进犯常德县城
 
1943年10月,日军出动8个师团,1个独立旅团,加上第三飞行师团主力及汉奸熊创东的“皇卫军”共10万余众,由其“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烟俊六大将坐镇武汉督师,11军团司令横山勇中将驻沙市观音寺指挥。向湘鄂西进犯。11月2日薄暮,日军从华容、石首、沙市、江陵一带,分左、中、右三路,张两翼作钳形向常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拼死相争,特别是驻守常德的陆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余程万部的8315名官兵,在常德人民的支持下,发扬“一寸山河,一寸血肉”的爱国精神,同日军进行了30多天的浴血奋战,史称“常德会战”。常德会战是中国人民8年抗日战争中的著名重大战役之一。
11月15日前,常德工人帮助市民撤离城区,帮助驻军日夜抢修防御工事,从城区到郊区构筑了三道防线。11月15日后,以泥木业工人为主体的32个行业的120多名工人,自动组成了战时工程服务队,分成三个中队。以木业工人为主组成第一中队,队长何英清;以泥业工人为主组成第二中队,队长杨春和;其他各业工人组成第三中队,队长周和清。参加战时服务队的工人们,在烽火连天的战场,舍身忘死地在常德城的六大门和城内主要街道口抢修战壕、炮台、碉堡、路障、暗堡,在城墙上修筑机枪阵地,堆放沙包。在城外防线突破,进入寸土寸血的激烈巷战时,有些工人不顾个人生死,又自动参加战地担架队,与守军士兵一道担着担架,在各个战地抢救伤员。箩业工人在战争环境恶劣、残酷的紧要关头,自动组成收容队,冒着枪林弹雨救护伤员。他们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民族正气歌。
11月17日,日军以5个师团的4万多兵力进犯县境。
11月18日,五十七师在常德城东远郊涂家湖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
12月3日凌晨,日军占领常德城。
此次战役,日军多次出动大批飞机狂轰滥炸,同时违反国际公法放窒息毒气,战斗十分惨烈。五十七师参战官兵8315人,突围至沅水南岸时仅剩78人,其余全部牺牲。
守城虽然失败,但常德外围战仍在激烈进行。政府第十、五十八、七十二、七十四4个军纷纷向常德靠拢投入战斗。美国第14航空队也频繁出动飞机助战。经过几天猛烈战斗,日军渐渐不支,节节败退。
12月8日夜,五十八军和七十二军乘胜渡沅水,合击常德城内日军。
12月9日晨,两军突入东门,日军由西门、北门溃逃。
12月10日,常德光复。
此次战役,在常德民众的配合下,给日军以重创。据日本官方公布:死联队长3人,大队长5人,中队长4人,小队长以下官兵万余人。《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记载:“敌总计死亡4万余众”。《湖南省志》(第一卷)“近百年大事”记载:是役“就常德一隅而言,被毁房屋约万栋,商家7000余户,被杀平民23000余人。强奸妇女5080人,奸死180人,被掳男人3400余人,被掳儿童320余人。掠稻谷25万石。损失巨万。”
 
 
第十六章 重建党的组织
 
1937年12月9日,受中共中央委派,徐特立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的身份,在长沙建立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为秘密恢复和发展湖南党的组织创造了条件。1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中心武汉成立,统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要求各地迅速恢复和建立各级党组织,发展党员,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12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高文华、郭光洲、欧阳方、王铁铮等从延安出发来湖南工作。12月底,从南京出狱的中共党员帅孟奇到达长沙。1938年1月16日,以高文华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在长沙成立,着手在全省建立或恢复党的组织。
 
第一节 建立中共常德特别支部
 
1938年2月,湖南省工委秘书长帅孟奇来常德,秘密开展工作,恢复和建立常德地下党组织。
帅孟奇到常德后,利用贵立功的爱人龚范群的旧友关系,住在县城北门长巷子一号贵立功家中。她根据省工委书记高文华的嘱咐,与省工委在常德的地下党联络员老胡接上关系,共同发展党员。首先,他们介绍思想进步的驻常德国民党通讯兵第一团教导营第三连少尉见习官廖新夏入党。然后,在廖新夏和地下联络员老胡的配合下,发展通讯连排长周文雄、省立常德中学学生向光源两名党员,并成立一个支部,支部书记廖新夏,组织委员周文雄,宣传委员向光源。尔后,党支部根据贵立功在抗日救亡活动中的表现,批准大革命时期脱党的贵立功重新入党。接着,他们串联大革命时期潜伏下来的共产党员许和钧、刘少良,共同开展党的地下活动。2月中旬,帅孟奇在长巷子一号附近的明月楼租用的房子里,秘密召开党员会,宣布成立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支部书记许和钧,组织委员贵立功,宣传委员廖新夏。中共常德特别支部的代号为“张德之”,负责领导全县的工作。联络地点设贵立功家中。2月下旬,帅孟奇在县城东郊潘家菜园举办了十几天党员培训班,给党员和入党对象讲解党的性质、任务等基本知识。还发展了苏春成、尹长清、代乾、童冠群、黄文焕、袁茂柏、韩春圃、刘振之、丁益吾、郑伯清、陈辉、殷廷禄等人入党。此后,帅孟奇鉴于常德县党组织发展壮大,就回到故乡汉寿县帮助建立党的组织。
3月上旬,许和钧自动将支部的工作移交给贵立功,到沅陵行署任股长去了。3月下旬,贵立功经许和钧介绍到永顺县政府建设科当了科员。许和钧和贵立功的自动脱党,在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省工委对常德党组织的工作非常重视,4月,省工委书记高文华来常德,了解常德党组织的发展及活动和国民党迫害抗日进步势力等方面的情况。高文华到常德后通过联络员老胡,才找到省立常德中学学生党员向光源和饮食业工会党员苏春成,并就成立中共常德县委和中共常德中心县委的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指定他们二人为中共常德特别支部的负责人,并就如何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此时全县有党员40多人,是全省党员较多的县之一,党员数占全省党员总数的四十分之一。
5月,全县建立了伤兵服务队、工人、周士镇、渡口等4个基层党支部。省立常德中学和其他中小学中发展的多名党员,直属中共常德特别支部的领导,未另单独建立支部。
伤兵服务队支部:书记廖新夏,组织委员周文雄,宣传委员向光源。
工人支部:负责人李介文,党员有刘少良等。
周士镇支部:书记童冠群。
渡口支部:书记刘士宝,党员10多人。
 
第二节 建立中共常德中心县委
 
1938年7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提出“猛烈发展党组织,建立党的各级机关”的口号,并动员所有组织为完成“增加党员7倍的指示”这一任务而努力。同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派当时任凤凰县委书记的王铁铮来常德组建中共常德中心县委,王铁铮任书记,苏春成任组织部长,向光源任宣传部长,但是,此时向光源经组织批准离开常德,去西南联大读书。10月,省委调余克伦(又名余华)来常德担任宣传部长。
常德中心县委辖常德、桃源、临澧、澧县、汉寿5县党组织,联络地点先设在常德县城大河街四川金堂烟卷烟馆地下党员李厚生(又名李介文)家,后移至东门外广德医院附近地下党员刘振之家。
1938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领导周恩来由武汉经常德赴长沙,在县城汽车南站作稍时停留,向人民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鼓励常德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1938年11月,因时局恶化,中共常德中心县委转移到常德县乡下踏水桥(现镇德桥)广成庵。1939年1月迁回常德城东门外刘振之家。同月,省委又派李英华(王铁铮的爱人)来常德从事妇女工作。
中共常德中心县委成立后,迅速帮助各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的组织,发展党员,秘密联络和领导抗日救亡群众团体。
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的反共方针,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湖南形势急转直下,白色恐怖笼罩全省。根据这种情况,1939年2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在邵阳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召开,南方局负责人博古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中共常(德)益(阳)中心县委。3月,常益中心县委在益阳建立,中共常德中心县委所属5县划归中共常益中心县委领导。常益中心县委由帅孟奇、文土祯、李文定组成,辖常德、益阳、桃源、汉寿、沅江、澧县等县。12月,帅孟奇赴延安学习,文土祯继任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常益中心县委根据南方局有计划分批撤退已经暴露党员干部的指示,到1940年9月止,组织撤退转移的干部中,赴延安的16人,去重庆的8人,到其他地方的61人。1940年11月,文土祯调省委工作,罗怀恕接任常益中心县委书记。1942年6月,根据南方局有关指示,中心县委被撤销。
 
第三节  建立中共常德县委
 
1938年8月,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扩大为中共常德县委。县委书记由中共常德中心县委书记王铁铮兼任,组织部长李厚生、宣传部长刘少良。常德县委成立后,大力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到1939年3月,中共常德县委在原特支党员人数的基础上发展到98人,建立和恢复了7个基层党支部和1个党小组。常德中学党支部,书记李孝梅,党员有郑敏等。
小学教员党支部,书记刘振之,党员有罗英造、潘仁达等。
一致剧社党支部,书记罗曼士,党员有顾前、杭立、文慧、潘筠、徐洗尘等。
常德工人党支部,书记李厚生兼任,党员有刘少良、韩春圃等。
踏水桥党支部,书记郑辉,组织委员彭朗清、宣传委员娄文秀。
猫儿山党支部,书记刘英。
周士镇党支部,书记童冠群,组织委员袁茂柏,宣传委员丁益吾。
生活书店党小组,组长胡之敬,党员有孙洁人等,直接由县委领导。
1939年4月,王铁铮调往湘西工作,中共常德县委的工作由原中心县委宣传部长余克伦负责,委员有原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苏春成。7月,中共常益中心县委派游宇任中共常德县委书记,是年冬,苏春成任组织部长,当时国民党常德县党部奉行蒋介石“消积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秘密搜捕共产党员,破坏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常德的形势十分紧张。游宇由于没有社会职业为掩护,在常德始终未站住脚,于8月就调别处去了。中共常德县委的工作就交组织部长苏春成负责。
 
第四节 建立中共陈家嘴区委
 
1939年,陈家嘴属于常德县管辖。10月,中共湘鄂边区特委委员徐少保,潜入常德与安乡边境的天福垸,先后在天福垸、陈家嘴、下渔口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3个地下党小组。1940年8月,正式建立跨县党组织中共陈家嘴区委,区委书记李克安,委员孙中原、陈味泉,隶属湘鄂边区特委常安南工委。陈家嘴区委的联络站设在常德县庆丰局堤上的一家商店,下辖3个地下党支部:天福垸党支部,书记冷桂华;陈家嘴支部,书记张国文;下渔口党支部,书记彭焕章。1943年8月,陈家嘴区委改组,区委书记冷桂华,委员孙复原、冷书奇。抗日战争时期,该区委一直活跃在常(德)安(乡)边境。第十七章开展抗日救亡中国共产党鼎城区历史
 
第十七章 开展抗日救亡
 
在中共中央红军北上到达陕甘地区前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加紧对华北的侵略,使平津上空战云密布,整个华北危在旦夕。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到常德。常德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在中共常德地方组织领导下,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以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第一节 建立抗日救亡团体
 
一、常德县学生联合会
1935年下半年,省立常德中学(原省立二师)学生在北平读大学的校友,经常将抗日救亡宣传品寄回母校,在学生中广为传播。“一二·九”运动后,由这个学校的进步学生牵头,联络本县的移芝、二职、沅澧、隽新、县中、卫生等校的爱国进步学生,筹建常德县学生联合会(简称学联会)。学联会经常派人到各校发表演讲,宣传抗日救亡。12月20日,学联会发动各校学生数千人齐聚城内泮池街公共体育场,举行隆重集会声援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会后又经大西门游行到东门,他们边游行边呼口号,群情激奋,口号声响彻常德上空。随后学联会组织各校学生阅读《资本论》第一卷等革命书刊,组织翻译英文版《共产党宣言》。该会于1936年停止活动。
 
二、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
1936年上半年,共产党员陈克难从长沙潜回故乡常德。在县城隽新中学附小以教书作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在东门外回民小学组织常德青年抗日宣传队,在学校附近的街道上进行抗日救亡演讲,教唱抗日歌曲。不久,陈克难又联络在常德出生的优秀戏剧工作者陈卓猷,组织抗日救亡剧社,在常德城乡公开排演抗日话剧。一时间,全县各中小学也纷纷自动地组织歌咏队、戏剧队,大张旗鼓地在常德城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10月,县城东门外斗姆阁小学教师刘振之和陈克难、王泽民等发起组织抗日救亡歌剧社。不久,隽新中学组织的常德三八话剧团并入抗日救亡歌剧社。1938年7月,中共常德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湖南省委为了支持常德中心县委的工作,派遣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来到常德。常德的抗日救亡歌剧社根据中共常德中心县委指示,并入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这支队伍成为常德抗日救亡宣传的一支主力军。
 
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常德分部
1936年暑期,在北大读书的校友回母校常德中学介绍北平和全国抗日救亡形势,发展常德中学学生余培忠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员。从此,余培忠以余守道的化名与北平的民先队总部联系。当时,在上海、北平出版的进步书刊,如邹奋韬主编的《生活周刊》等,都通过余培忠在常德发行传播。这年秋天,常德中学建立民先组织分部,这个分部与北平总部的联系一直保持到这年年底。
1938年春,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派地下党员到县城各中学进行串联,巩固和整顿民先队,通过民先队在进步学生中组织新文化学习班、读书会。同时,还在周士乡(今周家店)、新德乡(今石公桥)、广德乡(今镇德桥)等地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队员们利用各种合法身份,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四、常德县学生抗敌后援会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县城中学的进步学生就行动起来,组织“常德县学生抗敌后援会”(简称学抗会),推选粟泽元为会长,殷廷禄负责组织,周艾从负责宣传。学抗会迅速发动各校学生,到城内和附近郊区宣传抗日救亡,展出《平津战况示意图》,介绍抗战形势,教唱抗日歌曲。但是,正当学抗会的抗日爱国宣传广泛深入开展的时候,国民党常德县党部不仅不予以支持,反而勒令禁止其活动。
 
五、抗敌工作团
1938年春,从外省回常德的戏剧工作者陈卓猷和从北平回来的清华大学学生黄绍湘(女,中共党员,临澧人)与进步青年周艾从、王泽民等发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抗敌工作团,在县城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这些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在中共常德地方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动和带领各界爱国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中的许多成员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或成为党的外围组织的骨干,其中陈辉、管平、曾治民、曾治中、赵志成、夏臬、李振军、姜逢盛、申济文、罗运桂、李明松、粟泽沅、金远清、金汉虚、李谊之等30余人被中共常德中心县委和常德县委送往当时中国共产党抗日指挥中心延安,经过培养训练后,又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成为抗日前线的指挥员、战斗员和宣传员。如省立常德中学学生、民先队成员陈辉,从“抗大”毕业后,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通讯社记者、涞涿县武装工作队政委,在抗日战争中,被群众称为能文能武的“神八路”。
 
第二节 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一、开展抗日宣传
全国抗战开始后,由于战争局势的复杂,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认识不清,“亡国论”、“速胜论”等在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澄清这些错误观点,指明抗日战争的基本走势,是抗日战争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共常德地方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领导下,组织各个群众团体,以合法身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他们利用绘壁画、刷标语、唱歌曲、演话剧、出墙报、发传单、游行、念报纸、发售抗日书刊和办训练班等多种形式,在农村、街头、校园、剧院、茶馆、医院和军队中,对青年学生、农民、市民、工人、士兵乃至妓女,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鼓舞人民抗战到底的士气,树立民族大义感。演出抗日剧目。中共常德中心县委直接领导的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等群众宣传团体,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演出《兄弟俩》、《盲哑恨》、《前夜》、《古城怒吼》、《放下你的鞭子》、《打东洋》等抗日歌曲,表演和教唱《剧人之歌》、《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展示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高昂情绪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地下党员刘振之以“校友”身份,到常德中学协助“学抗会”排演《三江好》、《后防》等抗日话剧,使该校出现了抗日救亡的热潮。
抗敌流动宣传队的爱国知识分子,在共产党员罗曼士、陈新、杭立、顾前、蒋世安、吴昔芾、彭涵明带领下,虽然住破庙,睡地铺,喝菜汤,但是队员们团结一致,爱国热情很高。他们凭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三厅派遣抗日宣传队的军用护照,又利用湖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县,专员驻常德,兼任驻地县长)科员陈定(原是“一致剧社”成 员)和专员酆悌有连襟关系,冲破了县党部主任熊刚毅的阻挠和“CC派”的大同音乐团对抗敌流动宣传队的腐蚀瓦解,在常德城的街头巷尾和附近集镇演出小话剧、活报剧、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该队在常德克服重重困难,赶排了大型话剧《古城怒吼》,定于10月份在光华影院(今常德市人民电影院)公开演出。国民党常德县党部主任熊刚毅阴谋将伤兵转进该影院,以破坏演出。影院经理出于爱国热情,当晚向抗敌流动宣传队透露了消息。陈定闻讯,连夜到专员公署盖印,次日凌晨,在光华影院大门口贴上“任何个人和团体不得占用”的封条。熊刚毅的阴谋被挫败,恼羞成怒,向酆悌提出辞去县图书戏剧审查委员会主任职务,以达要挟的目的,谁知酆悌并不理会。宣传队党支部即支持陈定接过这个没有油水的职务,以利今后抗日宣传工作的开展。经过不动声色的斗争后,《古城怒吼》按预定计划,如期上演。公演的第一天,国民党常德县党部事先暗中布置了一伙特务、流氓,准备扰乱剧场,破坏演出,因抗敌流动宣传队早有防备,特意请酆悌全家和常德各界名流看戏,致使打手未敢动手。此后,剧社通过陈定,请专署出面发动各界买票看戏,观众如潮,场场爆满。
《古城怒吼》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高昂情绪,宣传了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的政治主张,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观看演出的群众无不义愤填膺,情绪激昂,反响十分强烈。所以,演出时间由原定的五天延长到七天,全县出现了一个抗日救亡宣传热潮。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寇继续南犯湘北,岳阳失守。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奉行蒋介石“焦土抗战”的命令,于1938年11月12日深夜纵火焚烧长沙城。大火延烧三昼夜,造成长沙空前绝后的浩劫。11月9日,省委机关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分别迁往邵阳和沅陵。11月中旬,常德中心县委根据对抗日时局的分析,决定深入农村,开辟常德后乡游击区。将抗敌流动宣传队分成两个队,即一队与二队。一队称后方工作团,开赴沅陵山区活动;二队称前方工作团,与小教支部、城区党员一起,由中心县委书记王铁铮带领转移到常德县踏水桥。他们与当地地下党配合,利用广成庵作课堂,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抗日宣传,编印了《大家唱》的抗战唱本和《大家学》的抗战读本,出了《大家看》的抗战墙报,办了农民文化补习夜校。宣传队还在农村演出了抗战小话剧,动员农民投入抗战。
发售抗日书刊。1938年初,常德城里有金城、新知、大上海、自力等4家进步书店。党组织派地下党员打入这些书店,并以此为阵地开展抗日宣传。这些书店里的地下党员根据抗日的需要,积极发售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南》、《抗日救亡指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各种基本政策问题》、《陕北民众动员》、《八路军行军记》等抗日书刊,以及新文化小册子。有时还在书店里举办新文化学习班,组织时事座谈会,宣传抗日救亡,受到湘西各界群众的好评。1938年5月17日,国民党常德县党部竟以所谓“贩卖违禁反动书”的罪名,查封了以上4家书店,引起群众公愤,许多进步学生纷纷投书表示抗议。
1938年10月10日,中共长江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以“武汉生活书店总店管理处”的名义,在常德开办的生活书店,正式开张营业。该店有一个直接受常德中心县委领导的地下党小组。生活书店在常德经售了有关宣传抗日的进步书刊、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其中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宋庆龄的《中国亡论》、以及《新华日报》、《论新阶段》等书刊。该店在常德中心县委、常德县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办得十分活跃,吸引不少爱国热血青年,包括拥护抗日的国民党青年军官,都争先前往购阅抗日进步书刊。生活书店在常德一直坚持到1939年底才撤退,对于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举办抗日训练班、报告会。1938年春,中共常德特别支部通过省里派到常德开展民训工作的进步女青年陈振翟等,以民训队名义,举办了两期妇女训练班。在训练班里,教她们识字,唱抗日歌曲,讲抗战时局和抗日救亡道理。把抗日救亡宣传深入到妇女中去,动员妇女走出家门,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0月上旬,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共党员翦伯赞以学者身份来常德后,常德党组织又以抗敌流动宣传队的名义接待他,发起组织各界人士在苏皖小学(今步行街)举行欢迎茶话会。同时组织群众大会,请翦伯赞作《保卫大武汉,巩固大湖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公开演讲。同月,地下党组织还通过抗敌流动宣传队请当时在国民党军委政治部宣传厅工作的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来常德,宣传队为他举办欢迎茶话会,并派地下党员罗曼士、顾前、王泽民等人陪同他到东门外盐关去做日俘的反战工作。
写抗日墙报、标语。为了大造抗日救亡的声势,地下党组织发动各群众团体,在学校、机关、商店、城镇街道刷写、张贴标语,出墙报、漫画。尤其是抗敌流动宣传队一到常德,就在常德城的大街小巷刷写和张贴了许多标语,出版了三天一期的“一致抗敌”墙报,举办抗日绘画展览,使平静的常德城出现了一派抗日救亡的浓厚气氛。他们甚至在日机轰炸常德时,还冒着生命危险,在硝烟弥漫中沿街刷写“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等标语。当时,常德城里和附近集镇到处都能看到抗日的标语,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誓死不当亡国奴”、“抗战到底”等战斗标语口号,直到1943年常德会战时,仍鼓舞着七十四军五十七师的爱国将士浴血抗击日军的斗志。
 
二、查禁日货
1938年春,常德党组织建立后,发动爱国群众团体,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全县城乡开展“仇日货,款劳军,催缴抗敌捐款”工作的同时,“抗敌后援会”通过了该会章程以及为抗日募捐的决议;对抵制日货作了具体规定:①到埠仇货函请箩业工会、民船工会,通知全体成员不得起卸驳运。②国货由仇船装运者不得起卸装运。③如果各商店已进仇货,限期登记,由本会检查,如有不报,一经查出即将货物充公并视同汉奸,严厉制裁。此后常德县城内迅速掀起了抵制日货的群众运动。致使日商在常德开办的戴生昌航运公司被迫撤离常德。
 
三、慰问支援抗日将士
1937年10月13日,第一批抗日负伤将士转驻常德,常德民众纷纷前往欢迎和慰劳。1938年4月,中共常德特别支部派地下党员周文雄、向光源以及作民训工作的进步女青年陈振翟等,到驻常德炮坪七十六后方医院(当时驻有二千多抗日伤兵),以“基督教青年会伤兵服务队”的名义,对伤兵进行慰问。他们经常深入到伤员中间为伤兵举办文娱晚会,教伤员们学唱“枪口对外,齐步向前,不打老百姓,不打自己人”等一类抗日歌曲。还组织伤员们进行下棋等文娱活动,给伤员们读报、讲时事、分析抗战形势,批判“亡国论”,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宣传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是一家人,应当团结一致,抗战到底;和伤员交朋友,讲知心话,问寒问暖,代写家信,鼓励他们安心养伤,早日重返前线,得到了伤员们的普遍欢迎。数月之间,伤员们一批批恢复健康,斗志昂扬地重返抗日前线。
1938年上半年,朱德总司令通过《新华日报》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八路军购买防毒面具,以御侵华日军施放毒气而募捐的号召后,在中共常德特支领导下,地下党员周文雄,立即向学生和士兵开展了抗日募捐宣传,并将自己的存款近二百元拿出来,加上向学生、士兵的募捐共计三百余元,以陆军通讯兵第一团第三连全体官兵的名义,汇给《新华日报》转交十八集团军(八路军)。通过宣传与募捐,在学生和士兵中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救亡的影响。
1943年,日军进犯湘北,我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在湘鄂边境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中共湘鄂边特委领导的陈家嘴区委为配合和支援抗日救亡斗争,在常安边境开设了“庆丰南货号”作为党的地下联络站,掩护地下党的活动,传递信件,输送物资。这年冬,他们设法购得机枪一挺,步枪数支,子弹数百发,借贩卖烧柴之名将枪支捆在柴草内,运到外地“出卖”,安全地送到湖北石首,交给了江南挺进支队。1944年冬,为解决江南挺进支队急需的桐油,地下党又以“庆丰南货号”的名义,找常德中统特务头子蔡筱庵拉上关系,合股行商。他们拿起蔡的特殊介绍信,到桃源等地采购桐油数千斤,又借运往外地高价销售为名将桐油送到了游击区,有力地支援了游击区的抗日斗争。
 
四、打入国民党机关中开展合法斗争
常德县是国民党顽固势力统治的地区,常德地下党组织为了保存积蓄力量,继续坚持战斗,争取抗战胜利,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有计划地派一部分人打入国民党政权机关,利用合法的职业掩护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举办的行政学院,在常德设有训练班,培养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周家店地下党支部见机行事,派陈典考入受训。陈典结业不久,即担任周士乡的乡长,以其合法身份组织成立了周士乡民族抗日自卫大队,宣传抗日救亡,惩办汉奸,维持地方治安。
1938年底,中共常德中心县委得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常德设立“民众动员指导处”,公开招收工作人员。民众运动指导处是国民党用军事机构出面限制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公开的半特务性质的机关,连国民党的县党部都得看它的眼色行事。地下党组织安排一批地下党员报名参加考试,有10名被录取。他们打进民众动员指导处后,了解到该处秘书吕尚志虽出身富商家庭,但他本人在北京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和地下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所以,主动接近他,对他做争取工作。后来通过他得到了不少国民党的反共情报。地下党组织及时研究对策,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阴谋。如“动导处”准备对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进行审查,也是由打入的同志事先通知宣传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1939年初,中共常德中心县委撤离踏水桥返回常德城时,挑选了几名党员安插到当地乡政府工作,并将常德小教支部的党员留下几名在学校当教员,继续隐蔽地开展抗日活动。同时,地下党还指派刘英到鼎安镇,以教书作掩护,在当地秘密发展了10多名党员,建立了猫儿山支部,积极推动当地的抗日救亡斗争。
1939年4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在邵阳被国民党邵阳县党部查封。6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湖南抗战形势逆转。7月下旬,中共中央南方局发出关于秘密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从半公开形式转入到基本秘密的形式,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建立完全的秘密机关。县委遵照这一指示精神,党组织完全转入秘密状态。
1940年春,常德县党组织的公开活动已相当困难。为了“长期埋伏,积蓄力量”,党员和党的干部都以职业作掩护,扎根于各行业中,开展党的工作。周士区党支部书记童冠群由组织派到周士乡当乡长。他担任乡长期间,在周士镇开办了新华派报所,组织进步青年办抗日墙报,演抗日话剧,宣传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不久,他又被调到新德乡担任乡长。他利用乡长的合法身份,一方面秘密地发展党的组织,一方面尽力为抗日救亡做些工作。他在该乡建立了一个抗日进步组织——民众抗日自卫团,自任团长。为了争取一般群众热心投入抗日,他利用国民党政府提出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对上面派下的捐款,指定要富户人家多出,穷户人家少出或不出;抽丁拉夫,对地主和大商户也一视同仁。国民党新德乡区党部执行委员王柏生,既是巨商,又是巨绅,从来没有人敢收他的捐款,也没人敢征他儿子的兵役。这年秋天,当征兵任务下达以后,童冠群令乡丁抓走了他的次子。后又派人封了他大儿子开的“久康绸布号”,令其交1000元抗日捐款后才准许开业,打破了过去惟穷人上战场的规矩。他的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怀疑,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不久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1941年,常安边境地下党负责人孙中原打入阳城乡公所,当了文化股长。当时国民党蒋介石又掀起反共高潮,洪湖地区的地下党遭受破坏,地下党员蔡元农、陈味泉等隐蔽到常安边境,孙中原就设法将他们安排到保校教书,得以长期埋伏下来。
 
五、准备抗日游击战
1938年上半年,地下党员向光源根据帅孟奇的指示,深入到大河街的一个茶楼和鸡鹅巷的一个饭馆里,以读报为名,宣传抗日救亡。同时秘密地同正在从河南巩县迁往辰溪的兵工厂在常德大河街中转站的工人韩春圃等联系,双方约定一旦在常德后乡太阳山一带开展游击战,就从他们那里取得武器。
1938年11月,常德中心县委在踏水桥发动农民,积极作好了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各种准备,还利用抗敌流动宣传队所持的国民党的军用护照,向新德乡乡公所一百多名工作人员,就武汉失守、长沙大火的形势作了公开演讲,宣传抗战时局和我党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12月份,中共湖南省委派李锐以《观察日报》记者的身份,到踏水桥向常德中心县委和全体党员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毛泽东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心县委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决定冲破国民党的限制,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打开抗日新局面。常德中心县委的这一做法因在1939年2月于邵阳召开的中共湖南省委扩大会议上遭批评而放弃。中心县委和所有下乡人员只得分散返回县城,开展农村武装斗争的计划没有实现。
 
第三节党组织再遭破坏
 
1940年8月,在国民党所谓“密捕密办”的清乡政策下,常德县中学教员、地下党员潘仁达被捕入狱,供出了中共常德县委负责人苏春成。9月,国民党中统特务张雨安派蔡筱庵等人,将苏春成逮捕,苏春成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叛变。
苏春成叛变后供出了常德地下党的整个组织情况,出卖了周士镇党支部书记童冠群、猫儿山支部书记刘英、常德小教支部书记刘振之及地下党员郑辉、娄文秀、张承忍。这6人被国民党密捕后,连同潘仁达共7人,于当年12月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其尸体被装入麻袋,沉于常德城大西门外乌龙港。
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又一次掀起反共高潮。白色恐怖在全县日趋严重,许多革命群众惨遭枪杀、拷打、监禁。是年春,叛徒苏春成已担任国民党常德县党部执行委员和中统常德县室主任。他带领反动军警继续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又破坏了地下党在黄土店等处的联络站,胁迫原县委组织部长李厚生、宣传部长刘少良和联络站工作人员杜翼等秘密自首。随后,一批党员也相继被迫自首或脱党。至此,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常德地下党组织全部遭到破坏。唯有湘鄂边区特委常安南工委领导的陈家嘴区委在常德、安乡边境继续开展地下活动。
 
 
第 五 编
中共常德县地方组织领导迎接常德解放的斗争
(1945年8月~1949年8月)
 
第十八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县境局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华民族经过浴血奋战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重建家园。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当局进行谈判。经过43天复杂而艰苦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国共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在不损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同意退出湖南、广东等省区内的8个解放区,常德县仍控制在国民党手中。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气势汹汹地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此时,常德县的国民党反动派秉承蒋介石的旨意,继续坚持与人民为敌,拼命发展反动党团组织,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常德形势非常严峻。随着美国货物涌进常德市场,常德工人严重失业;通货恶性膨胀,货物奇缺,钱币如同废纸;大批民族工商业濒临倒闭。再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农业经济严重萎缩,农村饥民遍地。城市居民生活陷入极端的困境。全县民众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第一节 革命人士惨遭杀害
 
解放前夕,县境特务组织遍布城乡,反共宣传甚嚣尘上,共产党员惨遭杀害,革命活动难以展开。仅县城,就有以蔡筱庵为首的“中统”,以陈拨萃为首的“军统”和“交警”、“军警稽察处”,以李默庵为首的十七绥靖公署和宪兵团等有牌号的反动组织20多种。他们在县城的省立四中、十一职中、白云、明义、县男中(今常德市二中)、县女中(今常德市七中)、移芝、中兴、畴范、翰文、县立初职等中等以上公、私立学校,安插中统特务,构成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迫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到处特务林立,戒备森严,白色恐怖笼罩全县。
1946年6月,国民党常德县党部和常德的中统、军统特务组织相互勾结,秘密绑架、杀害了汉口《大刚报》驻常德办事处涂天然等6名中共地下党员,将尸体分装成6麻袋,沉入沅水江底,企图消尸灭迹。后来,装尸体的麻袋在东门外皇经阁体仁堂边的回水湾浮起,一时舆论哗然,轰动城乡。《常德民报》即以《体仁堂发现死尸6具,请当局严惩凶手》为题进行了报道。几天后,湖南省主席王东原来常德视察,被害家属披麻戴孝,跪在汽车渡口拦车喊冤。在舆论压力下,国民党当局假惺惺地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最后却不了了之。而《常德民报》社长文杰却因报导此事,被解除职务。8月,活动在陈家嘴一带的湘鄂边区特委书记徐少保被叛徒李承高出卖。8月23日,常德县中统特务头子蔡筱庵亲自带领特务秘密将他和共产党员夏梦蝶(徐少保之妻)、通讯员王老黑绑架。将其押回常德,严刑拷打。他们坚贞不屈,守口如瓶,于8月26日夜,被敌人押到县城东门外盐关,捆在条石上,沉入沅水河中。国民党反动派用这种残忍手段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其行为令人发指。
1947年3月,国民党常德县党部在各乡保、机关、学校团体、行会中,成立由特务操纵的防奸小组,专门监视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破坏革命活动。他们为控制进步舆论宣传,将当时的《常德民报》、《新中日报》、《朗江晚报》等报社负责人,一律换成国民党、三青团的骨干,使这些报纸为其反共宣传服务。
10月,常德县国民党、三青团组织根据国民党中央党团合并的指令,成立国民党常德县党团统一委员会。李峻(党方)任书记,王有福(团方)任副书记,全县建立33个区党部,269个区分部, 有国民党员3097人,他们活动猖獗,四处猎处“共党嫌疑”和进步人士。
1948年5月,国民党更加疯狂地加强法西斯统治,重新恢复“常德军宪警联合督察处”。在全县发放和检查国民身份证,由警察局在每周三、六在县城设卡检查;还用突击的方法挨户查户口和非法搜查,并规定每周向县党部汇报一次,千方百计阻止地下党的活动。7月,常德县党部书记长李峻秉承驻常十七绥靖区司令部旨意,下令全县各中学在暑假组织学生“还乡工作队”,为他们作欺骗群众的“绥靖”宣传。同月,又成立“常德党政军联合邮电检查组”,并从当月29日开始非法拆检私人信件、包裹,妄图从中发现共产党的蛛丝马迹。11月,国民党第十七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在县城召开第一次绥靖会议,湖南省干训团在县城办“戡乱建国训练班”,策划镇压共产党。12月,县党部又强令县城所有中等以上学校,在校内外大搞颠倒黑白的丑化共产党、解放军的“壁报漫画”有奖竞赛,一时,反共气焰十分嚣张。
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南方各省胜利进军,分别以战斗方式和和平方式,干净利落地解决残余敌人。国民党宋希濂兵团所属的第2军、第5军、第100军、第127军及232师进驻常德,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同时,一些坚持反动立场的顽固分子也聚集常德,妄图垂死挣扎。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主任委员的湖南CC派头目张炯,曾任省军管区副司令及十七绥靖区副司令的王育瑛等,先后由长沙窜来常德进行反共活动。打着代总统李宗仁顾问头衔的旧政客荆嗣佑也从香港来常德,并以青帮头目身份开山设堂,拼凑所谓“中国自救反共同盟”。这些土匪武装盘踞常德,大肆抢粮抓丁、强奸妇女。一时群魔乱舞,搞得常德乌烟瘴气。7月4日,宋希濂在常德召开湘西数十县,600多党政军要员参加的绥靖会议,策划对抗解放军南下的“总体战”,国民党国防部长兼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到会鼓动。同月,湘西国民党暂编5师驻常设卡,企图阻止解放军南下攻取常德。
 
第二节 工人严重失业
 
抗战胜利后不久,常德经济一度复苏,到1945年11月,常德城内商店恢复到1068家,1946年增至2028家。然而,好景不长。1947年,大量美国货物凭借“救灾物质”的掩护涌进常德。美国“玻璃”牙刷独霸常德市场,使常德牙刷工人全部失业。原常德梳子、篦子盛销湘西一带,当时一个梳篦工人的收入,可免强维持3口人的生活,自美国“玻璃”梳子打入常德市场后,常德制梳业工人纷纷失业。美国的“玻璃”皮包、“玻璃”皮带在常德风行,又挤垮常德的制革业。较大的朱万兴制革厂被迫关门,用机器生产的制革厂也奄奄一息。由于美货涌入,常德民族工商业濒于倒闭。县城130家织布业,开工的仅30户;94家针织业,开业的不及半数,急待救济的失业工人、贫民及家属达8300余人。1949年,多数工商户破产,幸存者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全县工业产值仅77.18万元,人平1.42元。
 
第三节 抢购风潮盛行
 
全面内战开始后,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经济急剧恶化。为了控制整个国家经济命脉,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实行币制改革。23日,金圆券在常德发行,新旧币实行兑换,规定法币(1935年11月4日实行法币政策,法币与银元比价为1:1)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1元,银元折合金圆券2元。1949年2月份起,金圆券币值狂跌,常德县城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一日数涨,县城发生抢购风潮,抢购者把商店围得水泄不通,造成十店九空,货物奇缺。政府不得不对部分商品实行限购。3月至4月,商店拒收金圆券,居民买货时,店主收金圆券不用手去数而是用秤去称。5月份金圆券彻底崩溃,成为废纸。5月4日,湖南省银行挂牌,市场交易一律使用银元。6月22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规定,金圆券5亿元兑换银元1元。
随着抢购风漫延,金圆券贬值,官绅匪霸乘机勒索。1949年,常德绥靖公署就向县城居民勒索应变费13000银元。公务人员、教职员、工人和学生的生活陷入极端困境。广大民众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第四节 饿殍遍野
 
在这期间,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只收苛捐杂费,不修垸堤塘坝,农业收成听天由命。恰逢这几年自然灾害连年,农业经济严重萎缩,农村饥民遍地。
据《常德县志》和《常德县水利志》记载,从1945年到1949年的5年中,有4年发生严重灾害。1945年,“县境自三月下旬至六月无透雨,塘坝水竭,田禾枯萎,民食绝望。”佃农交租后,所剩无几,生活十分困难;再加上国民党横征暴敛,强行搜刮军粮,地主豪绅巧取豪夺,乘机剥削,到1946年间,常德城乡饥民成群结队,背着讨米袋、饭锅,吃大户。他们把地主的仓库打开,摊分谷米。1946年,“7月中旬大雨4昼夜,清平、永安、朗明、天平、国泰、碧潭、崇孝、新德、周士、西湖、成城、阳城等20余乡渍淹成灾。数万农民无家可归,纷纷出外逃荒,饿死者不少。”1947年,“春夏间,霪雨兼旬,八官障等湖区渍涝成灾”。农民以糠菜度日,食不饱腹,衣不遮体。1948年,“5月,暴雨大水,县境29乡,溃决20乡,淹田53万亩,灾民30万聚集在县城。”石板滩拾柴坡161户农民中,出外讨米的33户,卖儿卖女的9户。9月,米价飞涨,抢米风波迭起。10月,长沙的抢购之风漫延到常德。常德的华南、合记、亚细亚3家煤油公司每天挤得水泄不通。每人限购煤油4两。猪肉、大米也很难买到。1949年,“6月上旬,连日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小垸溃决,大垸受渍,损失严重。”据上德乡(今斗姆湖一带)部分农户生活调查统计,雇农年人均吃粮120公斤,佃农年人均吃粮145公斤,自耕农年人均吃粮225公斤。
 
 
第十九章 重建党的组织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宣布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1945年10月,省工委在长沙召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次会议,研究恢复党组织和开展工作的问题。1946年,省工委先后在湘中、湘西的十几个县恢复党组织和发展党员。1947年开始,外省党组织及中央直属的分局也先后派员来湖南或湖南与广东、江西、湖北交界的地区发展党组织。8月,省工委派雷天一、方用来常德恢复党组织,开辟常德工作。
 
第一节 建立中共常德支部
 
1947年7月下旬,打入常德师管区任中尉军需的共产党员陈白清突然接到长沙大公书店陈明的来信,说:“你哥哥从北方请假回家,要你来长一叙。”陈白清无兄无弟,情知是上级党组织要他去长沙接头,立即告假奔赴长沙,在大公书店见到了省工委书记周礼(化名唐裕厚)。省工委要求他继续隐蔽为党工作。陈白清拿着周礼的信回到常德,等待省工委派来常德恢复组织的同志接头。
8月,湖南省工委派共产党员雷天一、方用及妻子李小明来常德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并指定雷天一为常德地下党的负责人。雷天一原是长沙《小春秋》报社的主编,他们到常德后,以办《建设报》为掩护,雷天一任总编辑,方用任编辑部主任。不久,又与地下党员陈白清取得联系。他们为了能在常德城站稳脚跟,雷天一还同国民党专员公署专员谢慕韩拉上同乡关系。
9月,省工委又先后派丁正、肖质祥、郑玉(女)3名中共党员到常德工作。这时,常德县城联系上的共有7名党员,由雷天一负责。因为,他们都是外地人,要在常德站稳脚跟,还得都有正当职业作掩护。经过雷天一的多方周旋,丁正安排到《建设报》当编辑,肖质祥到该报当校对,郑玉被安排到黄泉小学教书。
11月,省工委组织委员刘亚球夫妇来常德加强领导,同方用夫妇住在大高山巷泰康木器店后面一间破旧的小民房里,房里仅有一张大床,刘亚球夫妇睡在床上,方用夫妇在地板上开行铺。这时,常德反动势力很猖獗,反动派到处安插有特务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稍不注意,就会落入虎口。当时,上级没有发给活动经费,找一份职业又十分困难,没有职业就没有生活来源。刘亚球夫妇到常德住了半月后,因找不到职业作掩护,只好又回长沙。
1947年12月,《建设报》因缺乏经费被迫停刊,这给常德城地下党员的立足与生活造成很大困难。雷天一千方百计的找常德新闻界拉关系,才将方用安插到《迅雷报》,丁正打入《商情日报》,雷本人转任《新中日报》副总编,并带肖质祥到《新中日报》当检字工。
1948年1月,郑玉调回长沙,省委调省委委员雷天一到耒阳发展党的组织。同时,方用被指定为省工委驻湘西的特派员。雷天一临行前,把全部工作移交给方用,并将方用介绍到常德县女子中学和光汉高中兼课。
1948年7月,地下党员吴钧(后任慈利工委书记)通过省工委介绍由湘潭回到常德,住在常德东门外哥哥吴守仁家。他与方用接上联系后,将在中山大学读书时,一起在该校参加过学生爱国运动的同学吴仕元的情况向方用作了汇报,并介绍他加入了地下党。吴仕元在县城小西门,开设“元福商店”,孤儿黄冬生被收养在店里当店员。吴仕元由方用批准加入共产党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当时,地下党没有一点活动经费,外地派来的党员生活费都成问题。吴仕元将商店的收入和变卖的家产,为地下党活动提供经费。他所开设的“元福商店”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站,店员黄冬生也从事联络工作。联络站的秘密联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口头联络,其暗号为“我是唐先生的亲戚”或“是唐先生要我来找方先生的”;二是书信联络,外地来信,即写“常德小西门元福商店黄春生先生收”,黄冬生的名字改为黄春生是方用的决定。有时也采取寄旧书的办法,在旧书的空白处用米汤书写,收到后用碘酒擦试显现。这些联络方法多次应用,未被国民党发觉。
1948年9月的一天晚上,方用通知陈白清、丁正、吴钧、吴仕元等人到元福商店开会。黄冬生负责在店前望风放哨。这次会议由方用主持,正式成立了“中共常德支部”,指定吴仕元担任支部书记职务,陈白清为组织委员,丁正为宣传委员,并部署了支部今后的工作任务。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常德城区建立最早的一个支部。这时,中共常德支部仅有党员5名,其中李小明从未参加过组织生活,也没有介绍她的身份,这是上级组织的有意安排。中共常德支部直属省工委领导,联络地点仍设在小西门元福商店。
1948年放寒假后,方用辞去光汉高中任课,专事地下党的领导工作,其生活费和活动经费主要靠吴仕元供给。后来元福商店的经费不够了,吴就要黄冬生去他老家黄市港卖掉三亩多田,所得银洋400多块,几乎都充作地下党的经费了。
1949年春,中共常德支部先后发展了《新中日报》的记者卢善庆,省立四中英语教师沈克家及元福商店从事联络工作的黄冬生3人为中共党员。
 
第二节 建立中共湘西工委和中共常德区工委
 
一、建立中共湘西工委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和谈破裂。4月20日夜至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突破长江天险。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首府南京后,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向中南地区挺进。从武汉逃到长沙的白崇禧部和原湘鄂边的宋希濂部仍顽固抵抗。为配合解放军作战,省工委加强了对湘西重镇常德的领导。4月下旬,派周艾从回到常德协助方用工作。5月初,省工委在长沙市召开有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武装工作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中共湘西工作委员会(简称湘西工委),方用任书记。至解放时,中共湘西工委辖常德、澧县、安乡、临澧、慈利、桃源、益阳、石门8县党组织,有支部34个,党员近500名。
 
二、建立中共常德区工委
周艾从来常德与方用接上关系后,凭借他同《新中日报》社副社长周绍项的叔侄关系,担任了《新中日报》主笔,并以此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6月,中共湘西工委书记方用,在桃源县九溪乡地下党员沙成章家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共常德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常德区工委),指定周艾从担任常德区工委书记,卢善庆任组织委员,夏治安任宣传委员。原中共常德支部书记吴仕元调任桃源区工委书记。中共常德区工委建立后,便放开手脚,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区工委首先吸收了省立四中的学生周治辅、周治瑾、盛伯林、徐南生4人加入地下党,指定周治辅任党支部书记。尔后,学生支部又吸收了罗忠杰入党。学生支部成立几天后,常德区工委发展了一批回族知识分子入党,建立了中共常德回民支部,指定李光新为支部书记,黄仁荷任组织委员,定正清任宣传委员,翦万民任群运委员。不久,上级组织又批准了清正小学教师王泽民重新入党(王1938年入党,后脱党)。至此中共常德区工委辖3个党支部,即机关支部、学生支部、回民支部,共有党员23人。其中,机关支部有王星池、周艾从、卢善庆、夏治安、黄冬生、李小明、沈克家(潜伏在外)、胡尘、江泉等13名党员,指定王星池任支部书记。
随着党组织的快速发展和党员人数的增加,常德县的统战策反工作全面展开,瓦解敌人,保护城市的工作有序进行,迎接解放的气氛日渐浓厚起来。
 
第三节 恢复中共常安南工委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以常德县陈家嘴为中心的常(德)安(乡)南(县)边境地区,一直有湘鄂边特委领导的中共陈家嘴区委在活动。1946年8月,中共湘鄂边特委书记徐少保被捕牺牲后,陈家嘴区委及党员与上级失掉联系。1947年6月,魏恒若经湖北荆门、钟祥北山地区党组织同意来湘北隐蔽。10月,湖北襄南地委与他接上关系,并令他清理原常安南边境的党员,恢复其组织活动,并建立中共常(德)安(乡)南(县)工作委员会,魏恒若任书记。工委先后恢复和发展了60多名党员。
 
 
 
第二十章 迎接解放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而浴血奋战的时期。常德的地下党组织、地下党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领导常德人民开展了瓦解敌人的工作。在解放军逼近常德城时及时组织群众保护工厂、机关、学校、档案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配合解放军解放常德县县城。
 
第一节 发动学潮
 
一、揭露选举国大代表的黑幕
解放战争期间,常德各中学进步学生在中共常德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多次发动学潮。省立四中和县立中学的学潮一时轰动全省,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反动派的威风。
1947年,蒋介石为了登上“总统”宝座,在全国搞国大代表选举。而其时国内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民怨沸腾。当时,《大公报》曾刊出一副对联:“竞选贿选大选不分南北,圈定指定一定不是东西”,这是代表老百姓对反动派倒行逆施的有力讽刺。在反动派内部也演出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丑剧。常德县的国民党、三青团组织为争夺候选人拉选票,不惜使用各种卑劣手段,突击发展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拉夫筹数,大搞舞弊,引起进步学生和城乡人民的不满,终于爆发了省立四中学生强扭党方帮凶游街示众,揭穿选场舞弊的斗争。
国大代表选举开始后,有一天,省立四中有些学生去投票站看热闹。有位学生在鸡鹅巷的投票点发现,县党部头子李峻的帮凶巢绪竟敢公然舞弊,以代写选票为名,几次把本是选别人的选票改写为李峻投入选票箱中。被这位学生当场揭穿后,巢绪恼羞成怒,竟然率打手将这位学生痛打一顿,并诬蔑他是异党分子无端寻衅破坏选举,强行要送去治罪。后来在其他一些学生和正义市民的帮助下,才挣扎逃脱。此事传开后,市民纷纷谴责这种无聊的选举。省立四中的彭启斌、诸寰海、李嘉文等一些进步学生,则愤怒地冲进县警察局,将躲到厕所里的巢绪抓出来痛打一顿后,押在一辆人力车上,用皮带反捆了双手,戴上高帽子,在全城游街示众。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在府坪口示众时,围观者达数千人。此后,县党部通过其工会理事长苏春成蒙蔽和组织一些码头工人,将巢绪抢回,并企图抓捕为首的进步学生,抓了几天都未抓着,终因自己干的事是丑事而不了了之。
这次“国大代表”的选举,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为县救济院长谭肖崖,妇女会的戴可远;三青团推出的候选人是胡善志、刘曼珠。他们先是层层开会,设宴请客,选举时双方都互派爪牙包围对方会场,互相攻击,大打出手。1947, 年9月24日,谭肖崖、刘曼珠当选为“国大代表”。
 
二、反对国民党抓丁拉夫
1946年6月底,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按照蒋介石的旨意,把湖南当作内战的重要战略基地,肆意征兵、征税、征粮。据统计,有100万湖南青年被国民党送往内战前线。
1948年,李默庵被任命为十七绥靖司令后,在常德提出“十万青年,十万干部”的口号,企图收罗湘西青年充当反共骨干和内战炮灰。搞得城乡不安,百姓不宁。青年农民为了躲壮丁,跑到荒郊野岭,风餐露宿而不敢归家。一次,省立四中一个青年学生也被国民党常益师管区抓去当了壮丁,这事引起了学生们对国民党挑起内战的强烈不满,学生读书会的骨干当即组织了许多学生去师管区质问,向他们要人。因对方蛮横无礼,学生们和国民党的官兵打了起来,引发了一场抗议抓丁拉夫的学潮。
 
三、县中“反贪驱张”斗争
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摇摇欲坠,全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学生运动汹涌澎湃。是年,常德城区各中学的学潮也不断发生,其中尤以常德县中的一次学潮最为激烈。在中共常德地下组织领导下和进步教师的支持下,富有爱国热忱的县中学子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反贪驱张”运动。
1948年上学期,原县立中学校长罗世泮与世长辞。化学教师张礼干凭借叔父张镇任国民党宪兵司令的权势,窃取了校长宝座。张礼干任校长后,经常克扣教师工资、贪污学校公款,学校民主作风每况愈下。县政府、十七绥靖公署以及军、警、宪、特机关经常派人来校巡视,师生稍有不满情绪,他们便以“异党”罪名论处,师生敢怒不敢言。恰在此时,高二班的语文教师戴澧和刚从湖南大学毕业聘来的历史教师万官文经常在学生中谈论国内局势,揭露学校弊端。1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戴老师把高二班的管子炎同学叫到一个僻静处,谈到了学校当局的种种不良现象,鼓励学生起来反对。管子炎便与罗丕显等几个班干部商议,于晚自习时发动同学揭发学校当局做的一些坏事。大家一致推选管子炎、罗丕显、孙伯衡等人组成“反贪污、反饥饿、反压迫”领导小组,设工作机关于校旁乾明寺佛堂内。并以学校总务处帐目混乱,“麻雀吃谷六十石”为突破口,驱赶校长张礼干,掀起学潮。
在“三反”领导小组倡导下,高二班全体同学纷纷签名,决心与张礼干斗争到底。他们分成若干行动小组,一部分同学准备标语、漫画、大字报,揭露张礼干的种种罪行;一部分同学到全校各班串联,准备罢课,给校方施加压力;一部分同学起草《告全县父老书》和《告全县爱国青年学生书》两份快邮代电,刻印后,在全县社会各界散发。
通过一番策划,他们于1949年元旦节这天,拉开了斗争序幕。当晚同学们连夜张贴了30余幅标语、漫画。内容是:“学校帐目混乱,要彻底清算!” “麻雀吃谷六十石,奇闻!”“大斗量进,小斗量出,搜刮民财!”“张礼干一定要偿还同学们的血汗!”……第二天早晨学生起床,见到标语、漫画,奔走相告,聚众围观,引起共鸣。学生震怒,全校罢课,校长张礼干闻风丧胆,只得藏匿。素来威风懔懔的军训教官,也垂头丧气,无可奈何。
在全校罢课的同时,高二班学生将印好的“快邮代电”散发到县城各中学、机关团体及社会各阶层。县内的学潮,顿时成了常德城内的头号新闻。
为了缓和矛盾,校方只得邀请十七绥靖公署的张科长,县教育科的戴中夏科长来学校调解。校方有校长张礼干、教导主任王敦睦、训育主任王有富、军训教官杨煜、及部分教员。学生方面以高二班学生为主,各班派代表参加,地址在高二班教室。张礼干用花言巧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搪塞,更加激起同学的愤怒。有的同学主张用暴力打击校方的气焰,进步教师和“三反”领导小组,考虑学生手无寸铁,用暴力必定会吃亏,于是决定改用呼口号来造声势。顿时,教室内响起“张礼干要退出赃款!”“张礼干从县中滚出去!”的口号声。一位身材魁梧的学生,突然离开座位去抓张礼干,张见势不妙,夺路而逃,协商不欢而散。翌日,学生请愿团手举旗帜,高呼口号,列队来到县政府请愿,站岗的卫兵不让进去,当即争吵起来,县府秘书怕把事情闹大,将请愿团迎入县府大院。县长文子纯借公事在身,不肯出面,由秘书作全权代表,请愿团不答应,通过反复交涉,文子纯才亲自出面。这时,请愿团向县长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撤销张礼干的校长职务,二是召开一次各方人士参加的谈判会。县长见群情激愤,只得表示同意。不几天,便举行了谈判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县府秘书、教育科长、学校总务主任、学生代表、学生家长及社会名流。学生将校方使用的大秤小秤、大斗小斗当堂演示,将假帐目及所有罪证全抖了出来。校方见马脚全露,无法掩盖,只得作了个冠冕堂皇的检讨。
常德县内的学潮,震撼了湘西数十县。官府怕事态扩大,知道来硬的不行,便指使校方采取“重点突破,分化瓦解”的方法对付学生。此时,即将放寒假,他们向学生家长施加压力,说什么你家学生在校闹事,官方打算采取弹压措施,如不及早将学生带回,其后果自负。学生家长听到此讯,便立即赶来学校,拼死拼活将自己的孩子带回家。不几天,带头闹学潮的学生一个个地被家长带走,落得群龙无首。学潮虽然随寒假而消散,但是对国民党反动当局是个有力打击。
 
四、省四中“驱文”斗争
1948年下学期,进步教师沈克家来省立四中教英语,他经常利用英语教学,向学生介绍国内斗争形势。1949年春,沈由中共常德支部发展为地下党员。此后,他团结周治瑾、盛伯林、罗人杰、陈秀实、陈焕炎、雷恭政等一批进步青年,组织他们到自己住所阅读《中国向何处去》、《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刊;用无线收音机秘密收听新华社电讯,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随着我党连续组织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但是,行将灭亡的国民党作垂死挣扎,更加疯狂地在国统区搜捕和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常德城,处处有特务对进步人士跟踪盯梢。1949年4月的一天,沈克家在教室里上课,一个特务在外边转来转去,要逮捕沈克家,被当时的学校校长苏清卓制止。紧接着又有一个穿军服,没有佩戴领章、帽花的陌生人在校门卫上冒充是“沈克家的同乡、同学”,到沈克家的住房外看了一眼就走了。门卫工人将此事告诉沈克家后,引起了沈的警惕,断定是特务在寻找他的住所,以便对他暗下毒手。沈克家立即离开学校,躲在东门外一家酱园里睡觉。果然当天晚上全城戒严,捉拿沈克家等人。沈逃离常德后,特务机关还电告临澧等县,说是“共党分子沈克家带起一部电台逃走了,迅速协缉”。
沈被逼走,学生断定是中统特务、训育主任文运庆告密。5月,校内特务活动日益猖獗,学生阅读进步书刊、谈论内战消息都作为共党嫌疑传训,学生对此十分愤怒。该校学生读书会成员根据常德地下党组织的指示,在学生中秘密传播解放军渡过长江,南京、太原、杭州、南昌、武汉、西安、上海相继解放的消息,鼓舞学生斗争的士气。他们相互串联,举行全校罢课,驱赶反动训育主任、中统特务文运庆。迫使校方同意了学生的要求,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五、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
1949年初,以湖南大学为首,开展了以提高师生员工生活待遇为中心的罢课、罢职、罢工斗争,紧接着,长沙100多所中小学教师同时进行罢课请愿,开展“索薪”运动,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的新高潮,长沙的学生运动很快波及到常德。
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武汉,常德一带被鄂西败退的宋希廉部占踞。蒋介石任命宋为湘鄂川黔边区军政长官,收罗土匪武装,将田载龙、陈子贤、周燮卿、罗文杰、汪援华等5股土匪部队,分别编成一、二、三、四、五等5个暂编师,这些土匪武装大肆抓壮丁、抢粮、强奸妇女。盘踞在常德并被任命为城防司令的暂编五师师长汪援华,大肆抢掠粮食,仅有条据可查的就有53000石,被抢民粮无以数计;沿公路一带被轮奸至死的妇女7人,这些行为激起常德民众的强烈反对。省立四中和常德其它中等学校的学生群情激愤。进步学生周治辅、盛柏林、陈秀实、罗人杰等,即刻积极组织发动,并由学生自治会常务理事罗允绪出面,先后召开了省立四中学生自治会事理会、学生代表大会。并由省立四中学生会发起,召开了常德县男中、县女中、省立十一职中等7所学校的学生代表联席会议,决定马上发通电、出墙报,并举行7校学生联合游行示威,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但是,反动当局知道后,立刻百般阻挠,并扬言如果学生上街,就要血染常德城。各校的三青团组织和特务分子也倾巢出动,在学生中大搞分化离间活动。面对这种情况,中共常德地下组织及时向进步学生传达解放军已经打过长江,我们要 “保存革命力量,不作无谓牺牲”的指示。于是,进步学生们将这次活动改为在校内出专题墙报,开座谈会。周治辅、盛柏林等学生还积极撰写文章,揭露常德的国民党反动派镇压进步学生活动的罪行,并化名在长沙《实践晚报》(地下党掌握的)上发表。
 
 
第二节 开展统战工作
 
一、团结民众
中共常德地方组织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各族人民,做好迎接常德解放的准备。
常德回民支部的全体地下党员,在少数民族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动员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自保、自救,迎接解放。他们除了对自己身边的亲友进行日常的宣传教育外,还充分利用各种有回族特色的阵地,用多种方式深入到群众中做细致耐心的宣传工作。一是以清真完小为阵地开展半公开的宣传。当时清真完小有300多学生,绝大部分是回族、维吾尔族。因战争耽误等原因,很多学生虽读小学却已是15~20岁的青少年了。他们通过给学生教唱《山那边哟好地方》、《王小二过年》、《茶馆小调》等歌曲来歌颂解放区的光明、揭露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启发这些学生们的觉悟,再由学生们在群众中传唱开。清真完小有较大的操场和礼堂,设置有篮、排球场和乒乓球桌,东门外一带的中学生和社会青年,每天晚饭后和星期日都喜欢来学校打球。他们也就在陪这些青年打球时,与其建立感情,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当时的内战形势,驳斥反对派散布的“共产共妻”和取消宗教信仰等谣言。二是利用清真寺进行宣传活动。每逢星期五,清真寺都会聚集众多的回民参加宗教聚礼,并且在正式礼拜之前会在冲洗间和大殿前厅喝茶闲谈。回民支部和读书会的许多成员就利用回民身份分头参与其中,以听来的消息为名,以闲谈的方式,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共产党主张人人平等,人人有工作,个个有饭吃;宣传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等。这些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常德的回民群众,特别是清真寺的阿訇、老师傅等教职人员,如王志周、黄承恩、李效之、马道美等人,都坚守岗位,直到常德城解放。三是利用茶馆作掩护进行宣传。从东门外到大河街一带的码头工人、宰牛工人、制革工人和其他一些靠卖苦力为生的穷苦群众,一天辛苦下来,吃过晚饭之后,大都喜欢坐茶馆喝茶,听小道消息,听说书,听唱戏,以消除一天的疲劳。这里的茶馆多,地下党员不仅将这里作为接头联系的地点,也利用与大家一起喝茶、谈天的机会,宣传解放军、解放区的情况和共产党的政策。这些方法不仅稳定了民心,更重要的是为共同迎接常德解放团结了一批进步力量。
 
二、瓦解敌人
1949年4月,湘西方面一些坚持反动立场的顽固分子聚集常德城,密谋策划,妄图作垂死挣扎。4月下旬,中共常德区工委根据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安排地下党员丁正起草了一封《给国民党常德党政军警头面人物的警告信》,然后由地下党联络员黄冬生刻印,寄发到这些人的住处。信的内容是:“XXX先生:蒋介石依靠美式装备的几百万有生力量,已在三大战役中被消灭殆尽;经营大半年的'长江天堑',一瞬间就被突破了。蒋介石再也没有力量阻挡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全国的解放屈指可数(原文如此)。你们助纣为虐,残害人民,作恶多端,解放后是要和你们清一清、算一算的。你们跑是跑不了的,因为蒋介石不可能把你们带到台湾去。躲也没处躲,始终是会被捉拿归案的。据我们瞭(了)解,你们之中还有人在继续作恶,这是不能容许的。现在我们向你们提出警告,立即停止作恶。不再与人民为敌,争取宽大处理。你们作恶,我们知道,你们改邪归正做了好事,我们也知道。这封信不是用来吓唬你们的。现在局面已经明朗,你们自己也看得出来,我们不过是向你们提醒一下,奉劝几句,何去何从,是选择的时候了。”信的署名是“中共湖南省调查委员会”。他们接到信后一派恐慌,就连气焰十分嚣张的城防司令、暂编五师师长汪援华去医院看病,都要带两列全副武装的队伍保护。当时驻在常德城的军统特务头子陈拨萃更是吓得不敢出门。
7月份,中共回民支部的李光新、王泽民、定正清等人又以《警告信》为蓝本,改写了一封题为《致常德各界人士的劝告信》,散发给驻常德城的国民党各公法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奉劝他们看清形势,接受共产党的解放。同时,在《新中日报》工作的地下党员、夜间编辑丁正等人,团结报社的排字工人和电讯人员,将秘密收听到的新华社关于人民解放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向南挺进的电讯,改写成外国电台的电讯刊发在《新中日报》上,鼓舞常德人民护厂、护校、护店的决心。在常德城解放的前几天,中共常德区工委书记周艾从,组织委员卢善庆等编印了《告常德人民书》,在常德城乡广为散发,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要求各单位保护好档案、财产、防止敌人破坏,以实际行动迎接常德解放。
 
三、做好名士的思想工作
戴修瓒1887~1957),法学家,常德县人。早年留学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回国后先后担任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主任兼教务长、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最高法院首席检察官、上海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名誉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系主任教授。抗战结束后,他不满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忿而“退隐”回到家乡常德城居住。1948年中共常德支部建立后,支部书记吴仕元就与他频繁接触,交谈当前时局与民族前途命运。吴仕元调任桃源区工委书记后,常德区工委书记周艾从继续与他保持联系,经常通过亲戚向他转达党的信息和内战形势,鼓励他解放后出来为新中国、新社会服务。常德解放后的第二天,他即参加了各界人民欢迎解放军的大会,并被选为常德各界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了支持常德新政权,他主动将藏在家中水井里的10根金条拿出来献给人民政府作为办公经费,后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婉言退回。
翦质辅,常德回教协会理事长,常德城内较大的资本家。他在常德回民和工商界都有较高的名望。其长子翦万松是回民支部地下党员,次子翦万民,在西南大学读书时就是个进步青年。常德回民支部地下党员王泽民,利用回民青年会总干事的公开身份,与翦万松、翦万民结成好朋友,王经常到翦家串门,主动与翦质辅接触、交谈,取得了他的信任。翦氏一家对共产党有了较高的认识,在常德临近解放时,为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一次,启明镇(今城东办事处)镇长向国民党县党部密报清政小学有共产党嫌疑分子活动,县党部准备抓捕王泽民等人,翦质辅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通知了王泽民等人,使其躲过了国民党警察与特务的迫害。随后,他将自己的住房让出一部分供回民支部成员居住和活动。当湘西工委书记方用办公和居住地存在危险时,他们又毫不犹豫地住到乡下,把住宅让出来供方用和湘西工委机关使用。他家里有单独的庭院,二层楼房,而且有电话机,这在当时是较稀罕的,长沙和外县来联系工作的地下党员,隐蔽在这所“高门大户”内,实在是又安全,又不露痕迹。常德临近解放时,东门外一带的回族贫民生活困难,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地下党为了安定民心,找翦氏协商解决。鉴于当时市面上食盐紧张,盐价很高,他们当即无偿献出自家仓库里的10袋近2000斤食盐分给各户贫民卖盐买米,度过难关。1949年7月,解放军进驻常德城后,无米可买,征粮一时也来不及,军粮成了大问题,而这时能最快换来大米的不是金条,而是食盐。翦氏父子得知此情况后,再次献出自家仓库里的数千斤食盐,换成大米后解了军粮的燃眉之急。
周绍项,是常德政界、文化界的一个头面人物。常德三青团机关报《新中日报》的副社长。常德工委书记周艾从利用自己是这家报社的主编,又与周绍项是叔侄关系,对周绍项和全报社人做了大量耐心的策反工作。一方面以党的政策和革命形势教育他们,一方面用国民党政权大势已去的形势分化瓦解他们。为了完整保存报社,常德解放前夕,周艾从陪同湘西工委书记方用,在公墓基地茶园与周绍项做过一次夜间长谈。在诚恳的气氛中,方用对周绍项进行了理性的说服教育,向他讲解党的政策和当时的形势,并向他交待了保护报社为迎接解放服务的具体任务。当时常德三青团的头目兼《新中日报》社长贺遂初,决定让《新中日报》社跟着守城的暂编五师迁到湘西去时,遭到周绍项和报社大部分人的反对,阴谋未能得逞。解放前夕,常德地下党铅印的《告常德人民书》就是由该报社的工人秘密排字、印刷的。迎接解放军进城的过街横幅和大量标语,也是在《新中日报》社内准备的。
在教育界、工商界的上层人士中,地下党也做了大量统战工作。教育界中等以上学校的校长除女校长张澜以外,地下党员都一一上门恳谈,宣传国内形势和共产党的政策,希望他们切实做好护校工作。他们中有些人不仅自己按照地下党的要求去做,而且还主动协助地下党组织进行宣传,相互之间串联、沟通。对常德城一些较大商铺的老板,地下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宣传,动员他们一律不要外逃、不要外迁。而他们在得知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后,也认为合情合理,也就安下心来等待解放。所以在常德解放后,常德城一些较大的商号企业,如吉春堂药店、同济堂药店、聂振茂药店、华法药行和光明电厂等,都能正常营业,在资本家中还涌现了何志明等积极分子。
 
第三节 做好策反工作
 
1947年4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根据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全面分析了程潜、陈明仁的历史及其思想、处境,派余志宏、涂西畴做程潜、陈明仁的争取工作,程潜、陈明仁审时度势,深明大义,在关键时刻毅然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彻底决裂。
4月底,省工委通过程潜任命曾参加南昌起义、脱党后一直在国民党军中任职、但早就盼望弃暗投明、且已与湖南地下党多有接触的陈采夫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第四保安司令部司令,让他回常德发展“湖南进步军人民主促进社”(简称民促社)成员。5月,省工委把对“民促社”的联系工作交给中共湘西工委书记方用,至此,陈采夫便与方用携起手来,共同做好常德的策反工作。
5月2日,陈采夫由长沙赴常德上任。当时的常德政治、军事情况都很复杂,不仅有宋希廉统领的正规军和暂编师驻扎,而且还有北方及南京解放后,逃窜来的国民党方面的大大小小的党、政、军、特人员,常德县县长李在和原系十七绥靖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常德城的反动势力很大。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陈采夫于6月初报请省工委,决定策反安乡县县长熊壮猷到常德县任县长,另调“民促社”成员,安乡人吴铁铮任安乡县县长。6月上旬,陈采夫以专员身份到安乡做熊壮猷的统战工作,并交待中共安乡区工委书记金汉川暂不把矛头对准熊。陈采夫与熊壮猷早于1946年在杭州周淘漉家相识,这次陈任专员又是接周的下手,互相之间比较了解。经过陈的劝导,熊加入了湖南进步军人民主促进社,同意调任常德县县长的安排。
6月下旬,陈采夫因先后在澧县毛里湖、人和铺等处组织武装暴动,又在临澧停弦渡一带发动群众武装抗击暂编第一师田载龙部在地方抢粮索款,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怀疑陈已投靠共产党。国民党当局发出悬赏5000大洋活捉陈采夫的通缉令,陈采夫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时,他根据省工委和湘西工委的意见,潜伏在临澧与石门交界的赵家巷。当熊壮猷与吴铁铮的新任命发布后,国民党反动派更加警觉,说吴铁铮是陈采夫保荐的共产党,不准熊壮猷向吴移交。这时宋希濂到常德城主持召开反共会议,各县党政头目都要参加,惟独指定熊留在安乡不来开会,目的就是抵制吴铁铮到差。这时,陈采夫已潜伏下来,联系不上,熊壮猷上任受阻。因熊壮猷任安乡县县长是李默庵保荐的,敌人并不知道他与陈采夫和“民促会”有关,于是,熊雇船到常德找宋希濂游说,几经周折,就同意他们“到差”了。
熊壮猷准备到常德到差之时,受到了国民党常德县党部书记李峻、县长李在和、县警察局长李光汉一伙人以“常人治常”的口号抵制。并以游行,扔手榴弹等手段对熊进行恐吓。李在和交印就等于丢官,对移交也一拖再拖。一直到7月22日澧县解放,才于7月23日上午正式交印。交印后,李在和同反动头目一起西逃。
熊壮猷到任后,为了安定人心,维持秩序,县政府的全班人马,除换了一个主任秘书和监印员外,一个未动,各安职守。他随即打开牢门,释放了所有犯人,布置警察局及城关各镇维持秩序,做好“迎解”准备。24日上午,白崇禧打电话到暂编5师司令部,叫嚷要“空室清野”。汪援华部开始在城内收缴警察的枪支,他们首先在西门外缴了一个警察分队的枪,城内站岗的警察也有被缴枪的;同时抢走了一部分电信机件;还叫嚣放火烧城。25日上午,陈采夫利用常德县电信局李局长和朱股长的朋友关系,把熊请到李局长家中听陈的电话命令。令熊尽可能设法掌握所有地方武装,不使之上山为匪;以一小部警察留城维持秩序,严防流氓地痞乘机抢劫破坏;其余警察及自卫部队官兵向离城不远的德山方向撤退,打击溃逃之敌,截留被抢夺的物资。熊壮猷受命后,令自卫队部队集结于德山,特约驻黄土店的自卫总队第二大队大队长李忠到德山会晤。不料,熊壮猷出城后,城内事变,汪援华将城内留守警察全部改编为他的独立团,并声言熊已叛逃。熊壮猷始觉不妙,但进城已很困难,便召集部属商议起义事宜,虽未统一意见,但他仍不放弃做工作。27日,汪部向德山方向移动,熊将已撤离到德山的警察和自卫队移至谢家铺鹿角坪。29日,常德城解放。熊闻讯即集合部队,表明身份,正式宣布起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自卫总队长成忠孝却按兵不动,警察局长李光汉勾结成忠孝下面的中队长,反对起义。这时,石门桥已有解放军,熊壮猷率200多人枪向石门桥方向前进,找到解放军的詹以贵团长,并将所属队伍的枪支交给了解放军。正当熊动员缴枪之时,成孝忠、李光汉拉起部分亲信逃走。成孝忠在解放军威慑下,经熊壮猷两次写信劝导后投降。李光汉至死不悟,逃往芷江为匪。30日,熊壮猷回城,8月2日,被指派为常德各界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筹集军粮等事宜。
 
第四节 迎接解放
 
一、建立党的外围组织
1947年春,中共中央在《关于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策略的指示》中指出:“针对目前蒋的镇压政策,我们应扩大宣传,避免硬碰,争取中间分子,利用合法形式,力求从为生存而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同年5月5日,党中央又发出新的指示,要求蒋管区地下党组织要保护党及民主进步力量,以继续加紧开展人民运动。为了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常德支部成立后,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十分注意团结一批进步分子,成立群众组织,并经常给予指导,使其变成革命团体。通过这些组织,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开展各种合法斗争,为迎接常德县的解放做准备。
1948年暑假后,进步的年轻教员沈克家由临澧转来常德的省立四中任英语教师。他不仅自己经常设法购买一些进步书刊阅读,而且常在课堂上利用英语教学,介绍国内外形势,宣传革命思想。不久,该校的盛柏林、周治辅、周治瑾(女)、徐楠清(女)、陈秀实、罗人杰、陈焕炎和十一职校的罗宗杰等进步学生,主动向沈克家靠拢,经常去沈克家房间阅读学习革命书刊,听沈介绍解放战争的形势。此外,沈克家想法改装自己的干电池收音机,使其可以收听到延安的新华社电讯了,这样,进步学生又能经常在沈的房间里秘密收听到共产党、解放军的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学生对当时的国内形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年底,沈克家与中共常德支部取得联系后,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学生读书会,并用各种方法在校内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
1949年春,沈克家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不久,就因险遭特务迫害而转移到临澧、石门一带潜伏。学生读书会一度与地下党组织失掉联系。5月,读书会即委派周治辅去长沙,通过一番努力,终于与地下党负责人方用取得了联系。
在常德县城清真小学教书的王泽民,早在1938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在国民党制造反共摩擦中,因受家庭威逼,自动脱党。抗战胜利后,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坚持内战的政策,他的精神很空虚、苦闷,希望能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于是,他一方面想方设法寻找地下党组织;一方面主动接近进步青年。1948年,他发现该校李光新、黄仁荷、定正清等回族青年教师,以及和他们联系密切的回族青年翦万民,经常在一起发牢骚、骂当局、谈民主,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盼望共产党早日解放本土,他就和他们共同讨论当时内战发展形势,阅读进步书刊,学唱红色歌曲。
1949年4月,王泽民终于与中共常德支部取得联系,即根据组织的指示,将李光新、黄仁荷、定正清、翦万民、尹明礼、翦万嫘、李锡珍等回族知识青年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回民青年读书会。按照上级指示,读书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回族群众中开展自保自救运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常德城的解放。读书会成立后,每周集中学习讨论2至3次,其余时间分散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有:《观察》、《世界知识》、《时与义》等进步刊物,和《大公报》上的进步文章,以及王泽民从地下党组织那里带来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毛泽东著作和李光新设法搞来的《苏联大使馆新闻类编》等。此外,大家还以范文澜的《中国哲学史通论》为重点,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认真探索。这些学习讨论,使读书会的成员对全国即将解放的形势有了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正确认识。读书会的骨干不久即通过王泽民向地下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949年3月,原民国大学毕业生、中共地下党员高冬九,根据中共湘西特委书记方用、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书记吴士元的安排,回到家乡周家店,以教书为掩护,开展迎解活动。4~5月间,高冬九先后串联了沈毅、萧笠渔、周炎、沈至瑞、王文范、郑道浓、邬连城,于5月在离镇两华里的恒丰垸郑道浓家成立“周家店读书会”,推选高冬九为召集人。他们多次组织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人民服务》、《将革命进行到底》,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6月15日,他们到离镇4华里的沈至瑞家召开会议,决定将“周家店读书会”改名为“两杆救民会”。意思是拿起笔杆和枪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迎接解放。并由萧笠渔执笔,草拟了两杆救民会的章程。推选高冬九和沈毅为本会负责人。决定以秘密印发传单的方式,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揭露国民党的罪行,瓦解敌人,安定民心,为迎接解放创造条件。6月下旬,他们根据地下党的一份宣传资料,用钢板蜡纸刻印了《告同胞书》300余份,于7月8日深夜张贴、散发到周家店、蒿子港、中河口、渡口、瓦屋垱、石公桥一带的集镇码头,村口要道,并在国民党武装马昆武团部大门口也贴上了传单。使这一方的反动派不敢轻举妄动,不敢下乡扰民,鼓舞了民众迎解放的斗志。与此同时,“两杆救民会”又发展了罗丕显、丁敬仪、田雨初、萧足瑾、丁德荣、樊爽琴、陈敦厚、毛玉成、周焕新为会员,使会员达到17人。高冬九还派沈毅、周炎、王文范等人,深入到驻扎在周家店的国民党暂一师第五旅马昆武团部,做副团长陈锐的策反工作,劝陈弃暗投明,率部起义,立功赎罪。这次策反虽未成功,但陈以后保持中立,不敢助纣为虐。8月2日,“两杆救民会”成员进城找到中共常德区工委书记周艾从,要求参加革命工作,后经中共常德区工委批准,将“两杆救民会”更名为“常德县第三青年工作队”,到蒿子港、周家店等地开展筹粮支前工作。
同时,县内还建立了河洑读书会。这些党的外围组织开展的“三反”斗争及迎解宣传,为震慑敌人,唤醒人民投入迎接解放的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保护城市设施
保护好城市,留一座完整的城市给解放了的常德人民,是常德地下党在常德城解放前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常德挺进的隆隆炮声,使守城国民党军队感到末日来临。1949年7月24日,驻守常德城的国民党暂编五师汪援华部,秉承主子“空室清野”的旨意,准备了大批的煤油、汽油,扬言要烧掉常德城。汪援华曾是火烧沅陵城的主谋之一,敌人死到临头,必然会狗急跳墙。中共常德区工委得知这一情报后,运用《新中日报》与汪援华接近的关系,指出放火烧城对暂编五师的命运大大不利。《新中日报》的记者、工人说:“这个玩笑开不得,我们报社生命财产都在城里。”地下党还请工商界出面,与汪援华敷衍、应付,置酒设宴谈判,扼制汪援华放火烧城的计划。同时,常德区工委派卢善庆指示回民支部,必须发动群众,采取措施,严加防范,挫败敌人这一阴谋。回民支部当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防范措施,立即召集清真寺寺董会和平时物色到的一些积极分子会,发动回民群众誓死保家、保寺、保东门一条街。回民支部的李光新、王泽民、翦万民、定正清、黄仁荷等人,通过清正寺乡老黄毅民、定梁丞和码头工人李锡富等人出面,以清正寺为据点,组织回民中的屠宰、制革、码头工人300多人,以屠刀、板斧、扁担、棍棒为武器,组成常德回民自救自保组织。这支队伍在回民支部的领导下,大造与敌人拼死护城的舆论。码头工人说“谁敢火烧东门,我们就同他拼到底,他要是跑了也要挖他的祖坟。”屠宰工人说:“那个要火烧东门,我们脚盆大的脖子都敢杀,碗大的脖子扭也要扭断他。”这支队伍在回民支部领导下日夜守候在寺内,一旦住在城门口的群众发现动静,就马上敲响铜锣和竹梆,集合所有群众。位于沙河街口的光明电厂,也安排了厂内工人和沙河街一带的回族青壮年参加护厂。此外,回民支部采取攻心术,让积极分子在茶馆和街头巷尾传播:“共产党有二百多名便衣,带着青一色的快慢机已经到了常德,只要时间一到就要行动。”这些消息四处传开,敌人紧闭城门,不敢出城。回民自保自救的行动,粉碎了敌人罪恶的企图,取得了保护城市的胜利。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罗感恩夫妇创办的常德广德医院(今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时,是湘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家医院。临近解放时,美藉院长浮德禄决定将医院财产和部分医护人员迁往贵阳。中共常德区工委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青年实习医生杨善念,联络该院医生、护士和员工,同浮德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杨善念将全院年轻的医生、护士、员工组织起来,成立护院队,以木棒、铁棍为武器,在院内日夜值班巡逻,挫败了迁院计划,使得全院的设备和药物得以完好保存。解放军进城后,一些伤病员在这座医院得到及时治疗。
常德临近解放时,常德三青团头目贺遂初决定将《新中日报》社跟随暂编五师撤往湘西。中共常德区工委书记周艾从以在《新中日报》做记者的合法身份,利用报社副社长周绍项,在报社组织了“新民主主义学习会”。为了分化瓦解反动势力,就是国民党顽固分子也尽量争取让他们参加学习会的学习,用革命的真理教育他们,用党的政策感召他们,用势如破竹的解放战争形势威慑一部分人。地下党统战工作的威力,最终使反动派搬迁报社的阴谋未能得逞。《新中日报》的人员,包括总编谷峻在内,一个也没有逃跑。解放军攻城前夕,常德城门紧闭,城内戒严,行人搜身,只有持暂编师颁发的特别通行证才能出入,使得城内城外的地下党中断了联系。党组织通过《新中日报》的副社长周绍项,以新中日报社的名义,找汪援华才签发了两张通行证,使得城内外地下党才恢复联系。后来,地下党员王泽民出城,卢善庆、黄仁荷进城,以及派周新濂、范炯出城迎接解放军,都是靠的这两张通行证。由于设备完好,人员未动,解放军进城的第二天,《新中日报》社就为解放军印出了第一张报纸——《新华电讯》,周艾从和卢善庆写了《欢呼常德解放》的社论。
1949年7月29日,常德解放的当天,光明电厂就送出了第一度电,常德较大的吉春堂药店、聂振茂药店、华法药房、同济堂药店等单位都坚持照常生产营业。全城中小学校下学期按时开学。由于地下党努力工作,常德城解放前后社会秩序稳定,人心安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三、摧毁国民党乡警察所
1949年4月,中共常安南工委在常德县陈家嘴一带,建立了常安南地下武装陈家嘴中队,对常、安边界国民党地方武装开展策反工作,7月下旬至8月初,先后收缴了成城、阳城、西湖等乡公所和警察所枪80余支,并将枪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80团。
是年5月的一天夜里,中共湘西工委领导的第八突击队,从太浮山到常德后乡,捣毁了大龙站警察所,缴获长、短枪30余支,使这个反动据点彻底瓦解。
 
四、迎接解放军解放常德城
1949年7月5日至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及其配属部队,在宜(昌)沙(市)战役中,歼灭宋希濂正规军4个团,地方军两个旅另两个团。宋部如惊弓之鸟向湘鄂川边境逃窜。
7月18日、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的四十九军和三十八军分为左右两路纵队,向常德、桃源方向挺进。
三十八军为右路纵队,辖一一二师、一一三师、一一四师、一五一师。7月19日从湖北宜都、长阳出发,经湖北松滋刘家场、湖南澧县边山河、临澧合口镇南下。7月27日下午5时,三三八团于到达常德城大西门外,与守敌暂编五师特务团遭遇,俘敌团长以下官兵70余人。三三八团正待攻城时,奉命向陬市靠拢,同时师主力连夜渡沅水。7月28日拂晓,三三八团第三营奉命奔袭了位于常德县石门桥的飞机场,缴获了大批伪币和枪支弹药。这时,师主力已向常德县黄土店前进;下午,三营在黄土店集结。此时,三十八军已控制封锁了湘黔公路,完成了堵截白崇禧军队西窜的战略部署。
四十九军为左路纵队,辖一四五师、一四六师、一四七师。7月18日,从湖北公安出发,经澧县、临澧、津市,向常德方向挺进。7月28日,四十九军一四七师从津市乘船到达距常德城20公里的牛鼻滩外埠。上岸后,迅速解决了国民党军垦局所辖的残废军人农场之敌,收缴了他们的武器。然后,分成江南、江北两路向常德城水陆并进。是夜,占领德山及德山街。这时,左右两路纵队从四面八方对常德城形成大包围之势,准备用战斗的方式解放常德城。
然而,驻守常德城的国民党暂编第五师师长、常德城防司令汪援华,看到常德孤城无险可居,事先选择了逃回湘西老巢,以保存反动势力的方案。7月24日,汪援华等反动头目,向常德工商界勒索大量钱物后,于25日至27日,纷纷向湘西逃窜。常德城内留下的驻守敌兵,包括特务、警察仅200多人枪。
28日,中共常德区工委派新中日报记者周新濂、范炯出城,向临澧方向去迎接解放军。这两人手持特别通行证叫开大西门城门后,直奔通向临澧的公路。但因这路部队向黄土店集结,周、范二人未与解放军接上头。
7月29日晨,人民解放军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四三九团二营指战员,从德山街出发经马家吉、盐关、抵达常德城东郊,向常德东门发动攻击。在得到常德地下党员接应,了解东门守敌的情况后,利用东门城外一带房屋作掩体,沿四铺街迅速抵达城门边。该营四连一个班的战士们在城墙下搭起人梯,第一个登上城墙的战士张志荣中弹牺牲。面对敌人的顽抗,二营在地下党员指引下,迅速在清真古寺操坪架设六○炮,向城头连轰两炮,炸中国民党军碉堡,摧毁了敌人火力点。国民党军见大势已去,担负东门守城的少尉排长,带领一个加强班,用长枪挑着一件白衬衣,首先投降。解放军登城的战士迅速打开城门,二营战士从东门进入城内。入城后,他们顺大街和城墙自东向西猛追国民党军。这时,城内其它几个据点的国民党军不敢抵抗,同时打开南门、北门、西门向城外逃命。解放军一进城,各界群众组织根据地下党的安排,将事先写好的标语贴到大街小巷。还在大高山街等9个群众集中的地方扯上事先用红布写好的欢迎横幅。民船业的60多名船工,驾着40多条船只,在杨桥、竹根潭等地渡解放军过湖、过河。太阳出来时分,市民涌上街头,摆上茶水,夹道欢迎解放军。至此,常德人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随着解放军的进城,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迎来满天的朝霞。常德解放了!常德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常德人民以豪迈的气魄跨入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解放军进城后,即在街头贴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常德地下党组织马上与部队首长接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常德城区示意图、国民党的党政军等人员花名册及各方面情况汇报材料交给了解放军。
7月29日下午,一四七师召集常德士绅、各界名流到新世纪电影院参加庆祝会。成立常德各界委员会,负责粮草筹集工作,支援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
7月30日、31日,常德城居民涌向街道两边,里三层、外三层欢迎解放军大部队进城。街上气氛十分热烈,人声喧腾,彩旗飞舞,歌声飞扬,口号声、掌声四起。三十八军直属队,一一四师三四一团、一一三师三十七团、十三兵团直属队的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进入常德城。
8月2日,根据常德地下党的建议,常德各界委员会主任委员改由原国民党常德县县长熊壮猷担任,戴修瓒、周艾从任副主任委员,地下党湘西工委书记方用也参加这个委员会工作。是日,南下工作团首批干部进入县城。
8月3日,经各方面协商,于4日成立常德军管会,十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任主任,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吴岱、南下的常澧军分区副政委孙卓夫为副主任。同时,成立常德警备司令部。三三七团团长江潮任司令员,三四一团团长宋文洪为副司令员,孙卓夫、余琳(三四一团政委)为正副政委,维持全城的社会治安、防空工作。同日,县内组成4个青年工作队,协助解放军筹粮支前,剿匪安民。
 

来源:鼎城史志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鼎城新闻网首页